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

2023-12-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想)12月12日,“新政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学术中心举行,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出席开幕式。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传播研究所主办。
  在开幕式上,张树庭代表学校致辞。他表示,现在世界政治格局动荡不居,舆论斗争激烈复杂,中国式现代化新文明正在崛起,此种背景之下,构建新政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中国传媒大学坚持系统治理、创新图强、交叉融合、特色发展的理念,积极应对传媒业的迭代升级和教育形势的剧烈变化,完成了以未来为向度、以世界为坐标的系统性专业学科和科研平台的布局,从五方面持续发力,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政治传播研究所与学校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为服务国家大战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近年来,中国传媒大学在政治传播教学架构、理论和实务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未来学校会继续推动政治传播的学科发展,做好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张树庭表示,中国传媒大学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交流思想,畅所欲言,为新政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在学术研讨环节,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周亭代表学院向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及与会嘉宾表达了感谢。她表示,中国新闻史学会是中国新闻传播学术界这艘大船的舵手,政治传播学在国内的发展离不开学会的关怀。在学校的支持下,学院一直全力支持和重视政治传播研究所的学术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未来学院将以更加开放的理念,努力和全国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凝聚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学术共同体,以建构政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为目标,立足中国的实际,解决中国的问题,为深化和推进中国的政治传播研究贡献力量。
  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荆学民在主持研讨环节时介绍了写作《新政治传播学》的心路历程。他表示,新政治传播学之“新”在于构架一个新的学科体系,而其作为一种“学”应当具有四个要素:稳定的有共识的研究对象、基本的确定性的概念范畴、基本的核心命题与原理和可提炼的规律。新政治传播学知识提炼过程需要处理好两个问题:政治逻辑与传播逻辑的贯穿问题、国际和国内关系的处理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金勇主持开幕式,周亭在研讨环节致谢,荆学民主持研讨环节。王润泽回应荆学民在书中提出的政治传播活动的实践性问题,提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首先要基于实践,要充分将理论的理想状态与现实结合在一起,正视学科发展的进程。其次,需要厘清和建构基于实践基础上的新概念。从实践当中发现问题,在实践基础上进行概念生成与理论的深度凝练。概念本身既是实践的结果,也是学者沟通交流的平台和桥梁。她强调,学术研究重在搭建平台,构建交流与批判的桥梁,借助新的媒介力量进一步激发研究热潮,把握学科的主体性。
  此次研讨会期间,学者们的研讨主要围绕四方面的内容展开:一是强调新政治传播学不仅需打破政治学与传播学的建构,同时需确立自身研究的边界范围;二是强调要从中国政治传播实践中凝练回应时代问题、具有普遍性的政治传播理论;三是强调要高度重视技术在政治传播中的作用,通过思维与实践创新应对未来人与技术间的竞争与合作;四是强调通过政治传播推进政治信息交流机制常态化,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本次研讨会以荆学民新著教材《新政治传播学》出版为契机,该书遵循“从政治传播到政治传播学”的学术思路,建构了“新政治传播学”。研讨会围绕新时期政治传播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进行多视野多维度的自由开放式研讨,探明学科建设的未来方向和路径。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