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平台社会语境下的网络国际传播路径

——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外文局-中山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张志安

2022-05-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亟需建构与我国国家实力相匹配的国际传播能力。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组织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现状如何?数字时代,国际传播呈现出哪些新形式和新特征?如何运用平台研究拓宽国际传播的战略和路径?围绕这些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网邀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外文局-中山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张志安进行解答。

  中国社会科学网: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的全球信息传播语境加速形成,在您看来,我国国际传播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张志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升国家参与全球传播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重要任务。这一要求主要基于全球权力格局与全球传播秩序的深刻变革,对国际传播提出了全新要求和系统阐述。当前,世界形势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全球政治和经济权力正在逐渐从西方转向东方,逆全球化、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互联网、社交媒体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重塑全球传播景观。尤其是Facebook(脸书)、Twitter(推特)、YouTube(油管)等超级互联网平台正在逐渐主宰全球传播,打破了原先主要由专业新闻机构和影视文化产业所主导的国际传播模式。新兴媒体、自媒体传播技术的兴起,使我们面临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和舆论格局发生着重大变化,也为新时期我国国际话语权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

  中国社会科学网: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和普及,社会呈现高度媒介化特征。当前我国国际传播呈现出哪些新形式和新特征?

  张志安:在新的全球信息传播秩序语境中,互联网平台的“生态化”发展模式已成一种普遍现象,使得资讯、娱乐、消费、社交呈现了场景化的符号与意义内涵。这一方面使得内容形态与消费的边界模糊,另一方面,也使得内容的空间边界模糊。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人类由读写时代进入到了视听时代,视频化成为资讯传播的主流与服务的基础,技术驱动下国际传播行动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生动立体、全面真实的中国价值和中国形象也交织着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异域的丰富元素。

  超级互联网平台为中国网络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话语实践空间,有助于弥补我国主流媒体在国际传播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我国需要在平台社会语境中重新思考国际传播战略与路径选择,通过互联网平台把讲述中国故事纳入到全球公共话语和平台公共领域的对话中。相较于政府主导、媒体参与,在平台社会的语境下,中国的网络国际传播活动应充分、合理分配不同的话语主体,形成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多价值传播视角。因此,“中国故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叙事空间”。国际传播要“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需要重新思考“中国故事”及其多样的叙事表达。

  中国社会科学网:目前,学界关于国际传播的新思考、新概念、新路径,已有研究进展,但是把平台社会作为语境和方法来讨论国际传播战略和路径选择的研究还不多见。您认为应如何运用平台研究拓宽国际传播的战略和路径?

  张志安:国际传播应把握好整体性和差异化,构建价值观多元、主体多元、渠道多样、视角多重的“复调”传播格局,已成为学界对中国国际传播的共识目标。新形势下我国应该深化对平台社会语境的把握,积极利用国内外互联网平台完善国际传播体系,重构国际传播战略,推动各类传播主体积极参与平台公共领域,构建更为公平、公正的全球传播新秩序。加强对平台社会语境和平台逻辑的把握理解,进一步发挥各类行动主体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对外传播能力,着眼于中长期,形成多层次、立体化、可持续性的网络国际传播力量。

  首先,要激发不同主体参与网络国际传播,强化主流媒体社交账号运营的平台思维。鼓励根据自身资源和特点,合理分配不同的话语主体,形成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多价值的传播视角。以主流媒体为例,强化平台思维,增强社交媒体账号的互动性是当务之急。其次,支持中国互联网平台的海外业务发展,提升中资企业的网络国际传播能力,利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借船出海”,这对于拓展我国对外传播渠道具有重要意义。再次,培育各类网络意见领袖,鼓励青年网民通过海外互联网平台积极参与国际传播。同时,还要探索和优化网络国际传播的框架和话语,突出故事化表达和生活化视角,做好国际受众的网络分层传播。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段丹洁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张赛)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