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寸之间为世界写作

——纪念简·奥斯汀诞辰250周年

2025-08-22 作者:王俊美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王俊美

  简·奥斯汀(Jane Austen),这位1775年出生于英国汉普郡的小说家,以其独特的笔触描绘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英国社会风貌。奥斯汀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独特地位,其作品魅力主要来源于独特的女性视角,以及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敏锐观察力。无论是《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还是《诺桑觉寺》《爱玛》《劝导》, 都将读者带到英国那个极富变革性的维多利亚时代。在写给她的侄子的一封信中,奥斯汀把自己的作品描述为“一小块(两英寸宽)象牙,我用很细的画笔在上面作画”。虽然奥斯汀的作品主要集中于婚姻、家庭和社会等主题,反映的是她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社会人生,但她的文艺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奥斯汀的小说至今仍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风靡全球。2025年是奥斯汀诞辰250周年,世界各地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位英国女作家。英国推出了简·奥斯汀“圣地巡礼”、奥斯汀文学艺术节等庆祝活动,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策划“她比时代快半步:简·奥斯汀的乡村纪年”单元。在此之际,本报记者就奥斯汀写作风格、作品特点以及产生的影响力等话题采访了有关学者。

  作品具有普遍性和持久性 

  奥斯汀的作品以敏锐的社会观察和幽默的讽刺而闻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英语系讲师阿米莉亚·戴尔(Amelia Dale)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奥斯汀从18世纪的英国文学中借鉴了幽默和讽刺的传统。例如,在《诺桑觉寺》中,奥斯汀改写了西班牙作家米格尔·德·塞万提斯的著名小说《堂吉诃德》,并加入了英国小说的喜剧传统。从这一点看,她要感谢塞万提斯及其之后的英国小说作品,例如,夏洛特·伦诺克斯的《女吉诃德》和亨利·菲尔丁的《约瑟夫·安德鲁斯》。奥斯汀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对细节的关注还受到小说家塞缪尔·理查森的影响,她特别欣赏理查森的小说《查尔斯·格兰迪森爵士》。

  奥斯汀的作品范围相对狭窄,主要关注人际关系和中产阶级生活,在谈到这种限制是否影响了她作品的普遍性和持久性时,戴尔总结道,最近学术界关于奥斯汀的学术研究倾向提出两种观点:其一,奥斯汀选择约束作品的焦点是她作出的一个重要的美学选择,也是她艺术成就的关键部分。其二,虽然奥斯汀的小说主题乍一看似乎很狭窄,但也涉及更大层面的议题:英国的政治不稳定、农村贫困、贵族地位的下降以及关于女性行为、教育和社会地位的讨论。但她以一种非常隐晦的方式参与了这些讨论。

  在韩国成均馆大学英语系教授肖恩·诺曼丁(Shawn Normandin)看来,奥斯汀作品范围相对狭窄,可能让很多人不愿读她的书,甚至不把她当回事。但在奥斯汀去世两个世纪后,其作品几乎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这表明主题上的局限性并没有妨碍奥斯汀作品所具有的普遍性和持久性。在奥斯汀作品的研究过程中,许多学术工作都是由非英国学者完成的。奥斯汀最终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英国的象征。

  戴尔表示,奥斯汀似乎在不同时期吸引了不同类型的读者。在拉迪亚德·吉卜林20世纪早期的短篇小说《简迷》中,英国军队的士兵阅读并欣赏奥斯汀的作品。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英语系教授德凡尼·卢瑟(Devoney Looser)撰写的《塑造简·奥斯汀》对奥斯汀被大众接受的历史进行了描述。今天,奥斯汀不仅深受大众读者的喜爱,而且在学术界享有盛誉,她是由大家共同塑造的。

  关注日常生活与女性议题 

  戴尔认为,奥斯汀影响小说历史的最重要方式之一是她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在奥斯汀之前的许多作家,无论是女性作家还是男性作家,都将其作品围绕着非同寻常或耸人听闻的事件展开。这些事件在奥斯汀的小说中很少出现。例如,在《理智与情感》中,布兰登上校与威洛比的决斗被简单提及,读者甚至不会留意。在《傲慢与偏见》中,莉迪亚与韦翰私奔的描述重点是对伊丽莎白及其家人的影响,而不是轰动事件本身。可以说,大多数19世纪后期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都受到奥斯汀对日常生活描写的影响。

  戴尔表示,奥斯汀对性别角色的处理是复杂的。例如,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班纳特对某些方面提出了挑战,并反对她姐姐玛丽对女性行为的一些严格规定。然而,伊丽莎白·班纳特从来没有过分地离经叛道,她总是被小说描绘成受人尊敬的人。在《理智与情感》中,我们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行为模式:玛丽安追随情感和感性的潮流;而埃莉诺则更克制、更孝顺,遵守传统的规矩。然而,在小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两个女人都非常不快乐。在某种程度上,奥斯汀的作品可能暗示,无论你如何表现女性气质,如果处于经济不稳定的境地,你很可能会不快乐。她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讲述了一个关于经济依赖的故事,即经济总是与性别交织在一起。

  戴尔表示,奥斯汀的作品特别关注经济如何塑造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对于遗产、嫁妆或地产的争夺如何使家庭成员相互对立。在《理智与情感》和《傲慢与偏见》等作品中,奥斯汀揭露了她那个时代遗产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产生跨文化吸引力 

  在戴尔看来,奥斯汀作品非常畅销。不过,她现在比生前更受欢迎、更广为人知。改编作品、电影、戏剧和电视剧是她为人所知、为人所欣赏的关键因素。奥斯汀的作品之所以具有强烈的跨文化吸引力,是因为奥斯汀对爱情、经济和家庭的关注贯穿了多种文化和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她的小说提供了一种类似人类学的叙述,即描述了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和经济转型时期,在一个特定阶层的人群中展开的有关私有财产和家庭结构之间的故事。

  美国古彻学院文学研究教授、摩根图书馆与博物馆展览“活泼的心灵:简·奥斯汀250周年”联合策展人朱丽叶·威尔斯(Juliette Wells)对本报记者表示,奥斯汀创造了许多生动、令人难忘的人物,这些人物在自身文化背景之外的其他文化背景下也具有意义。例如,其中有像柯林斯先生这样傲慢、健忘的人,像凯瑟琳·德·包尔夫人这样傲慢、爱管闲事的人,他们都出自《傲慢与偏见》。此外,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能都有这样的家人,像《傲慢与偏见》中爱说长道短的班纳特太太,或者像《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爱管闲事、不友善的诺里斯太太。当然,我们都认识一些充满魅力的人,像奥斯汀作品中的威克汉姆和玛丽·克劳福德。

  威尔斯表示,当代社会的人们依然可以从奥斯汀作品中的角色身上获得力量。例如,《曼斯菲尔德庄园》中范妮·普莱斯表现出坚韧的品格;《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班纳特太在意个人幸福,因此不会接受她不欣赏的男人的求婚;《劝导》中的安妮·艾略特珍视弱势群体身上令人钦佩的品质。

  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奥斯汀的作品不断被改编和重新诠释给新的读者,人们在阅读她的作品之前往往看过奥斯汀的改编作品。在戴尔看来,每次改编都是对原著的重新诠释或重读,以回应主题思想。如今,在奥斯汀的作品改编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有趣的数字实验——《莉齐·班纳特日记》和《爱玛认证》正是在不同的在线社交媒体平台上改编的《傲慢与偏见》和《爱玛》。

  在当今的数字时代,奥斯汀的作品还在继续吸引年轻一代读者。诺曼丁认为,许多年轻读者不断承受着将自身数字化的压力,他们或许可以在阅读奥斯汀的纸质小说中找到解脱。从学术研究层面来看,奥斯汀研究是一个巨大的领域,有很多工作已经完成。戴尔认为,接受奥斯汀的改编作品和读者群体本身就是一个研究领域。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奥斯汀那些“次要”的作品,比如她未完成的手稿《桑迪顿》和《沃森一家》,以及她年轻时创作的作品。诺曼丁表示,女性文学和性别研究发展到当前阶段,人们很难从奥斯汀作品中的女性身上挖掘出更多尚未被发现的见解。目前来看,比她笔下的人物更有趣的是研究奥斯汀本人作为作家的身份及其文学创作手法。

  谈及个人研究成果,威尔斯表示,她最近的一本书《一个新的简·奥斯汀:美国人如何将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带给我们》展示了美国人在奥斯汀及其作品研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其中包括奥斯汀的第一位美国传记作者奥斯卡·费·亚当斯、威廉·迪安·豪威尔斯等评论家以及阿尔伯塔·伯克等文学收藏家。她的上一本著作《在美国读奥斯汀》还追溯了奥斯汀作品在北美的早期出版和传播情况。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程可心)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