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汉语哲学论坛:语言秩序与思想秩序”在中国泉州举行

2023-02-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秀伟 通讯员 王大帅)2023年1月7—8日,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汉语哲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由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承办的“第六届汉语哲学论坛”在泉州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语言秩序与思想秩序”,来自海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开幕式由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常旭旻主持。

  

王丽霞教授

  韩水法教授

  王俊教授

  白彤东教授

  华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丽霞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华侨大学的办学特色和“会通中外 并育德才”的发展理念。她强调,中国的文化自信、自立,要坚持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扬中华文明的包容开放精神。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汉语哲学打开了新的视野,提出了新的问题,对持续扩大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有着重要意义。论坛召集人、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所长韩水法教授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汉语哲学论坛”的缘起及其发展历程。浙江大学哲学学院院长王俊教授在致辞中指出,近些年来汉语哲学的迅速崛起与展开是在“北京大学汉语哲学研究中心”的带领下,全国众多哲学同仁共同努力所带来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白彤东教授在致辞中强调,汉语哲学作为一门契合时代发展精神的新学科具有极其开阔的视野和前景,相信在学界广大同仁的支持和参与下一定能在现有基础上取得更多优秀的思想成果。

  开幕式后,论坛进行了六场学术报告。在第一场主题报告中,北京师范大学哲学思维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韩震教授作题为《从思想文化术语看中国语言文化的发展传承》的发言,他指出,文字语言是人类从蒙昧进入文明的主要阶梯和驱动力。语言的变化就是人类文明变化的反映,我们传承发展语言的过程也是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过程。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韩林合教授作题为《康德论意义与意指——弗雷格意义与意指之区分的来源》的报告,他指出,弗雷格对“Bedeutung”和“Sinn”的区分直接引发了分析哲学特别是语言哲学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即意义问题的相关争论。报告中介绍了康德的相关区分与弗雷格的区分的联系和区别,并讨论了康德与分析哲学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单继刚研究员以《翻译——奇怪的再现》为题的发言,他指出,语言是思想形成的本体论条件,世界在语言之中,所以语言的秩序制约着甚至决定着思想的秩序乃至世界的秩序,而这也是语言意义的跨语际传播会出现翻译不确定性情况的原因。

 

韩震教授发言

韩林合教授发言

单继刚研究员发言

常旭旻主持

  第二场学术报告中,台湾大学哲学系苑举正教授在题为《翻译卢梭:呈现现代哲学最关键的重点》的报告中指出,通过翻译卢梭的“自由”等概念及其展现出的自由等西方概念的发展,与汉译术语所体现出的概念理解和价值取向差异,可以例示,汉语哲学的价值不在汉语而在哲学。厦门大学哲学系朱菁教授在发言中梳理了常识与哲学的关系问题,并对汉语哲学的常识化和哲学化做了进一步分析,通过展示对中国分析哲学学者的社会调查表明,汉语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分析哲学学者,与西方学者在哲学立场和方法上体现出较大的差异。王俊教授探讨了“中国的外国哲学研究与汉语哲学建构”问题,他指出,从文化多元和全球化的视角来看,并不存在某种哲学或者文化的中心论,西方哲学自身宣称的普遍性并非真正的普遍性,汉语文明和欧洲文明,以及更多的其他文明,在历史上都是分开独立发展的不同文明,而当下的哲学研究,不管是汉语哲学还是其他形态的哲学,还是应当以“做哲学”为旨归,摒弃以某一种哲学为中心的传统取向。

苑举正教授发言

朱菁教授发言

王俊教授发言

  第三场学术报告是海外学者专场。日本青山学院大学陈继东作题为《外来概念的哲学是否中国固有:近代中国知识人的困惑》的发言中,论述了“哲学”和“中国哲学”这两个概念。北京大学哲学系项舒晨在题为QING, WEN, AND DAO: THE NON-REPRESENTATIONALIST CHINESE THEORY OF LITERATURE的报告中,通过对“情”、“文”和“道”三个重要的中国古代思想概念的分析,讨论了非表现主义的中国文学理论在当今汉语哲学中的处境。柏林洪堡大学Michael Beany和Xiaolan Liang在题为”Logic, ‘logic’, ‘luójí’, and logos: Zhang Shizhao and the translation of ‘logic’ into Chinese”的报告中指出章士钊的著名文章《论翻译中的名称含义》在建立现在标准的“logic”中文翻译方面的关键作用,并讨论了其历史背景。

  第四场学术报告中,厦门大学哲学系张会永教授在题为《道德语言的规范性》的发言中指出,康德是一个道德上的认知主义者。这种先天认知不仅不与道德常识相冲突,而且给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提供了更加哲学的说明和辩护。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詹文杰研究员在题为《语言决定论的贫困——关于汉语哲学的几点思考》的报告中,认为语言和思维只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未必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因果关系,不同语言之间的同构性与其差异性相比,可能对思维和哲学观念的影响要更为根本,同时,我们要防止将某一种语言及其对思想决定性神圣化的消极影响。厦门大学哲学系特任副研究员陈永宝在题为《汉语哲学知识的普遍性何以可能?》的报告中,认为在众多的汉语知识论中,朱熹在知识论阐述与笛卡尔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用笛卡尔作为参照物来说明朱熹知识论的可能性的做法虽然存在着瑕疵,但亦可解决汉语知识论的相关问题。北京大学哲学系方博副教授在题为《德语作为哲学语言》的发言中,认为德语曾被近代德语世界的学者认为是最适合做哲学的语言,而当今时代的哲学主流却不再说德语,这很可能是因为在德语成为哲学语言的初期,德语自身发展与近代德意志现实秩序、思想秩序的脱节造成的,是德意志思想与现实的脱节在语言上的反应。

 

图为论坛现场

  第五场学术报告中,专家学者围绕语言与思想、文化的关系问题等展开探讨。白彤东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孟子义利之辨的重要性,展示了对孟子幼稚的义务论解读和复杂的结果论解读,认为真正复杂的结果论解读和非康德式的义务论解读都是更有理由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李科林副教授在题为《〈林泉高致〉的“三远”》的发言中指出《林泉高致》一书囊括了画法解析、鉴赏依据、画理画意各个方面,书中提出的“三远”之说不仅成为绘画史和画论史中的重要资源,而且在当今仍然表现出理论的重塑力和思想的启发性。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秦际明副教授探讨了“现代中国哲学的文化使命与汉语哲学文化机制”问题,认为哲学是对一切思想与文化的自由探索,是对文化的深刻反思,而社会文化的塑造需要凝聚价值共识,二者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汉语哲学如何协调其哲学观念与社会文化需要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所应期待的。

  第六场学术报告中,专家学者围绕汉语语法秩序、汉语思想秩序、汉语社会秩序等展开探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徐波副教授在报告中论述了熊十力对“实体”和“超越”问题的理解。并针对学界对牟宗三误读的批评,通过对牟宗三使用“超越”五种不同意涵的区分,说明了牟宗三的引申和误读有着本质区别;最后探讨了汉语哲学的视域下,牟宗三用汉语讲哲学的亲切性和美感。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程乐松教授在题为《言语的虚置:“名”与先秦思想的秩序预设》的报告中,论述了先秦时期的“名”是在名物对应的天道揭示和发明天意的圣人制名基础上完成了秩序性预设,并且用名分与名实来规范社会秩序与伦理规范、政治权力的结构。探讨了名的造制、运用和稽核,以及言语的虚置、辨说和言语的方式展开等问题。韩水法教授在题为《上古汉语神灵系统》的发言中,通过对汉语-思想秩序的整体分析,回溯到上古汉语神灵系统,并以之为案例剖析了该系统的汉语思想秩序及其形而上学意义,在此基础上,他通过与古今哲人的对话,指出何谓“绝地天通”。

  闭幕式由单继刚研究员主持。韩水法最后对论坛的各方参与者表示感谢,并宣布了下一届汉语哲学论坛将由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承办,计划于2023年10月在浙江台州举行。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留念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闫勇)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