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世贸组织”)成立三十周年。回顾过去三十年,世贸组织既取得了成就,也遭遇到挑战。目前,世贸组织所奉行的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原则正遭受逆全球化思潮及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的侵蚀。有专家指出,世贸组织目前甚至面临生存危机的考验。在此背景下,世贸组织进行改革的迫切性进一步凸显。
促进多边贸易发展
世贸组织的前身是签署于1947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这一国际协定旨在促进国际贸易与发展。1948年至1994年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为全球很多贸易提供了规则,并见证了国际贸易增长最快的一些时期。不过,在此期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始终只是一个临时协议。1995年1月1日世贸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二战后国际贸易体系最大的一次改革。《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主要涉及货物贸易,而世贸组织及其协议还涵盖了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此外,世贸组织还建立了新的争端解决机制。
过去三十年来,世贸组织成员就世贸组织规则体系的重大更新达成很多共识,从而促使全球贸易更加畅通。世贸组织成员已扩大至166个,覆盖全球98%以上的国际贸易。
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到世贸组织,全球多边贸易体系一直是全球自由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世贸组织的一大宗旨在于促进经济和贸易发展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障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增长。欧盟委员会于2021年发布报告《改革世贸组织:迈向可持续且高效的多边贸易体系》指出,自1947年多边贸易体系建立以来,全球贸易规模已扩大300倍,如今占全球GDP的60%以上,为世界各地的就业、经济增长和投资提供了支持。这一成就部分归功于通过多边贸易体系逐步达成的关税削减,同时也得益于该体系所提供的稳定性。
该报告指出,世贸组织的最惠国待遇原则限制了各国在货物和服务贸易中的差别对待,为全球市场提供了稳定的开放基准,促进了基于效率和创新的国际竞争。此外,世贸组织的规则保护了所有贸易体的利益,防止歧视性、隐性的贸易壁垒,并确保贸易救济措施符合多边商定的规则。而且,关税约束机制降低了各经济体在经济冲击下随意提高关税的可能性,而争端解决机制则确保了规则的执行,有效防止了贸易冲突的升级。
面临多重挑战
在过去三十年间,世贸组织遭遇了不少挑战,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新冠疫情对国际贸易的冲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教授彼得罗斯·马夫罗伊迪斯(Petros C. Mavroidis)对本报记者表示,世贸组织成功度过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世贸组织成员保持了克制与理性,没有对一些虽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字面含义但未违背其精神的措施发起激烈挑战。然而,他认为世贸组织要克服当前的地缘政治危机非常困难。
在世贸组织2024年发布的《2024世界贸易报告》中,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指出,全球贸易正面临着艰难的时刻。在地缘政治紧张和气候危机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政策措施有所增长。数据显示,经过多年关于“脱钩”的讨论,贸易可能正按照地缘政治的分歧逐渐割裂。
除了地缘政治危机,马夫罗伊迪斯还指出,世贸组织在实现其自身机构的现代化方面困难重重,而且遗憾的是,其影响力正在减弱。他认为,世贸组织一些相关的产业政策规范已经过时——全球价值链是在世贸组织成立之后才崛起的,而跨国补贴无法被反制。更广泛而言,世贸组织的补贴规范是针对自由市场经济起草的,但并非所有世贸组织成员都采取这一模式。再加上安全困境推动各经济体采取措施来维护经济安全、民粹主义日益盛行,所有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撼动“自由国际秩序”根基的冲击波。
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是世贸组织的一大成就,也是世贸组织的重要支柱。这一基于规则的正式机制旨在解决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贸易争端,提供公平、透明的过程以解决贸易冲突,从而增强国际贸易的稳定性。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构自成立以来共受理世贸组织成员间约600宗贸易争端。世贸组织上诉机构是全球贸易领域的最高法院。然而,由于美国自2017年以来不断阻挠世贸组织上诉机构新法官遴选,上诉机构于2019年12月因法官人数不足正式停摆,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也因此难以正常运转。
美国巴布森学院经济学教授肯特·琼斯(Kent Jones)指出,特朗普政府对世贸组织体系发起攻击,通过单边保护主义措施削弱其规则与规范。在拜登政府下,美国的民粹主义贸易政策仍然得以延续。
有不少专家指出,如今世贸组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其自身的生存危机。马夫罗伊迪斯对此表示赞同。“现在需要及时止损,将损害降到最低。特朗普政府的上台对于多边主义没有裨益。”对于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所面临的困境,马夫罗伊迪斯建议:“假设我们希望全部现有成员都参与其中,在我看来,唯一现实可行的方案是借鉴国际法院模式——设立一个一审终审的法院,其中部分成员将在互惠基础上接受其强制管辖权,而其他成员则不会这样。”不过,他认为,不接受管辖的成员也将付出代价:如果他们希望在类似的司法管辖机构下解决争端,就必须设法说服最终应诉方。
特朗普重返白宫加剧了各界对世贸组织前景的担忧。马夫罗伊迪斯提出:“特朗普第一任期给我的一个教训就是他充满不可预测性。有鉴于此,我不认为他会重启更新世贸组织的努力。”他认为,最理想的情况是,美国继续留在世贸组织,但不刻意破坏整个体系。世贸组织成员只能熬过这一届美国政府,寄希望于未来局势好转。“正因如此,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尽量控损。”他强调。
以改革创造机遇
上述欧盟委员会报告指出,世贸组织改革最紧迫的任务是找到一个共同的基础,恢复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并推进上诉机构成员的任命。这个任务应当优先处理,而不应与世贸组织改革的其他方面挂钩。如果没有一个正常运作的争端解决机制,各国很难有动力去推动规则的现代化和填补空白。
马夫罗伊迪斯认为,世贸组织必须为经济安全留出空间,但以目前的状况来看,它几乎没有做到这一点。在这方面,现有规则亟须重新审视。“然而,遗憾的是,在当前格局下,我看不到这一变化的可能性。”他建议,如果对复边协议(也称“有限性多边协议”)的规则有所放宽,或许还存有一线希望。但现实是,这一思路目前主要体现在自由贸易协定之中,而自由贸易协定似乎正在主导全球贸易议程,远远超前于世贸组织的改革步伐。
琼斯建议,要修复世贸组织体系,必须采取以下关键措施:世贸组织各成员进行内部改革,提升其自身的经济调整能力、劳动力流动性,并完善社会安全网;世贸组织本身进行改革,扩大其成员的内部决策空间,磋商制定新规则解决争议性问题,并放宽以“协商一致”原则为基础的决策机制;美国重申对多边贸易规则的承诺。琼斯认为,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全球领导力的重振。如果现行世贸组织规则无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各经济体可能会进一步转向区域贸易协定,由此可能会为重塑基于规则的全球贸易体系创造条件。然而,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带来的压力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仍可能导致主要经济体持续缺乏合作意愿,为全球贸易体系的未来蒙上阴影。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迅速发展,数字贸易异军突起。此外,随着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也在重塑全球贸易格局。马夫罗伊迪斯表示,从理论上讲,数字贸易及可持续发展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现实中政治因素横加阻挠,在当下尤为如此。
欧盟委员会的报告认为,世贸组织规则需要对接21世纪的经济和贸易现实。其首要任务是现代化关于电子商务、投资便利化、服务业国内监管和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等相关规则,包括补贴问题。在谈判方法上,单一谈判方式已经无法达成有效成果,取得进展的最佳方式应是采取不同的程序,尤其是开放的复边协议。开展实质性谈判的同时,世贸组织成员应思考如何将复边协议更好地融入世贸组织框架。
对于世贸组织的未来,马夫罗伊迪斯并不太乐观。“我始终支持多边主义,并希望当前局势能够改变,而且必须改变。面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如果没有各方的共同承诺,我们将无法有效应对。”他认为,要推动这一态度的转变,各贸易体至少应设法避免世贸组织的根基遭到动摇。毕竟,失去世贸组织的代价不仅仅是贸易损失,更严重的是多边合作将受到冲击,影响范围将超越贸易领域。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