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智慧让上犹大地焕发光彩

——中国社会科学院助力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脱贫攻坚纪实

2021-05-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上犹县地处江西省西南部、赣州市西部,是赣江支流章江源头。虽然风景如画、自然资源丰富,但这里曾经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困难,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罗霄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县。破解“美丽的贫困”,一直是上犹人矢志不渝的追求。

  2015年,中央确定上犹县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定点帮扶县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高度重视对上犹县的定点扶贫工作,积极探索发挥智库优势实施精准扶贫的新路径、新方法。院领导多次带队深入考察调研,为摸清上犹贫困现状、找好脱贫攻坚道路把准方向。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犹县委、县政府合力攻坚下,2019年4月全县50个贫困村全部摘帽,上犹正式告别贫困县行列。如今的上犹,城乡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新月异的发展彻底改变了这片英雄的红土地,不断激发着蓬勃生机。

  精准发力:将绿水青山转化为特色产业致富红利

  将上犹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是推动当地农村脱贫致富的基本思路。202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在带队调研上犹扶贫工作时强调,要保护好上犹优良的生态环境,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上犹最动人的色彩。

  营前镇蛛岭村便是上犹县利用自然资源优势,探索“造血致富、滚动脱贫”新路子的典型之一。从2015年底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挂点联系上犹县营前镇蛛岭村扶贫工作。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资助250万元,县级层面整合资金270万元,利用废弃鱼塘兴建了蛛岭村村级光伏扶贫电站。2016年5月并网发电以来,年均发电约55万度,每年可产生收益约60万元。中国社会科学院派驻上犹县挂职干部、县委常委、副县长刘红雨介绍称,2017年该村297户贫困户、912名贫困人口脱贫,村党支部被评为江西省农村“党建+特色产业发展”的先进典型。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高度重视上犹县脱贫攻坚事业,着力解决他们面临的突出难题,亲力亲为、立行立办。上犹县元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因无天然气用气指标,玻纤复合材料生产线不能如期投产,发展陷入困境。谢伏瞻同志对此十分关心,与院党组成员一同筹划破解之策。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王京清积极协调中央企业自2018年起每年为上犹县提供806万立方米平价天然气,帮助该企业每年降低成本1500万元以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亿元。目前,该企业税收达到2.6亿元以上,同时还提供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

  围绕当地不同自然优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上犹各个乡镇不断强化精准发展特色产业的指导力度,同时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筑牢脱贫攻坚根基。在寺下镇,试行“社科院+贫困户+合作社”模式代养肉牛,推动发展养牛产业。在五指峰乡、紫阳乡高基坪村、陡水镇红星村等地,分别安排实施优质稻种植、肉牛养殖、毛竹林(油茶)低改、茶叶(油茶)建园等大批扶贫项目,惠及全县广大乡村。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有力带动下,上犹县依靠绿水青山发展特色产业结出累累硕果。同时,当地通过“消费者+农户+电商平台”的有效模式对相关农副产品进行销售,最终实实在在地增加了上犹百姓的收入。

  至善用情:用精神富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坐落于上犹县政府大楼东边的县图书馆中,“让孩子从小学会利用图书馆”的横幅格外醒目。2020年10月底,中国社会科学院向上犹县捐赠图书仪式在县图书馆举行,此次捐赠图书合计33028册。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上犹县捐赠图书达5万册以上。

  对于上犹县教育文卫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非常重视和关心。谢伏瞻同志先后两次到上犹调研,每次都深入到乡(镇)、村和社区最基层。他亲临图书馆、碧水书局等实地视察,深情嘱咐要充分发挥好公共图书馆文化阵地作用,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多读书、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和人人爱学习、个个求上进的良好风尚。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中国社会科学院一直非常重视帮助贫困地区孩子成长成才,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优先任务,在上犹县设立了“社科育才助学金”。

  98岁高龄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离休干部夏森同志,在长达83年的革命生涯中,爱党爱国,服务人民,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离休后,夏森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决定同老伴一起,捐资助学,帮助中国社会科学院定点扶贫县进行教育扶贫。2013年以来,“夏森助学金”持续资助上犹县贫困家庭学龄子女就学。

  2018年10月,夏森同志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荣誉称号,她捐资助学扶贫的事迹在全社会产生了良好影响,成为教育扶贫的典范。2021年2月25日,夏森同志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她的事迹再次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在卫生帮扶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两次邀请同仁医院、东直门医院等单位的医疗专家20余人赴上犹开展医疗帮扶活动,累计为当地1400多名群众义诊、免费发放药品,并培训当地医务工作者400余人次。2020年,在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中国社会科学院及时向上犹县捐赠20万元用于疫情防控,有效缓解了当地的燃眉之急,为上犹县战胜疫情提供了有力保障和精神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精准扶贫工作推动了上犹群众的精神脱贫,更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浇灌出爱的土壤,激励着他们奋发图强,突破自我,努力成为栋梁之材,为伟大的新时代增光添彩。

  砥砺用心:以“志智双扶”激发致富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真正的脱贫致富,归根结底是需要从思想上彻底拔掉“穷根”,激发内生动力,引导人们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摆脱贫困,从而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根本转变。

  葛金莲的经历正是一部从贫困户到党员再到村干部的励志故事。6年前,上有老人卧病在床、下有小孩需要照顾的葛金莲,家庭贫困状况有目共睹。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她一边照顾老人小孩,一边改造低产油茶林、养鸡养鸭。随着家庭生活的不断改善,葛金莲2015年底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名单,同时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葛金莲表示,开始时她更多想的是自家如何脱贫,后来成为扶贫专干的她,更多想的是如何通过电商平台帮助身边的农户快速增收致富。葛金莲个人身份和思想的转变,实实在在地体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上犹帮扶的显著成效和影响。

  向上犹县下派挂职干部,依靠和发挥干部的引领和帮扶作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做好精准扶贫系统工程的重要机制,也为当地干部群众转变和提升思想意识提供了有力向导。

  2015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先后选派2名优秀处级干部挂职担任上犹县委常委、副县长,参与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有效推动中央部署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各项扶贫项目落地;选派3名青年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对贫困村、困难群众进行全面帮扶。

  除了下派干部挂职,作为党和国家的“思想库”“智囊团”,中国社会科学院充分发挥研究门类齐全、专家学者云集等特点,着力从各个层面增强上犹县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2017年10月,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孙壮志带领国情调研课题组赴上犹县,围绕“扶贫项目资金监管”“基层腐败治理”等主题进行调研,深入田间地头考察扶贫项目实施以及基层“微腐败”治理的有效做法,较为全面地考察了精准扶贫政策在上犹的实施情况,撰写了多篇调研报告。

  为解决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问题,2019年,“三农”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晓山赴上犹深入乡村调研,对当地脱贫后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几年共组织10次总计73名科研人员赴上犹县开展调研和培训活动,累计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5000余人次,为做好定点扶贫、推动上犹打赢脱贫攻坚战问诊把脉。

  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积极做好扶贫理论研究工作,举办高端报告会,深化脱贫攻坚成果。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积极承担百县调研工作,组成调研小组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为主题开展调研,撰写了《上犹篇——革命老区贫困县脱贫建设的调研报告》等系列报告。201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与逻辑”等主题,在上犹县举办5场报告会,获得一致好评。

  上犹县委书记赖晓岚表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扶贫中注重项目的精准调研,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开展扶贫和国情调研、捐赠图书、赠阅《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方式来发挥自身优势,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食粮。

  “志智双扶”提振的是脱贫致富的“精气神”。在帮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扶贫干部、专家学者用心调研、细心指导,以朴实而接地气的话语传授好的经验做法,不断加强思想引导激励,充分激发当地干部和百姓脱贫致富的志气、智慧、信心,促进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转向“我要脱贫”,真正让脱贫致富的决心扎根到上犹人民心坎里。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对我县四年来的倾情帮扶,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节点难点问题,更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扶贫思路和扶贫模式,为上犹脱贫摘帽作出了重要贡献。”上犹县委、县政府在感谢信中高度肯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帮扶成效。

  用心、用情、用力,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上犹县帮扶的生动写照。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的有力带动下,全院上下与上犹干部群众同心同德、携手相助,帮扶工作获得了交口称赞,在取得脱贫摘帽重大胜利的同时,彼此之间也结下了深厚情谊。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上犹县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帮扶工作同样会更上一层楼,哲学社会科学在上犹县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记者 张振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孙龙)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