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理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与民生保障

2022-12-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增进民生福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的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地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改善民生的基础仍然是发展经济,没有经济的增长,民生福祉的改善也不可能持续。伴随着国内国际环境和发展条件的变化,尽管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但经济取得的成就依然为持续改善民生奠定了基础。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等新技术和数字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思想观念。面对经济社会长期积累的矛盾和国内外形势变化产生的一系列新矛盾,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新的成就。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关键是要落实好党的二十大关于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战略部署。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的形势下,要密切关注社会心态和社会预期的变化,保持整个社会不畏艰难、奋斗拼搏、积极向上、理性健康的精神面貌。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确定与实践转向

 

  基于社会学的视角,从经典现代化理论的解释入手,对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基本认识,以及中国与西方现代化思想的对比等方面展开具体阐述。应在当前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背景下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后现代主义思想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供重要理论指引。第一,中国式现代化要从“西方话语”为主导的话语体系,慢慢转向具有全球视野的本土经验的中国话语,尤其要强调中国本土特色。第二,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阐释要从结构叙事逐步转向主体叙事、关系叙事,更为强调主体和关系的重要性。第三,从学科视角来看,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边界,以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真问题、真需求为导向,搭建跨学科、多学科的交流平台。第四,从发展路径的事实取向转向事实与规范取向并重,不仅强调当下,更要指向未来。第五,强调研究范式的确定性取向转向不确定性取向,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特别强调树立不确定性的思维和价值关怀。

 

 

政策社会效应、体认与政策合情性

 

  政策是社会治理的一种方式,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一种政策行动,政策行动涉及多个行动者,它们之间构成政策行动链。政策行动链有上级下级,在不同的级别之间控制权和责任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讲下级由上级来控制,责任要由下级来执行,地方的执行取决于具体情境。基于执行效果的评判难易程度和上下级之间的验收严密程度两个标准,提出四种裁量权运用的情境,一是高避责情境,二是低形式主义情境,三是高形式主义情境,四是低避责情境。四种不同的情境会导致基层的政策行动有所不同,地方执行效果的差异与资源差异、集体良知的公共反馈制度密切相关。最后,他认为要维持一种全过程的人民民主,建立一种公共批评和公共文化,形成非正式的问责制度,从而提升政策的合情性。

 

 

 

中国式现代化、社会转型与共同富裕社会的建构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实现了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现在已经步入工业社会的后期。同时,我国人口结构也在转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中国人口不断增长,消费对内需的拉动也在逐渐提高,但是到达顶点以后,人口会呈现下降趋势,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共同富裕社会的难度,比建设小康社会的难度要大得多。结合日本、俄罗斯、波兰、匈牙利、北欧福利国家等具体发展经验,我们要在进入到老龄化社会后进行全面建设共同富裕社会,就必须努力建设、团结安定、奋力拼搏、航向正确、科技进步,还要跑赢老龄化的水平,在上述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共同富裕的激励机制

 

  当前共同富裕的方向已经确立,但目前在激励机制方面尚存在问题,要从人们的物质利益出发来观察和研究,管理和激励必须对人性善恶有充分的把握。首先,要激励人们创造财富、做大蛋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三个第一”的论述为激励机制指明了方向,对于激励财富的创造,应该对科技、人才、创新进行激励和保护。关于收入分配机制,激励财富创造要充分依靠和运用市场机制,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进行一次分配,同时需要法律法规的保护。其次,在二次分配上,要坚持公平观,弥补市场的缺陷。具体要着重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平衡绩效主义和平均主义两种心理倾向;二是兼顾起点、过程(规则)和结果这三种评判;三是依据边际效用,善于运用替代机制。最后,三次分配是起补充作用的调节机制。第三次分配要通过舆论的引导、政策的鼓励、公共服务以及对公益慈善的激励来逐步发挥作用。

 

 

分配制度的功能认识、政策取向与现实状况

 

  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配制度的功能认识、政策取向转变以及分配的现实状况。从制度功能来看,我国经历了从注重经济效率到促进共同富裕的转变;从政策取向来看,我国经历了从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转变;从现实效果来看,我国实现了从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到差距扩大的趋势得以遏制的转变。但同时,2000年之后我国的基尼系数始终处于高位,这意味着我国的收入不平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如何改善基尼系数的高位状态、缩小贫富差距是分配制度的重中之重,也是直接影响以共同富裕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议题之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行了全新的探索,也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的跨越,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累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是要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是要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现代化;四是要注重系统谋划扎实推进;五是要坚持重点突破,补齐短板弱项。

 

 

建设公平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过去三十多年来中国在社会保障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这些改革探索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实现了制度转型和覆盖范围的扩展,为国家改革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诸多需要突破的限制,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群体之间的基本保障权益差距较大,部分制度设计不合理,运行不规范,政策不统一等。这种状况与共同富裕的整体目标不匹配,也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要按照国民权益平等的原则,优化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具体来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优化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范社会保障项目设置,通过织密网、合并同类项与制度整合,厘清基本保障和补充保障的关系;二是统一社会保障待遇规则,确立统一的待遇享受资格和待遇确定方法,建立待遇确定和调整的协调机制等;三是统一社会保障筹资规则,明确各主体的筹资责任,确定以支定收的筹资原则,统一缴费基数的确定方法;四是建立社会保障服务标准,体现在经办服务、服务需求评估和服务质量评估等领域,以标准化促进均等化。

 

 

 

 

中国式现代化与城乡融合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其中如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一项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快速发展与乡村的相对不发达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体现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了特定的城乡居民身份制和地位分化,从而导致一种不平等的城乡关系;二是存在重城轻乡的二元发展政策,导致在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方面存在结构性矛盾;三是城镇化道路存在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非农化滞后于城市化、市民化滞后于非农化等问题;四是城乡二元结构制约了乡村发展,导致“三农”问题一直是长期存在的发展问题。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要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此外,调整城乡空间关系,关注结构性问题,重新定位城市空间与乡村空间,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倡城乡发展确立新的空间和规则,重新认识城乡空间的发展策略,优化空间发展的模式。

 

  

社会政策、生活质量与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体系丰富,需要从理论和宏观层面进行整体分析,立足于历史维度和国际比较视角,全方位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目标。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社会政策的重要意义,使社会政策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具体来看,为实现增进民生福祉的目的,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聚焦于人口老龄化、城乡融合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等具体实践领域和维度。此外,生活质量的主客观平衡、社会治理的法治化等问题,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亟需关注的重要议题。

 

 

老年教育的现代化战略思考

 

  发展老年教育是当前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和工作,是当前国际社会提倡的终身教育的理念,也是我国积极应对老年化的重要举措。发展老年教育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生命质量,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目前,我国推动老年教育发展的主要路径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法律规划出台老年教育立法;二是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主要有教育系统管老年大学和老干部局管老年教育;三是加强财政规划,增强地方通过立法把老年教育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的做法,保障财政对老年教育的支持。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角度来看,中国老年教育的发展应坚持“六化”方针,即促进老年教育的均衡化、实现深度的人本化、管理规范化、办学特色化、信息现代化、发展国际化。

 

 

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研究

 

  “十三五”期间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对标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体现在残疾人返贫致贫风险较高、就业质量较低、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等方面。因此,残疾人事业发展需坚持残疾人服务模式与国家体制机制相契合、残疾人服务内容与整体发展需求相匹配、残疾人服务标准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理念。此外,需要明确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全覆盖、多层次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多元化、多渠道的残疾人就业创业增收机制,便利化、均等化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于此,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可从以下三个层面具体展开:一是完善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制度,建立健全残疾人致贫返贫监测预警系统,完善残疾人辅助配套服务和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二是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增收,进一步落实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增强残疾人就业能力,打造专业化人才队伍,建立残疾人就业创业的长效保障机制;三是健全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立更加充分和均衡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推进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强化对残疾人服务机构的指导和管理。

 

  特别感谢: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张清俐、山东大学陈仁兴对本专栏的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保障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毕雁)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