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孔韶:中国人类学重建的一代旗手

2023-05-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图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学人小传

  庄孔韶,1946年12月生于北京,祖籍江苏常州。1978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1988年获得民族学(人类学)博士学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民族学(人类学)博士,1992—1994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做博士后。先后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荣休)、浙江大学讲座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人类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创办《人类学研究》杂志并任主编。民族志代表作有《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人类学电影代表作有《端午节》《虎日》《金翼山谷的冬至》。

  初识庄孔韶先生是在2002年秋,那时他在中央民族大学的家里给我们几个学生上“汉人社会研究”专题课,有时是观看和讨论民族志电影,或让各自汇报研究题目和田野中的发现,庄先生总是能精准地指出存在的问题,指明研究的方向。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除学问和人格魅力外,庄先生还用美食吸引学生,每次课后他都带着我们下馆子,在师生笑谈间继续课堂上的讨论。大家的感受是,凡经先生调教的学生,一生无论顺逆,都始终把人类学作为志业,这应该与他的言传身教息息相关。

  在学术的长河中,每一时代的学者都会作出自己不同的选择与贡献,庄孔韶的研究生涯与时代同频共振。应该说,庄先生是打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类学叙事的一把钥匙,一个学理上的关键人物。只有了解了他,才能清楚中国人类学的世纪起承转合,以及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上的思想脉络与新的进取面向。

  出身望族 家学渊源

  庄孔韶出身江南文化望族,常州庄氏认15世纪后期的庄秀久为毗陵开基祖,先后出了庄起元、庄存与、庄述祖、庄绶甲等著名学者。而后庄氏又传给了刘逢禄和宋翔凤等外亲。通过逢禄之手再传魏源和龚自珍,以迄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康有为和梁启超。由此造就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学术流派——清代今文经学派。

  庄孔韶为毗陵庄氏第22世孙,家族宗族的背景塑造了庄孔韶的学术人生,使他的思考能紧扣现代中国的命脉。其八世祖庄起元重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在维护和强化地方的道德观念与社会秩序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主张心与自我修养的联系是文人“经世”“治国”的出发点。为了修炼宗族子弟的人心,他起草了家训,后世名为《鹤坡公家训》。庄孔韶回忆,小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时常提及家世家训家风,其后续家谱一直保留至今。

  出身于这样的家族,其祖先的抱负、古典精粹与学理上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庄孔韶的学问眼界不像一般大学职业者那样为稻粱谋,而是寻求一种志业。《鹤坡公家训》中说:“富贵不在爵禄,而自有至富至贵者存。”庄孔韶对祖训和中国古典思想传承的同时又在新时代里将其转化与升华,其学术视野包括中西教育思想之兼收并蓄,使人类学的教育增添了国家情怀,即寻找教育中国化卓有成效的新路径。他认为,一个地理区域数千年传承的思想精粹自有其价值,大至儒道全观小到民俗家礼,无不是观视中国历程不可或缺的原因与出发点。

  庄孔韶身材高挑,在当今中国人类学圈堪称温文尔雅的君子,不论行事、言谈还是著述,堪称儒雅。在讲课过程中,娓娓道来,令人如沐春风。庄氏家族教育特点不分门派和出身,长期熏陶的家风显露在因材施教上,庄孔韶很少主观给学生命题,而是在考察学生知识结构与擅长的基础上进行开导。故多年来,他民主、平等、温和的人格魅力使得一代代年轻人愿意追随他做学问,其跨学科和兼收并蓄的吸引力,有力启发了年轻人做学问的多元选择,在数十年间形成了多支交叉学科的研究团队,其学术贡献的特点是潜在的和累积性的。

庄孔韶(左)参加国际学术研讨 作者/供图

  继承师志 思考中国

  庄孔韶跟随著名人类学家林耀华攻读博士学位,1988年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民族学(人类学)博士。1944年,林耀华的代表作《金翼》在纽约出版,该书考察了闽江上游的金翼黄村的宗族组织、结构和各种活动与功能,认为宗族是地方人民赖以为生的重要文化设施。晚清以来,中国遭遇西方列强入侵,民生凋敝,社会衰败,迫使中国走向新生——建设平权的现代法理社会,而百余年来宗族被理解为阻碍现代中国生长的一个障碍。该书与费孝通的《江村经济》、杨懋春的《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许烺光的《祖荫下》被西方学术界称为了解中国经验的四大经典著作。《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是庄孔韶的代表作,《银翅》重访了林耀华先生描写过的金翼之家,也是中国人类学重建以来能代表整个学科水准的民族志著述之一。它最早于1996年出版, 2018年美国南加州大学民族志出版社推出了英文版。可以说,它是西方了解20世纪中国文化实践与变迁的一个重要窗口。这部作品自问世以来不断孵育新一代中国人类学学子,许多年轻人正是因为读了他的人类学教科书和这本深度田野著作而走上了研究人类学道路。

  宗族是儒家意志的一种表达,一向被世界学术界理解为认知中国的关键。《银翅》重点关注的是《朱子家礼》及其宣扬的儒家观念如何向下播化、被实践,通过文化模塑人,又如何在20世纪50—70年代特定历史情境下被中断,继而在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语境中再度复兴的问题。作者看到,金翼之家在传统文化理念支持下,借助种植银耳和链接外部市场而再度振兴起来。由此感悟到,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韧性,当场景不适时它就处于隐在状态以理念方式保存下来,一旦遇到适合土壤就会再度兴盛。应该说,金翼和银翅皆是一种文化意象。在民间看来,20世纪三四十年代金翼之族兴旺发达是因为村落背后的山像一种金鸡展翼;而在庄孔韶看来,改革开放后的金翼之家是因为抓住了“闪亮的银翅(银耳)契机”而再度兴旺。“银翅”这一文化意象准确地向国际学界抽绎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复苏的内生思想源泉和文化动力。

  从学术上评估,《银翅》是当代国际人类学长时段研究的重要作品。由林耀华开启、庄孔韶领衔接续的中国金翼山谷研究团队成立超过80余年。长时段世代回访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寻获一次性调查提不出的问题,即经过数十年社会变迁后,为什么还是金翼之家的后辈再度成功?因此长时段调查极为有利于加强对人类学田野点的跨时空和整体性把握,庄孔韶对此作了学理的重要诠释。《银翅》在20世纪80年代开启了中国经典田野点的回访之风,将中国问题放在千年时间轴里加以思考。在庄孔韶的带领下,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第一个十年内,中国一大批新生代人类学家纷纷再访我国老一辈学人的田野研究地点,形成了中国人类学的“回访潮”,这些学者主要有阮云星、潘守永、兰林友、周大鸣、孙庆忠、覃德清等人,他们均为当今中国人类学各领域的领军人物。

  不仅如此,庄孔韶率先掀起回访潮之后,金翼山谷团队开始了新兴的长时段跨学科综合研究。他们的国际合作团队,如法国多贡人研究团队擅长著作、电影和诗学,而中国金翼山谷团队还增加了多种文体写作、诗歌、戏剧、新媒体、绘画人类学和策展等研究形式。他们以传统的中国宗族研究为出发点,逐渐扩展实现多学科交叉与兼收并蓄的新型综观实验,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本土理论和庞大的跨学科团队成果,经国际交流,近年来为人类学界称道。

  现代性意识从西方蔓延开来,几乎扩及全球每一个角落,其主要特征是追求普遍价值,由此造成了全球人类生活的单一性和均质性。几十年人类学生涯,庄先生足迹几乎遍及中国每一省份,看到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但也目睹了现代性观念影响下大量地方文化的消失。他为此组织团队,在全中国布点,对汉人社会进行了20多年的田野考察,最后出版了《离别东南——一个汉人社会人类学的分解与组合研究》。中国汉人社会除了常见的由宗族社区组成外,究竟还有何种不同的基层组织原理,正是人类学关心的。该书涉及的田野地点有山东、四川、河北等诸多省份。这些地点既有东部的汉人社会,也有中国的地理边缘地带的汉与非汉杂处的汉人社会。囊括村落、宗族、五服、戏剧、茶馆、宗教、轮养、情感、生态环境、水利与民族间的文化濡化与涵化等内容。庄孔韶带领团队对不同地理区域的细致研究不仅回答了汉人社会宗族构成的基本原理,也找到了宗族缺失社会的各色组织卷入的置换逻辑。这种团队性的分解与组合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国多样性基层社区何以在中国古今变迁中因地制宜地调适环境、组织与精神生活,并得以安居乐业。

  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实践了一条独特道路,今后仍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仍需要人类学的田野思考。庄孔韶及其团队的设计与实践,无疑为这项事业奠定了基础。

  21世纪初,庄孔韶进入凉山彝区拍摄了人类学电影《虎日》。这部纪录片再度揭示了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当下的意义:云南彝族人民借助民间结盟仪式戒毒成功。进一步讲,其“虎日”戒毒仪式的人类学研究之所以引起国际学术界关注,在于他在这一仪式研究的陈旧题目中获得了方法论级别的发现,即这一民族自救的仪式行动,包含了以文化的力量战胜人类生物性的成瘾性成果。而且,庄孔韶利用追踪性纪录片呈现了有效戒毒的应用性成果。该纪录片获得了2004年中英项目(HAPAC)和亚洲“最佳实践”奖,庄孔韶被邀请到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作了题为“‘虎日’民间戒毒禁毒仪式的人类学发现与应用实践”的演讲,在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根植中国经验 汲取古典智慧

  “文化”是人类学的核心概念,文化人类学就是因思考人类的文化而建立的一门学科。庄孔韶汲取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从古今关联出发,创造性地赋予文化以动态与生成的意义,即“哲学家所发明、政治家所强化、教育家和乡土文人传播,并最终由农人(甚至所有中国人)所实践”,由此达成“中国何以成为中国”的学术目标。可以说,在百年中国人类学发展史上用我们本土的文化概念来解释自我,庄孔韶独具慧心。后来,他又在“文化”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过化”概念。庄孔韶说:“中国先秦古典文论中出现的一个重要术语叫‘过化’,即指圣贤经过某地而感化人民之谓。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过化”重在地域性,而“文化”(以文化之)侧重教化和风化的手段。

  除了“文化”“过化”概念外,庄孔韶发现了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在论文撰写中存在的缺陷。在他看来,人文社会学科的写作要求只达成了部分诠释,其“清晰的”结论丢掉了丰富的人文信息,如情感、诗学、隐喻与直觉。为此,庄孔韶在《银翅》里率先在逻辑实证以外,增加了多种文体和文学手法,甚至提出“文化的直觉”专论,这一点曾在西文学者写作中一直受到质疑或令学者望而却步,然而却是认识论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

  庄孔韶明确指出,文化撰写补充诗学的新的民族志叙述方式促成了一种通向整体性认识论和综观的有效努力,尤其是他郑重区分了“诗学观察和科学实证属于不同的方法论”,因此从田野工作到文化表征成为一个实证与诗学的复合过程。笔者提前阅读了他2024年将在法国专刊上发表的学术新作,文章展现了以中国古典经验与批判性文论精粹重构人类学的田野写作流程框架,提出田野工作中互动极致与文化表征的认知极致新模式。其研究的出发点是人类学,却突破学科本身拓展至交叉学科研究,而新理论的形成主要依据中国古典文化精华思想,又不脱离中西学术思路之融通。

  庄孔韶及其团队近40年一直致力于一项跨学科的实验。他们关注哲学综观与对认识论的批判性改造,却没有拘泥于空泛思辨,而是在团队的大规模交叉学科实验中扩充互动与文化表征的新理论。

  在跨文化的比较中,庄孔韶近年来专攻文化表征的不可言说部分,特别在文字以外的图像表达系统探索隐喻、直觉与不可言说,这是探索一个新的表达范畴,并以团队的长年学术实验加以推动。显然不可言说和难以言说的人类知识超过了要求“清晰的”明述知识结论的理解范畴,而不可言说的表达经验刚好是中国古典文论的诗性智慧。这是庄孔韶及其团队“不浪费的人类学”理论框架的重要学理内涵。

  庄孔韶创造性地移用了中国古典文论中的直觉主义作为一种田野工作方法与技巧,以区别于西方人类学成熟且刻板化的格式化实证调查方法。人类学的直觉主义方法拼的是学者对田野的熟悉程度,只有当学者对所研究的社会、文化和人群非常熟悉的时候才能使用。从事田野工作时,研究对象一举手、一投足,甚至一个眼神、一种声音以及声音的高低都能让调查者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对方的心意和情感。这种无须借助询问、反复的核实和调查问卷等常规手段获取信息的办法,实际上是一种得鱼忘筌的技巧,即直觉主义。这一理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庄子》,不假外物而得道,正是直觉主义的精髓所在。当然,如果仔细爬梳林耀华的著述就会发现,他在《拜祖》一文中就强调古典与理念和现实的对接。所以,也可以说,庄孔韶发现古典文献中的一些概念可用于今日之人类学,也是承继了林耀华的思想。

图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强调跨学科 凸显“不浪费”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庄孔韶特别强调人类学研究的跨学科视野,提出了“不浪费的人类学”概念,其意涵是在人类学民族志表现手法之外,启用随笔、诗歌、绘画、电影等表现手段来展现中国经验并表达研究者的体验和感受。可见,体现庄孔韶创造性精神的“不浪费的人类学”,实际不只是方法,而是来自不同方法论的研究模式。其主要内涵是,不能只会用文字呈现我们的研究对象,还应该借助其他手段,比如摄影、电影、随笔、小说、诗歌和绘画创作等形式及手段来展现在调查研究中的体验与互动感受。除文字民族志外,他分别实践了影视人类学、文学与诗学人类学、绘画人类学等样式,形成了相关学术团队,并各自形成了跨学科创意与理论归纳。

  绘画人类学团队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签约画家林建寿、上海戏剧学院的胡继宁、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的蔡志鸿等50余人组成。这是一个以油画研究为主的学术群体。庄孔韶的系列油画作品之一《金翼山谷的婚礼·入洞房》入选中国油画院和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民族百花”油画精品展。文学与诗学人类学队伍由中央民族大学的徐鲁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周泓和方静文等人组成,此外还有国际学者,如法国远东学院研究员范华(Patrice Fava)等人。庄孔韶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就,先后出版了《情人节》《北美花间》和《独行者——人类学随想丛书》等著作。在人类学电影方面,庄孔韶先后拍摄过《端午节》《长江沿岸田野纪行》《怀想——北京“新疆街”的时空变迁》《虎日》《我妻我女》《金翼山谷的冬至》等作品,其中《端午节》《金翼山谷的冬至》和《虎日》三部纪录片在国际上影响最大。《端午节》于1992年入围美国马格利特·米德电影节,《金翼山谷的冬至》于2018年入围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电影节、2019年入围中国台湾国际民族志电影节。这些成果也可以称作跨学科的影视人类学。

  应该说,这些多样的形式并不鲜见,亦非庄孔韶首创。比如,鸟居龙藏在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对我国满蒙、内蒙古东部、台湾和西南“苗族”的考察中就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同时每到一地他都撰写日记。又如,1922年马凌诺斯基出版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和1940年埃文思-普里查德出版的《努尔人》中也配有不少照片。西方很早就拍摄了关于因纽特人的无声民族志电影,记录了他们的捕捞与生活。我国摄影人类学家庄学本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深入藏区拍摄了大量照片,成为中国人类学史上最杰出的摄影人类学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在少数民族识别和历史调查中又拍摄了多部人类学纪录片。但是,中外人类学家没有一个像庄孔韶这样将各种研究形式整合成一个整体,而又彼此互文,即构成一个语义结构链而互相阐释。

  跨学科的人类学是双向的探索。比如,既有人类学的诗学创作,也有关乎诗学的人类学理论思考;既有人类学立场的绘画创作,也有关于绘画的人类学学理思索。一般说来,学术发挥理性认知的长处,而艺术注重体验和情感的表达,但庄孔韶能将民族志随笔、文学人类学、电影人类学、绘画人类学诸形式有机融合,他在这些探索中再次发挥了中国古典文论中有关思想的价值。他将袁氏三兄弟“公安派”的性灵、真、趣和刘勰《文心雕龙》中的“隐秀”等批判性文论警句等,纳入其人类学田野过程研究的互动极致与认知极致的学理关联定位之中,从而开启了中国学者以本土理论进入国际人类学理论之林的探索。其“不浪费的人类学”以多种交叉学科的长年实验,进而弥补实证性研究的不足。庄孔韶及其团队没有拘泥于学术思辨一途,而是在40年间用不同专业手法探索言语、撰写、图像等的不可言说、言外之意,以及隐喻与直觉,为实证与诗学哲学建立了通达的桥梁,其成果已经超越了人类学,弥补了英语学术圈常常却步的不可言说研究,而这正是中国古典文论之批判性思想精粹与诗学经验的要义所在。

  胸怀国际 经世致用

  20世纪80年代后期,庄孔韶接过林耀华肩上的担子,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主任,按照世界通行的民族学人类学学科架构进行课程结构改革,中国化是他传承的学理核心思想之一,随后全国各地民族院校纷纷仿效。2004年调任中国人民大学,组建了人类学研究所,直至荣休。而后又前往浙江大学续建人类学研究所,数年后又到云南大学担任人类学首席专家至今。

  透过庄孔韶的学术生涯发现,中国学术持久传承的经验有:中国本土思想系统的深度理解,大族家学与师生传续,国际学术交流之兼收并蓄,以及社会文化科技变迁中学者自身的适应性选择等。庄孔韶反对学术的形式主义,而是依据师生团队的知识结构和外界建立联系及引申学术悟性,因此他的调研与写作始终是依据学术意义的感知、兴趣、公益心等随机设计。

  庄孔韶的金翼山谷和虎日两个研究点的多样性成果,证实了国际长时段田野点的优势,长时段点不仅可以提出一次性点未涉及的问题,同时也为长年陆续参与的多学科师生团队成员做单独或组合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庄孔韶认为,中国人类学跨学科研究一定是跨系跨学院和跨校的,尤其跨校的志同道合者团队是推动重构批判性认识论和趋向更完满综观研究不可多得的手段。这一数十年设计并实践的跨学科学术研究,改变了人文社会学科既有模板,将中外各自擅长的诗学与实证等不同的方法融合起来,以实现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精粹进入世界人类学理论之林的目标。他从文化撰写创新到诗歌歌谣、电影、戏剧、数字媒体、绘画和策展运用,呈现了跨学科和运用多模态的平台效应,使中国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学科研得以在此交汇。

  几十年来,庄孔韶应邀参加国内外演讲和学术会议更是难以计数。他开启了多项学术议题,把人类学的种子播散到全国各地,组建起一支支科研队伍,被学界视为当代杰出的人类学民族学教育家。庄孔韶的人类学不只是象牙塔里的学问,近年在“反哺”理念支持下,他还积极帮助金翼黄村的人民向现代文旅业转向,目前金翼黄村已经成为一个观光点,让人们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在他的启发下,古田人民开发了一系列“金翼”品牌的地方产品,实现了传统资源的现代市场价值。由此,他跟他的祖先庄起元一样实现了阳明心学所推崇的“知行合一”。

  尾语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与推进,中国人类学得以恢复和重建,庄孔韶和他的同道们再度具有了世界眼光。此时,国家把记录现代化变迁的学理思考任务交给了他们,让他们为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贡献智慧。因而可以说,庄孔韶的学旅人生是在从传统中国到现代中国转换、新生与发展的路途上演绎出来的,是中国当代叙事的一部分。

  然而,作为生命个体的庄孔韶又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集体表象,他在接受西方现代学术训练的同时,又背负着数个世纪累积的家族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相应的一套感知世界的方式。庄孔韶出生于这个群体之中,将个人生命融入国家的、民族的历史叙事之中,以超越个体的家国情怀推动中国人类学进入新的纪元。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中国法律人类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关键词:庄孔韶;文化;研究;民族志;学术;学科;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陈静(报纸) 宗悦(网络)】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