【学习明理】从《摆脱贫困》中汲取教育力量

2023-06-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摆脱贫困》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写下的一本重要著作,出版至今已有30多年。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中围绕闽东地区脱贫致富、社会进步、文化事业、党的建设等主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重大理念、重大观点和重要方法,书中有十多处谈及了教育。《我们应怎样办好教育》更是专门论述了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问题,并对教育作出了科学定位,突出“教育先行”的战略定位,提出“教育扶贫”的实践方略,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发展“造血功能”的民族教育等。而今,这些教育理念和观点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依然闪耀着智慧和光芒。

突出“教育先行”的战略地位

  习近平同志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在谈及闽东教育时,首先回答了教育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面对闽东老、少、边、岛、贫的实际状况,强调“把科技教育作为闽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必须走“教育发达—科技进步—经济振兴”的循序渐进的良性发展之路,教育绝不能“等一等”,书中指出“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战略高度上看问题,真正把教育摆在先行官的位置”,倘若教育误了几年,就是误了一代,更是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后腿。1989年10月,他到当时宁德师专做了一场形势与政策报告,谈到闽东要实现经济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教育问题,“经济的不发达,决不能成为不办科技教育的理由。”因此,必须具备长远眼光,从战略高度来深刻认识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互为因果的关系,辩证把握这两者关系是办好教育的思想前提。

提出“教育扶贫”的实践方略

  习近平同志通过对闽东九县深入调查后指出:“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贫困表现是多维度的,贫困不单表现在物质上的贫困,而且表现在思想意识上的贫困,而思想意识的改变需要教育力量的推动。针对闽东贫困之境,习近平同志发出“教育是不是也‘贫困’”的现实之问。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贫的重要任务。治贫先治愚,习近平同志辩证地把握了“贫”与“愚”的内在矛盾,提出“越穷的地方越难办教育,但越穷的地方越需要办教育,越不办教育就越穷”的深刻洞见。因此,必须通过教育,让人们树立“弱鸟先飞”的思想意识,培育“滴水穿石”的精神动力,认识自身发展的闪光点和特色之处,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念好“人才经”,必须把“人才作为软环境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而人才培养靠教育。他立足闽东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提出构建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一是夯实基础教育,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习近平同志非常关注并注重解决改善中小学办学环境问题,当他看到简陋的校舍条件,心里沉甸甸的,深刻认识到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务必要办好义务教育。二是加大职业技术教育。强调不能只在“黑板上种田”,要立足农村实际,突出“泥土味十足”的教育特色,培养能脱贫致富的生产能手。三是广泛开展成人教育,加大岗位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办学,实现数量与质量的协调发展、教育普及与教育实效的有机统一,促进贫困地区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教育,实现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力。

发展“造血功能”的民族教育

  闽东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畲族占全国畲族人口总数的40%,这是闽东地区发展的一个特色。1998年10月,习近平同志给宁德市民族中学题词“发展民族教育 培养民族人才”,基于“千万不能漠视少数民族事业”这一原则,要加大力度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一是要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教育增强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造血功能”,激发内生动力,提倡科技扶贫,加大人才培养,让畲族群众掌握实用技术。二是提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战略认识。通过办好民族学校,从中小学就要开始培养各方面的人才,通过教育不断提高现有少数民族干部的素质,通过教育为民族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三是教育要促进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通过教育继承和发扬畲族文化传统中的优秀部分,挖掘整理畲族文化遗产,丰富畲族人民文化生活。

  《摆脱贫困》中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深刻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论述,能够深化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认识,不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本文系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2022年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历史演进及经验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毕雁 实习编辑:余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