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与历史唯物主义高端论坛成功举办

2023-06-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会议现场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术创新,6月28日,中国式现代化与历史唯物主义高端论坛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举行。

  开幕式由天津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贾启君主持,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庆华,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天津师范大学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侯惠勤,《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副主编张楠分别致辞。

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庆华致辞

  韩庆华向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指出研究和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一环、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是思政课教师主题教育的必修课,更是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他还介绍了天津大学的基本情况以及学校对理论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并预祝本次高端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天津师范大学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侯惠勤致辞

  侯惠勤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一个中心话题,其实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普遍的启发意义是走自己的路。他强调,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理论来指引,伟大的理论也需要通过透彻的阐释、宣传、领悟进一步转化为实践的力量,这是从事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同志重大的光荣、使命与担当,并提出了在对党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领悟上还需要进一步澄清和阐明的几个问题。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副主编张楠致辞

  张楠认为,本次会议主题意义重大,强调理论工作者应有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共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作出努力。

  主题报告和主题发言环节由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杨文圣主持。

主题报告发言嘉宾

  在主题报告环节,侯惠勤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为主题,从两种现代化的理论根据和两种现代化的落脚点是两种不同的人的现代化两个方面展开详细阐释。其一,两种现代化的理论根据在于两种工业化。资本主义工业一方面完成了两项历史任务,即资本真正成为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力量和无意识地创造了现代工人这一世界历史性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形成了麻木的物的力量对人的统治。而现代工人阶级所代表的新型的工业化,第一次产生了把社会化的生产力变成人类自身力量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在马克思看来表现在工人把摆脱雇佣劳动作为自己的任务。其二,两种现代化的落脚点是两种不同的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后形态是自由个性,而资本主义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个性,自由个性在超越资本主义的物化个人以后才会出现,是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的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在主题发言环节,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执行主编肖贵清教授围绕“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几个问题”,分析了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对现代化的探索,强调了要把中国式现代化放到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进行研究、要把中国式现代化置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历史发展进程中进行研究,要把中国式现代化放在百年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这两个大局背景下进行研究,要把中国式现代化置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历史发展长河中进行考察。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教授以“‘两制’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从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产业变革、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制度运行、以人和物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发展三个角度对“两制”即两个现代化加以比较。她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世界历史性过程,可以分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过程、战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以及百年变局中世界现代化发展历史趋势,强调要在大历史观中认识和把握“两制”并存历史进程中的中国式现代化。

  北京交通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韩振峰教授围绕“一个主题”和“六个要求”,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内在逻辑”。“一个主题”即作为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人民通过不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去实现我们党的最终历史使命。在“六个要求”中,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总要求,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是主体的内在要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是主体的外在要求,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使命。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教授在题为“‘第二个’结合回答‘世界现代化之问’”的主题报告中提出,“两个结合”在哲学社会科学界,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界已经成为大家绕不开的一个理论焦点、重点和难点。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对“两个结合”进行比较,从“第二个结合”具有解决“世界现代化之问”的大志向、大智慧、大方案三个维度作出阐释。

  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秦龙教授以“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主题,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一是坚持胸怀天下的文献表达。从文献上看,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的国际视野和天下情怀;二是坚持胸怀天下的认识理路。从本质上说,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历史趋势统一起来的历史自觉,以及实现全人类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的实践行动。

  天津师范大学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执行院长杨仁忠教授的发言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发言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一是从历史逻辑、理论来源和理论功能、现实逻辑三个视角阐释了建构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二是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是自主知识体系的本与源、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规定着自主知识体系的根本宗旨、中国式现代化决定了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样态三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决定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基本样貌。三是阐明了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根本原则、方法论基础和根本路径。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增福教授从“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性研究”视角,提出了当前四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进一步深化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哲学基础的研究;二是进一步延展中国式现代化关于文化基础的研究;三是进一步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的研究;四是拓展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学科视域。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凤义教授围绕“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从三个层次的规律体系阐释了如何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第一个层次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中来认识什么是有质量的发展;第二个层次是从经济有机体的循环周转中认识什么是有质量的发展;第三个层次是从供求关系是否平衡来认识什么是有质量的发展。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是各国现代化共同特征和中国特色的统一”为主题,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一是各国现代化共同特征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中;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是本质要求的实践根据;三是实现现代化共同性和民族性的有机统一。

  大会总结由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鹤主持。田鹏颖作会议总结。他认为本次高端论坛时间短、水平高,获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十位专家分别从不同视角聚焦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并进行深入探讨,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问题研究的一次总结,为我们下一步深入研究和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奠定了很好的理论基础、给出了新的理论起点。同时,此次会议还有很大的学术发展空间,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最后,他提出了新的学术期待,希望这样的会议以后能坚持举办,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作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界应有的贡献。

  报告会结束后,与会师生参观天津大学郑东图书馆,重点考察图书馆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图书专区,同时还参观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天津大学),体验互联网时代,虚拟仿真技术锻造的思政金课。

  此次论坛由天津大学、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思想理论教育导刊》联合主办,由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近40所高校、科研单位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欢聚一堂。

  主办方/供稿供图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毕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