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暨中土关系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2023-10-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9月17日,由上海大学全球问题研究院土耳其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历史学系举办的“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暨中土关系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郭长刚研究员与会致辞。开幕式由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杨晨副教授主持。

“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暨中土关系学术研讨会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暨中土关系学术研讨会大会现场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郭长刚表示,近年来,土耳其在国际地缘政治中扮演着令人瞩目的角色,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今年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土合作关系正得到不断加深。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今世界,中土战略合作不仅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更可为全球治理带来新的动能。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郭长刚研究员与会致辞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杨晨副教授主持开幕式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辽宁大学等国内多家研究单位和高校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多维视角下的土耳其研究”“土耳其经济发展道路”“土耳其内政外交新趋势”和“中土关系与奥斯曼帝国史”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多维视角下的土耳其研究

  郭长刚主持第一场“多维视角下的土耳其研究”主题研讨,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刘中民,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李秉忠教授,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孙德刚教授三位学者以多维视角就土耳其研究作主题发言。

  刘中民作了题为“全球南方视野下的中东与土耳其”的发言。他从全球南方概念的角度出发,阐释了中东在全球南方中的历史逻辑和现实价值,并从政治、经济和现代化道路三个方面指出土耳其在全球南方中的地位和值得关注的问题。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刘中民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李秉忠作了题为“洛克菲勒基金会土耳其项目的实践和逻辑”的发言。他表示,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实施的土耳其项目有其背后的深层逻辑,以文明的名义来推动土耳其向西方化道路上走,也在很大程度上培育了土耳其人对美国的好感,并将土耳其锁定在西方阵营之中。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李秉忠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孙德刚作了题为“角色理论视角下中土战略合作关系”的发言。他从角色理论分析了中土关系在地区层面和全球层面的三个特点,即兼容性、竞争性和冲突性,同时还从双边和多边角度指出应推动中土战略合作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孙德刚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土耳其经济发展道路

  北京语言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寿慧生研究员主持了上午的第二场“土耳其经济发展道路”主题研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教授魏敏、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邹志强、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严天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俞海杰、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鑫均五位学者围绕土耳其的经济发展道路进行了交流发言。

北京语言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寿慧生研究员主持了上午的第二场主题研讨并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魏敏作了题为“土耳其对绿色能源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实践”的发言。她表示,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土耳其政府依据自身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特征,渐进式推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力图推进减排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教授魏敏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邹志强作了题为“土耳其百年经济发展道路与2023百年愿景”的发言。他认为土耳其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复杂曲折的探索与演变,而“2023百年愿景”则延续了土耳其的百年强国梦,蕴含着正发党打造一个“新土耳其”的宏大构想,体现出土耳其的国家经济治理理念与路径特色。

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邹志强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严天钦作了题为“凯末尔时代和埃尔多安时代土耳其经济政策比较研究”的发言。他认为两种模式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体现在国家和市场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不一样。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严天钦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俞海杰作了题为“土耳其外交中的经济因素及其影响分析”的发言。她认为土耳其当下积极进取的人道主义外交与土耳其国内经济发展遇挫存在一定的同步性。正发党执政下,土耳其经济经历了从增长到遇挫的过程,外交也从睦邻友好转向更为积极进取。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俞海杰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李鑫均作了题为“纾困还是枷锁:最高经济议会与土耳其模式的历史纠葛”的发言。他表示,1927年最高经济议会和正发党执政以来的土耳其新经济模式诞生的背景,都是为了解决当时或者在历史上比较严重的经济问题,而当前的土耳其政府在解决经济问题上仍然有政策工具可以使用。

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鑫均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李秉忠点评时认为,对土耳其经济发展的研究需要注意三点问题:一是尊重基本的政治、经济史实;二是对经济史的追溯考察;三是加强同经济学及其相关理论的结合。

  土耳其内政外交新趋势

  刘中民主持第三场“土耳其内政外交新趋势”主题研讨,寿慧生、辽宁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李艳枝教授、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欣、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陈利宽、南通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陶静虹、北京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古力加马力·阿不力孜六位学者就土耳其内政外交的新趋势展开了深入讨论。

  寿慧生作了题为“埃尔多安主义对土耳其外交关系的影响”的发言。他认为,埃尔多安的长期执政,对土耳其国家的各个方面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烙印,同时在未来也会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李艳枝作了题为“土耳其的外高加索政策及其挑战——从正义与发展党上台执政谈起”的发言。她认为,一方面土耳其将外高加索作为实践其枢轴国家构想的重要场域,努力塑造语言文化认同,但另一方面土耳其的高加索政策也面临相关国家内政外交、地缘政治和大国博弈的多重挑战。

辽宁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李艳枝教授作主题发言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刘欣作了题为“‘土耳其世纪’愿景下土外交新发展”的发言。她从地区、国际和大选三个层面审视了土耳其外交发展的新形势,并表示这种新发展既有一定成效,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欣作主题发言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陈利宽作了题为“土耳其防务自主的探索:成就与制约因素”的发言。他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土耳其追求防务自主的背景和历程,并认为土耳其防务自主能力提升为其实施战略自主提供了重要支撑。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陈利宽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陶静虹作了题为“2023年大选以来土耳其反对派发展新趋势”的发言。她认为随着5月大选的结束,反对派联盟走向瓦解,各反对党内部也面临众多危机。

南通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陶静虹作主题发言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古力加马力·阿不力孜作了题为“俄乌冲突背景下土耳其在欧盟中亚能源战略上的角色分析”的发言。她认为土耳其位于世界能源最为丰富的中东和中亚之间,在能源输送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古力加马力·阿不力作主题发言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历史系教授刘义就各位学者的发言报告进行了深入点评。他表示,对土耳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既要关注当下,也应该追溯历史。

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历史系教授刘义作点评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中土关系与奥斯曼帝国史

  李艳枝主持第四场“中土关系与奥斯曼帝国史”主题研讨,浙江外国语学院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沈志兴教授、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教师张向荣、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陈浩、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教师白云天、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师李宁、上海大学世界史博士后Serdar Yurtçiçek六位学者分别就中土关系和奥斯曼帝国史研究进行了分享交流。

  沈志兴作了题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土关系发展中的问题探析”的发言。他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土两国关系有了长足进步,但仍然需要不断加强政治互信、提升相互认知,夯实战略合作。

浙江外国语学院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沈志兴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张向荣作了题为“土耳其官方历史叙事中的中土关系”的发言。他表示,在土耳其官方对于土耳其古代历史的书写中,中国是对土耳其影响巨大的国家,而这种历史观也是影响当下中土关系的深层因素。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教师张向荣作主题发言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陈浩作了题为“奥斯曼帝国起源叙事分析”的发言。他从学术史的角度阐释了国外学界在奥斯曼起源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并分享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深层次认识。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陈浩作主题发言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白云天作了题为“萦绕于阿拉伯人记忆中的奥斯曼帝国”的发言。他认为,现代阿拉伯人对于奥斯曼帝国的缅怀不是一种单纯的学术写作,而是一种政治抒情,是一种对于中东地区分裂现状的愤懑情绪。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教师白云天作主题发言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李宁作了题为“19世纪伊斯坦布尔的服饰变革与市民社会”的发言。他认为,服饰文化是晚期奥斯曼帝国西化改革的一个成果,都市人群服饰变化所蕴含的意义往往超出服饰自身,既源于帝国的政治变革,也源于市民心态的变化。

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师李宁作主题发言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Serdar Yurtçiçek作了题为“土耳其近年来外交政策演变分析”的发言。他认为,土耳其独特的地缘战略位置是本国采取多元化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但2016年发生的未遂军事政变是土耳其外交政策的转折点,这场政变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土耳其领导人对外部威胁和内部矛盾的看法。

上海大学世界史博士后Serdar Yurtçiçek作主题发言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历史系教授王三义从三方面就各位的发言进行了点评:一是语言优势对学术研究的重要性;二是对土耳其历史发展中的观念问题值得关注和分析;三是对青年学者涌现出更多精彩的论著表示期待。

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历史系教授王三义作点评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在研讨会闭幕式上,郭长刚总结时表示,本次会议无论从议题、选题、视角和方法上看都表明国内的土耳其研究正在逐步走向深入,青年学子也在这个过程中快速成长,这为土耳其研究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他还认为了中土两国学者在学术交流上的重要性。

参加“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暨中土关系学术研讨会专家学者合影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