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中国与世界】时代呼唤中国艺术学理论的“春天”

2022-12-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为文化强国建设和文艺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在中国文化传统、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中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构建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体系是新时代交给中国艺术学科的历史使命,也是当下艺术理论研究工作者责无旁贷的时代任务。 

  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以来强调“综合”与“统一”,为中国艺术学理论建设奠定了基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艺术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为新时代中国艺术学理论建设提供了丰富素材。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中国艺术自己独特的体系,在此基础上,才能建设中国艺术学理论的大厦。

  在艺术学科中,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是三大支柱学科。艺术理论是关于艺术世界的概括性的理论解释;艺术史是从历史角度对艺术系统的观察和研究;艺术批评作为“运动的美学”,则是对当下艺术品、艺术家和艺术现象等艺术活动的评价判断。这三个方面有机关联,无史之论是没有底蕴的,无论之史只是史料的堆积,而“论”与“史”中又往往隐含着作者的主观判断与评价,即“评”。相对而言,艺术理论在这三个支柱学科中处于更为基础与核心的地位,因为艺术理论研究往往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为艺术研究提供了众多重要的普遍适用的概念工具。因此,关注艺术理论研究、推动艺术理论发展是艺术学科的内在需求。

  新时代中国艺术学理论,首先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精神,同时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艺术学成就;其次要“体现原创性、时代性”,在艺术创作的时代变化中,保持“中华美学精神”这一中国艺术本质精神不变;最后要“体现系统性、专业性”,以学科体系建设为重点和根本,以学术体系建设为核心和灵魂,以话语体系建设为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体系。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处于日新月异的纷繁变革之中。作为文化艺术研究工作者,我们的任务就是用理论的武器、用艺术学的视角去解决世界、国家、民族、社会以及每个“你我他”所遭遇的问题。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推动中国艺术学发展。

  我相信,新的一年在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的艺术理论研究必将取得新的成绩、迎来“理论的春天”。

 

  (作者系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文科二级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胡子轩)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