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丰:以“人民性”作为方法的新时代美育

2022-07-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之中就包含了人民群众的审美文化需求。然而,审美文化需求的满足并不仅仅是优秀文艺作品的创造,它同样包括作品的接受与传播,这也是美育的内涵。

  美育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这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要求,是提升人民群众审美文化需求的重要路径。那么,美育作为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非强制性教育,如何才能被人民群众自觉自愿地接受?然而,“以人民为中心”意味着,新时代的美育是以“人民性”作为基本方法。

  其实,毛泽东同志早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就已经指出了“人民性”作为方法的两个根本特征:“为什么人服务”和“如何去服务”两个方面。同时,毛泽东同志指出:“今天我所讲的,只是我们文艺运动中的一些根本方向问题,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今后继续研究。”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意味着“人”的内涵的转变,以及“如何去服务”方法的转变,这也正是需要“继续研究”的重要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现实问题解决的切入点是“人”,人的内涵的变化必然要求视野与方法的更新。然而,以“人民性”作为方法正是“反映”和“观照”的基本路径,是“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方法。美育是对新时代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增长的重要关切与回应,其作为一种“反映”和“观照”现实的方式对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就文艺的“人民性”发表过重要论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才能领悟人民心声,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这回答了新时代文艺“人民性”的根本属性和时代价值,点明文艺创作的是“人民的文艺”。文艺创作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文化需求,这是美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美育深入人民群众、提高群众审美的基础。

  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所指出的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包含了知识教育和美育两个方面。当然,由于那时的人民群众对革命观念接受的迫切渴望,“教育”更多侧重的是“知识”层面,掌握知识才能领会革命精神、树立革命信心。在谈到文艺作品的“教育”对于人民群众的普及与提高时,《讲话》指出:“普及是人民的普及,提高也是人民的提高。而这种提高,不是从空中提高,不是关门提高,而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美育又何尝不是如此?任何面向人民大众的文艺作品都是有针对性的,都应该包含知识层面和审美层面。人民的不同审美文化水平决定了美育的接受水平和提高层次。今天,随着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美育的作用更为凸显。知识的教育与水平的提高并不是目的,而是完善人、实现人自由的手段。换言之,知识水平的提高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审美文化需求。那么具体来看,“人民性”作为方法在新时代美育中如何体现?

  首先,以“人民性”作为方法要求美育“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同志强调,“学习群众的语言”是认识群众的基本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则进一步深化为:“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人民群众的审美文化需求都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对人民群众的深入“了解”和“感知”是对其进行审美提高的前提,也是“人民性”作为方法的根本要求。审美文化水平的提升也要基于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从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中得到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是对群众生活经验本身的提炼与整合。

  其次,以“人民性”作为方法要求美育的实施是基于人民群众的审美文化水平的差异性。人民群众有其自身的审美文化水平和需求的特性。然而,人民审美文化需求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审美需求作为一种需要结构在美育心理学中如何表现;审美心理学又如何转换成为美育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都直指美育在人民群众中的实施路径。当然,美育作为一种顶层设计理念,在兼顾个体差异性的同时还需要保证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并非是一种形式,而是时代使命的必然要求。

  再次,以“人民性”作为方法要求美育具有时代性,一个时代的美育是有其历史使命的。“人民性”要求“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正如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是在家国危难之时,开启民智、改造国民思想的一种尝试。美育终究是以文艺作品为基础、以审美教育为手段对人的完善,实现国民思想的进步。因此,新时代的美育首先要将个人的成长及其思想的进步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然而,这种结合的前提仍然是以深入群众为基础的。只有深入群众才能深刻感知人民的生活与愿景,才能有效地推动人的进步与完善。

  最后,新时代美育的媒介是全民性的。与实体的艺术馆、传统的文学、戏曲、电影等艺术媒介不同,今天的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互联网平台都是人民大众接受信息最为直接的媒介。这种全民性媒介是人民群众接受美育的重要方式,这些信息的观看并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比如李子柒短视频中的田园风光,其内容也具有较强的审美感染力,在传播知识的同时,给人以身心的审美愉悦。田园式的短视频正满足了身在他乡而不可归之人、或“久在樊笼里”的都市人对于田园的渴望,从这一点来说,田园短视频也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人民大众就是在这样一种消遣中获得了审美的提升。

  总之,新时代的美育是“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性”作为方法的。在深入、了解和感知人民群众的基础上,针对群众的不同审美文化需求作出回应,将新时代人民的审美文化需求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培养人的时代精神风貌。同时,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其审美文化需求的提升。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胡子轩)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