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讲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善用“大思政课”

2022-12-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善用“大思政课”是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改革、推动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2022年8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出台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指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善用“大思政课”之“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以提高教育实效性、提升学生获得感。

 

建设“大课堂”,深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责任田”

 

  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教书育人的“责任田”。构建纵向各学段有效衔接,横向各方面有机联接的教育体系,富有活力、体验式的“大课堂”,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根本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善用“大思政课”之“大课堂”,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引导学生“明理、共情、砺志、笃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和科学内涵等,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尊严感、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坚定“五个认同”,砥砺民族复兴之志,自觉自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打造“一体课堂”,推进教学一体化。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深化”“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逐步实现。因此,要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在大中小学各阶段有计划地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修课程,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定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协同构建各学段由浅入深、有机衔接的教材教学体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打造“多元课堂”,增强育人协同性。各类课堂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方能形成协同效应,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能仅靠一门课,要发挥所有课堂教学的作用。要结合大中小学不同课程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机融入、全面渗透到各学段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打造同向同行的多元化课堂,实现协同育人。

  打造“活力课堂”,激发学生创造性。“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中专门强调,要“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首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不断拓展学生知识领域、思维空间。例如,深入挖掘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共同体理念、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民族精神的核心和内涵、百年党史蕴藏的民族团结密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基本内涵、民族地区取得的辉煌成就、各民族守望相助的动人事迹等等。其次,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以增强课堂教学活力,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创造性。例如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议题式教学等多种方法开展课堂教学,运用情景体验、角色扮演、问题研讨、交流辩论等多种方式开展课堂实践,等等。

  打造“行走课堂”,提高育人实效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既要把有关理论讲清楚、讲透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知、厚植爱国情怀、凝聚民族情感,又要在生动实践中引领学生坚定民族复兴之志,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因此,要将学校课堂延伸到社会课堂,利用展览馆、纪念馆、民族博物馆、民族村寨等资源,建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基地,结合基地实际情况开发现场教学资源,设计现场教学专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积极打造行走的课堂,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提高育人实效性。

 

搭建“大平台”,坚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

 

  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搭建教育“大平台”,守好教育“主阵地”,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大中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善用“大思政课”之“大平台”,既要充分运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思政课教学资源库、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等国家层面的“大资源平台”,又要积极搭建各类育人“大平台”,在校内校外联动、网上网下互动中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搭建校园文化育人平台。校园文化具有思想引领、价值导向、陶冶情操、凝聚情感、规范制约、正向激励等重要的育人功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搭建育人平台,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有效引导各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有机融入到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中,充分彰显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增强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认同。要加强校风建设,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学校、先进集体、模范个人创建活动,充分挖掘校史校训校歌中的教育资源,大力支持师生积极创作相关题材的校园文化精品。要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民族传统节日、开学及毕业典礼、党团建活动、主题班会、学生社团活动等,围绕“民族团结一家亲”“弘扬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心组织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实效。

  搭建网络宣传教育平台。网络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习惯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能引人向上。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强调,要“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网络空间,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把互联网空间建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平台”。要加强网络阵地建设,依托教育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综合性门户网站、主题教育网站、“两微一端”、“易班”学生网络互动社区等新媒体,搭建融思想性、理论性、趣味性、生动性于一体的宣传教育平台,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新技术开发能共享、可互动的相关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有关主题的网络文化活动,全方位、多渠道开展网络教育,让学生在润物无声的教育中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和情感。

  搭建交往交流交融平台。要认真贯彻落实五部门印发的《关于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的意见》,组织各族大中小学生开展校外主题交流、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手拉手结对子”帮扶交流活动,同时也要积极搭建校内各族学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如开展混班教学混合住宿、组织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等,让各族学生在共学同进、共居互助中切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建好“大师资”,培养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路人”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构建大师资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善用“大思政课”之“大师资”,建设一支从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大队伍”,培养一批引领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路人”。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大队伍”。各级各类学校要建设专兼结合、校内外多方参与的多元化师资队伍。一方面,要配齐从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专职教师;另一方面要积极聘请校内外党政领导、专家学者、教学名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人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讲解员等担任兼职教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同时,高等学校要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着力培养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后备师资。

  培养一批素质过硬的“引路人”。要不断完善培训制度,大力建设名师工作室,积极打造大中小学一体化的集体备课中心、教研科研平台,建立健全“手拉手”工作机制,举办跨地区、跨学段、跨学校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研讨、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活动,从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方面对相关师资队伍进行培训,使大中小学教师在相互交流和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素质,当好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路人”。

 

  【本文系国家民委2020年项目“新时代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查与培育研究”、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2022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专项“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2zlzhmzgtt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意识;实践导向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毕雁 实习编辑:余金金)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