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23-09-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沃土与思想根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智慧、历史借鉴和精神动力。在此过程中,尤其要注重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致力于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础

  张道明

  “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能由这个国家的人民,依据自己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基于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现实国情开创出来的适合中国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科学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对于正确认识、坚持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理念是探析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思想根基。文化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是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实践中积淀和孕育而成的思想文化体系,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其中有许多核心思想观念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经久不衰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例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创新思想;“讷于言而敏于行”“名必有实,事必有功”“日积跬步,以至千里”的务实思想;“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的民本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欲成方圆而随其规矩,则万事之功形矣”的循规思想等。这些思想理念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使中华民族无论历经多少磨难都能屹立于东方而不倒。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但这些思想理念历久弥新,为我们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厘清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思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思想启迪。我们要注重借鉴其中的思维方式,从思想上把准中国式现代化创新性、务实性、人民性和规律性等特征,明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走新路、开新局、谱新篇;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要坚持人民至上、依靠人民、造福人民;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等基本思路,真正做到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是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磅礴力量的动力源泉。美德是道德主体意识的状态彰显,是道德驱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而且这种力量是无穷的、永不枯竭的。中华民族十分注重发挥美德的力量,利用美德凝心聚力,并在几千年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整套传统美德规范。在实现个人价值层面,倡导个人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理想;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层面,倡导个人要有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行动;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层面,倡导个人要有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高贵品格和“以直抱怨”“止于至善”的道德情操;在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层面,倡导个人要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和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修身之道。这些传统美德早已深植中华民族的意识、性格和气概之中,并以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成为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在其熏陶和感召下,历史不断书写苏武牧羊、岳飞精忠报国、辛弃疾锦襜突骑渡江、文天祥宁死不屈、戚继光沿海抗倭、林则徐虎门销烟等无数英雄人物的爱国事迹,他们的故事不仅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而且至今影响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一个都不能少”的现代化,只有激发全民的热情、凝聚全民的力量,才能取得成功。我们“要理直气壮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挥美德的力量,促进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引导人们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己任,自觉投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伟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必胜信念的充盈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中华民族历来注重精神追求,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人文精神。它们集中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深刻体现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视野、中国价值、中国担当和中国智慧,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最强、最亮、最鲜明的底色,使中华民族能够始终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站在新起点开启的一项开拓创新、具有探索性的伟大事业,虽然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成功的模式可供借鉴和复制,且前进路上有很多不可预见的难题和挑战,但只要全国各族人民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就一定能够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天地。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能够增强人们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激发人们敢于战天斗地的斗争精神,鼓舞人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士气,坚定必胜信念。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生长的沃土,只有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思想之光照亮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行之路,以美德之力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以精神之钙增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胜信念,才能让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茁壮成长。

  (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副教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张建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推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的必然趋势,二者虽有不同,但融通相生、合力共进、创新发展是必然选择。

  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在于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中国古人尤为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北宋哲学家张载最先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求得生存和发展。具体到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实践路径,一是要深入挖掘天人合一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如《中庸》讲,“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乐记》讲,“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二者均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要拓展天人合一的应用范围,由自然主义的天人理念拓展到道德化的天人理念。如《周易·象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展现出君子的博大胸襟和社会责任感。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源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其传承和发展要增强现代话语转化,以推动生态文明理念的全球认知。

  以协和万邦的天下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合力。中西文化的另一个差异体现在如何看待人类政治秩序上。《礼记·礼运》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念。而源于古希腊城邦政治的西方文明始终强调国家本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今天,西方的国家本位与中国的天下观念形成鲜明对比,这就需要我们在化解矛盾时坚持以和为贵、求同存异的理念。具体到协和万邦天下观的实践中,一是协和万邦蕴含着天下为公的公共性和仁爱感通的平等性原则。二是协和万邦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王道政治理念,有助于构建平等互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协和万邦的天下观价值相融、观念相同,主张国际社会要秉持和而不同、包容互鉴的价值观,这也是协和万邦的天下观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的中国方案。

  以和而不同的社会观汇集共建和谐社会的磅礴力量。和而不同既强调共同理念,又尊重差异性与多样性。中国自秦朝开始就建立了郡县制,这体现了中央集权的统一性,同时又强调“寓封建于郡县”,避免了过度集中致使制度运行僵化。具体到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上,就体现在一是共建和谐社会,这一点涉及财产、家庭、国家等不同主体的社会治理,无论是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的三纲五常,还是宋明理学主张的存天理灭人欲,均在封建社会治理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归根到底,中华文化治理的核心思想是德治。二是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如不断完善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的流程和方式,尊重不同意见,做到有事好商量,广泛凝聚民意,促进社会和谐。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治理要坚持“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从人民视角出发,得到人民赞同,汇集起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

  以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弘扬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是其核心思想之一。道德观是人们对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系统认识,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劝说力量,用善恶进行评价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体系。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真、善、美统一,并以善为核心。如孝悌仁义、诚实守信、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等道德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新时代的道德建设而言仍然意义重大。二是倡导为政以德的官德。《论语·为政》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在孔子看来,处理政务、治理国家要坚持道德原则,重视对人民进行道德教化。孟子将孔子的德政发展为仁政学说,反对法家的暴力、霸道,主张以刑辅德。三是任人唯贤的人才观。孔子关于任人唯贤有诸多论述,如《论语·为政》讲,“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墨子》则把尚贤作为为政之本,提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四是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道德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创新和发展新时代向上、向善的价值观。

  (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讲师)

 

  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之路

  李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持续推进绿色发展。而实现乡村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应有之义,是推动乡村生态现代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要求,是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推动乡村绿色发展要求我们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乡村社会发展,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的生态化,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局面,促进乡村社会的接续性发展。

  乡村绿色发展的基本路径。首先,推动乡村绿色发展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在新时代依据我国发展作出的战略性安排,是为适应新发展阶段的需要而提出的长远发展纲领。高质量发展不单对实现乡村经济的发展提出要求,也对乡村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乡村绿色发展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高度契合,与其目标相吻合。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绿色发展,可以更好地实现乡村高质量、高效率、持续发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乡村社会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其次,推动乡村绿色发展必须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绿色发展既是实现乡村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乡村绿色发展是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经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也承载着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是实现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效途径。为此,要将绿色发展融入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建设的全局和全过程中,以此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着力点。为更好地推动乡村绿色发展,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实现乡村持续发展,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要抓住以下着力点。

  第一,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世界多个国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创造出一条极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并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中。为更好地实现乡村绿色发展,一是要坚决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新时代新征程,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要在思想上、行动上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并践行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在乡村发展新阶段上开好局。二是要不断完善党领导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在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党组织要统筹全局,对乡村振兴进行顶层设计,加强乡村生态建设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能力,为建设生态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第二,树立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出了一条崭新的绿色发展之路,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在新征程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充分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任务,这也是经济发展所必然要求的。在推动乡村绿色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吸取西方国家的教训,摒弃他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发展思路,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逐步形成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统筹处理乡村生态环境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关系,坚持以乡村生态保护为导向,科学制定乡村治理目标、重点方向和阶段性的发展任务,紧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与此同时,基层政府也要加强对乡村经济发展的调控力度,根据市场发展形势及时作出科学研判,并建立健全乡村绿色发展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不断强化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细化责任分工,共同推进乡村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第三,发挥农民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农民是乡村历史的创造者,也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推动者,新时代乡村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农民的踊跃参与。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仅要体现在满足农民对生态环境需要的目标指向上,更要在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落实于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中。发挥农民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一是要积极采取措施回应农民对美好乡村生态环境的诉求。农民作为乡村的主人,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上最具发言权,是乡村绿色发展成效的检验人。要积极拓宽农民参与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信息反馈渠道,如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拓宽民意表达渠道,进行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工作。二是要建立健全乡村生态文明全员参与机制。调动农民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创新农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和方法,以便更多的农民参与到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中去。三是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广大农民群众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积极探寻适合乡村发展的可行方案,并在总结发展经验中升华,获取适用于广大乡村地区的经验,以便更好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刘剑

  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深刻认识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助力和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能够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同时,乡村作为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乡村振兴也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要着重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并对其进行现代性转化,进而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现传统文化新风采。“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要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就需要遵循辩证取舍、去粗取精的原则,坚持因时而化、推陈出新的立场,全方位、深层次和多举措地挖掘、利用和创新乡村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一方面,立足乡村实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等核心理念融入村民思想道德建设。同时,遵循村民思想特点和认知规律,传统文化要注重生活化、简洁化、大众化的话语表达,促使其所要传递的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结合时代特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者爱人、以和为贵、讲信修睦等道德规范的内涵加以补充和完善。同时,借助新型载体、网络媒介对乡村的民俗、歌谣、戏曲等传统表现形式进行大胆创新,展现传统文化新风采。

  繁荣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释放乡村经济新动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引擎。繁荣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现已成为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具体要做到:第一,优化顶层设计。各级政府在谋划、实施和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过程中,要做好顶层规划。结合乡村文化资源禀赋,完善政策支持和财政保障,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乡村特色文化产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第二,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要面向市场、带动消费。精准靶向市场和受众需求,深入挖掘自然景观、乡村建筑、文化遗址等乡村物质文化和节庆民俗、民间技艺、戏曲舞蹈等乡村非物质文化,坚持“以特为先”“以新为要”的开发思路。另一方面,要坚持强基固本、融合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主阵地是乡村,主产业是农业,通过农副产品的提质增优,打造特色品牌、培育新业态、壮大农业基础。同时,要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相同步,大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文化旅游相协调的系统思维,凝聚多元产业合力,夯实乡村经济基础。第三,强化人才支撑。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离不开人才支持。一方面,要留住和保护乡村本土的手艺传承人、非遗继承人、传统工匠等,延续传统文化记忆;另一方面,要大力引进有创意、会管理的文化产业经营者和有市场、有项目的文化产业经理人,推动乡村文化产业提档升级。同时,还要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的人才交流合作。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奏响乡风文明新乐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入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可切实发挥其凝聚人心、涵养民风、淳化乡风的功能。具体要做到:第一,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这是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前提。一方面,村委要联合政府、学校、教师等多方力量齐抓共管,建设一支真正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懂农村、爱农民的教育队伍,精准施教。另一方面,精心设计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准确把握现实中乡风文明建设的症结,选择相应的教育资源。第二,增进传统文化认同。这是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保障。一方面,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建设乡村传统文化广场、文化礼堂、乡村图书馆等,以服务村民为导向,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另一方面,打造数字文化精品。借助互联网、短视频、网络直播等传播渠道,融入现代科技与创意,对乡村民间故事、历史人物、戏曲歌舞等进行文艺创作和活态化开发,打造特色鲜明的数字文化产品。第三,开展多样文化活动。这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一方面,各乡村要积极开展村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如举办传统文化大讲堂、传统戏曲、寻根文化节等活动。另一方面,各乡村要创新活动内容,挖掘乡村中的传统文化基因,激发村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热情。如定期组织开展“好婆媳”“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建设和谐家风,让乡风文明建设接地气、冒热气。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不仅能够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持久动力,同时也有助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