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局2023】崔洪建:欧洲在变乱进退之间

2023-01-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2年是欧洲经历外交失败、安全失衡、经济失速和政治失意的晦暗时刻。发生在家门口的乌克兰危机酿成二战结束以来欧洲最大的地缘政治冲突,与欧洲建设“战略自主”的雄心和实现疫后经济复苏的蓝图迎头相撞。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和持续至今,既是欧盟对俄、对周边外交的失败,也意味着北约的集体安全模式重新主导欧洲,凌驾于欧盟和欧安组织代表的合作安全之上,地区安全出现严重失衡。在“反俄”的政治正确、“恐俄”的心理基础和“弱俄”的安全逻辑下,欧洲很快进入“援乌制俄”的政策轨道,并试图以加强对美安全协调、摆脱对俄能源依赖、保持内部统一立场作为应对乱局的应变之道。在经过近一年的合纵连横、博弈对抗后,欧洲的地缘政治危机非但未能终止,还通过能源危机传导至经济和民生领域,极右翼民粹势力在经历疫情期间的短暂蛰伏之后趁机卷土重来,对多国主流政治形成巨大冲击。

  站在2023年开端的欧洲,仍在变乱与进退的十字路口上彷徨,但2023年又是欧洲必须就再造和平与重塑安全、确保能源安全与经济重构、实现社会稳定和政治变革等重大问题找到正确答案的大考之年。

再造和平与重塑安全

  为乌克兰危机找到出路仍然是欧洲要面对的头号挑战。冲突前景事关欧洲和平与安全,让冲突转向政治解决和外交方式无疑符合欧洲多数国家的利益,但身处漩涡中的欧洲在“是战是和”的问题上并不掌握主动。美国的战略目标、俄罗斯的安全关切和乌克兰的领土完整等等,在现实合理性和道义制高点上都凌驾于欧洲的整体安全利益之上。尽管法德等国想通过维持对俄罗斯外交、保持与美国距离来保留一些解决冲突与重塑安全之间的平衡空间,但无论是在欧美之间还是在欧盟内部都不占主流,甚至不时被指责为“对俄绥靖”。在俄乌双方在战场上仍有余力、谈判目标差距过大的形势下,欧洲发挥外交作用的空间极为有限。但在俄乌陷入残酷的相互消耗、国际社会的劝和促谈压力持续上升后,欧洲在2023年或许能迎来更多机会,能够在“战略自主”的框架内去把握住再造地区和平、重塑持久安全的主动。

能源安全与经济重构

  欧洲为应对随冲突而来的能源危机使尽浑身解数,在付出巨大代价之下总算基本确保了2022年的供应安全,但要实现可持续的供应安全并同时推进能源结构的合理转型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实现能源自主的目标依然遥远。2023年,欧洲将不得不在三个相互冲突的领域三管齐下去实现能源目标:一边提升进口来源的多元化和稳定性,一边应对能源高成本对经济和财政的冲击,同时还要在绿色转型和气候变化领域确保其领导地位。

  欧洲能源格局和市场机制的巨大变化加速或扭曲了欧洲经济结构的重组进程。能源高成本和财政强约束将迫使德国等一些传统上严重依赖能源进口和制造业出口的经济体进行重构,寻求在脆弱的能源转型过渡期实现资源、资本和市场的重新配置,以确保其国际竞争力优势。但这一进程在内将受制于克服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风险的紧迫政策目标,对外将与欧俄之间的能源博弈、欧美之间的产业竞争以及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等态势相互交织,将考验欧洲的方向和路径选择,同时存在巨大的成本和风险控制问题。

社会稳定与政治变革

  在内部经济结构性问题积累、外部输入性通胀因素不减的背景下,欧洲经济衰退的风险增大会进一步通过生活成本上升、实际收入下降等方式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罢工、抗议等问题将继续困扰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在各国加大对市场干预的情况下,民众对政府的期待和反对将同步上升,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劳工权益等领域的各方博弈将持续并可能加剧。社会不安和不满情绪的上升将进一步培育政治保守化和民粹化的土壤,各国的社会稳定与政治变革方向密切相关:法国马克龙政府如何在内政问题上应对左右翼政党的夹攻,德国联合政府内三党之间的矛盾是否失控并外溢,英国在经历政府频繁更替后如何应对经济社会、国内国外矛盾同时上升的局面,极右翼政党在意大利、瑞典等国当政后,能否在坚持原有政治立场以继续巩固地盘与融入政治体制以扩大合法性之间保持平衡,这些关系到欧洲未来政治发展的重大动向,都将在2023年有更清晰地呈现。

中欧关系稳定可期

  作为有重大共同利益和众多相似立场的重要伙伴,中欧之间的战略共识、政治互信和经贸合作在2022年经受了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的叠加影响,充分体现这对重要双边关系的价值、内涵和韧性。2022年底,双方领导人开启的一系列密切互动为中欧关系因应时局、守正创新指明了方向并确立了基调,将延续至2023年的各领域交流重启、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并有效管控分歧。在积极参与大国博弈的过程中,欧洲由于实力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和心态上的纠结和矛盾,在对华关系中仍会不时出现泛政治化、安全化和意识形态化的倾向,在政策上仍会表现为两头下注、多头摇摆的投机行为,但无论是有关“减少对华依赖”的经济疑虑,还是“加大对华施压”的政治偏激,终究需要接受来自中欧关系基本利益需求的检验。中欧之间的合作共处之道不仅将塑造2023年英法德等欧洲大国的对华政策调整方向,也将更广泛地体现在双方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落实绿色数字领域合作以及增进安全治理共识等领域的行稳致远中。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李想)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