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它、警惕它:人机共存的现实状态

2023-03-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ChatGPT的爆火掀起了新一轮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热潮,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各个行业的从业人员都在探讨ChatGPT究竟有何种功能、是否会对各个行业带来冲击、是否会替代人类。人工智能在自动化内容生成技术领域的日益成熟,使得人类的规范化写作、不那么规范化的创作、日常的对话、专业的对谈都能由机器生成。这一方面极大提高了人类的工作效率,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现象、新的场景,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人类对技术的“能”与“不能”,甚至“应”与“不应”的思考,这种思考反映的是人类追求人工智能技术精进时的复杂心理。

  特克尔在《群体性孤独》一书中认为,人可以与机器建立亲密关系,然而人一旦依赖于和机器的亲密关系,可能会造成人类的群体性孤独,尽管这种亲密关系可能仍然是人际互动,只不过以机器为媒罢了。这种忧虑呼应的是“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这一古老的概念,只是交流的双方既可以是人和人,也可以是人和程序。从现在的技术发展现状来看,聊天机器人能够实现对人类的陪伴,与人类进行交流,但达到情感陪伴的理想境地,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精进的算法。人机互动先天性匮乏面对面的即时反应,人类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体温和气息在机器身上难以完全复刻,影响人际交流的人情世故、文化差异、社会地位、情感忠诚等因素,更是对高质量的人机交流提出了挑战。

  人类在与机器互动过程中的心理是社会科学研究者常常关注的议题,从微观层面而言,人类在人机互动过程中如何看待AI,如何区分AI、计算机界面和程序员,是否会将AI当作一个社会行动者?选择与AI交流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在与AI互动过程中,是否会遵守与人类交流的礼仪、伦理?人类对人工智能的集体投喂会不会把机器“带偏”?在什么情况、多大程度上会向AI投入情感?密集持久的人机互动是否会影响人类的人际关系、心理状态甚至人格?这些或许都是有趣的研究问题。

  尽管在精细的人机交流层面,ChatGPT还没有达到理想化的境地,但在社会领域中,它的应用空间却十分广泛,很多人担忧人类的一些工作岗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甚至有人提出“记者会不会失业”“程序员会不会失业”的问题。中国新闻社和中国新闻网曾经对ChatGPT进行了一次采访,其中两个问题是“现在大家一般找你办什么事”“你认为你会取代哪些职业”。ChatGPT的“官方”回答是“回答问题、提供知识;语音识别、机器翻译、文本生成;与客服对话解决问题;数据分析;娱乐聊天”,可能会影响的职业包括“数据录入员、重复性办公室工作、工厂生产线上的简单任务、电话销售员、简单的客服工作”。与人类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相比,ChatGPT的“官宣”显得比较保守低调,但是这样保守低调的回答背后影响的却是庞大的人群。人工智能替代的往往是重复性、机械性、技术性的工作,而这些工作的从业者并不少,且收入偏低,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极可能导致这部分人群面临失业风险,或许引发新的社会问题,这部分人群对人工智能的担忧值得关注。

  从宏观层面而言,人类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整体反应是复杂的。一方面,作为人工智能的缔造者,人类希望AI能够为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起到帮助和辅助的作用,这确实也是目前各类AI应用的最常见定位。另一方面,人类又对技术保持警惕,担心人工智能会凌驾于人类社会的规范之上,甚至在有些方面取代人类。比如,在关于ChatGPT的讨论中,欢迎、惊喜、拥抱、忧虑、排斥、抵抗、不屑等各种态度纷纷涌现。社会科学中许多经典的理论和著述往往强调要对技术保持审慎反思,学者们讨论技术对人的规训,人与技术之间的驯化和反向驯化,提醒不要只享受技术带来的舒适,不要沦为“单向度的人”。这种反思和警惕早已有之,当互联网刚刚兴起时,就有过很多类似的讨论。人们希望机器人能够智能,又不希望它太智能,人们创造了技术,但又担心对技术失控。回顾人机共存的历史,这种心态不会因为技术的更迭而发生太大的变化。而这种矛盾而复杂的心态,体现了人类的情感与思想,这正是人与机器之间最大的区别。

  (作者系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张赛)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