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悟党的“团结奋斗”意蕴

2023-05-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团结奋斗”四个字置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标题之中,报告正文六次使用了这四个字,并且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个报告最后一个部分提出“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因此,有必要深刻认识“团结奋斗”的丰富意蕴。

团结奋斗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的完全实现将使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跨入现代化社会,这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将超过世界上现有发达国家现代化人口总和,我国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从此获得全面提升,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在世界处于领先位置。这一历史性伟业极其艰巨、极其复杂。和西方发达国家的“串联式”现代化过程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时空上的压缩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这增加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过程的风险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从而不仅“逼”着我们非团结奋斗不可,并且考验着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韧性与强度。

  其实,中国共产党人百余年奋斗成功的“密码”之一就是:深刻汲取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一盘散沙状态而造成国家积贫积困、任人宰割的教训,通过持续团结奋斗先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正如毛泽东同志当年深刻指出的:“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1]世界现代化历史也表明,团结奋斗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赖以实现现代化事业的一个必要品质,管理学家德鲁克说:“商业体系最显著的特征莫过于,即使最激烈的竞争对手之间,在政策、技术、经营等方面也存在着密不可分、有条不紊的合作”[2]。要完成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历史伟业,不仅迫切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自身全力奋斗,并且迫切需要他们彼此之间勠力同心、“劲往一处使”,这是中国人民最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团结奋斗是解决党的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

  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部分所指出的,我国社会经济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一些经济性、社会性的问题如人们在富裕程度、受教育条件、居住的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既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推进的障碍与困难,同时也构成我们必须团结奋斗的动因与侧重点;如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居于主导地位,但它们在普通民众中还存在传播空间、认同教育空间,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就全球范围而言毕竟还处于弱势,西方政治家曾经叫嚣“马列主义已经技穷,对这个世界拿不出什么新的招数了”[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特别是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有的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用心、不务实、不尽力,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把说的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有的地方要求事事留痕,把“痕迹”当“政绩”,“腐败和反腐败较量还在激烈进行,并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防范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成伙作势、‘围猎’腐蚀还任重道远”。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所有这些情况都表明: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出“团结奋斗”这一时代性号召不仅是有的放矢的,并且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呼应,是国内外形势发展所需。它很好地解决我们党工作中所存在的这些困难与问题,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是今天我们团结奋斗在政治上的一种必然体现。

团结奋斗在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的科学依据

  无产阶级世界观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在四十来年的革命生涯中“团结奋斗”,并且在科学的意义上阐明了人类社会生活中之所以存在“团结奋斗”现象的内在逻辑。恩格斯在《骑兵》一文中提出,善于保持战术协调和队形严整的一方,必将大大优越于不能做到这一切的另一方,正因为如此,非正规骑兵无论怎样善战、数量怎样众多,也不能击溃正规骑兵[4]。这揭示了一支军队士兵之间是否团结、是否纪律严明对于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强弱及其战局胜负的决定性意义。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之“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判断或“生产关系”概念的核心要义之一是指向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过程或合作活动:“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至于这种合作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进行的,则是无关紧要的。”[5]在《资本论》中在关于经济科学层面具体阐明了劳动者之间“合作过程”或“合作活动”的效率优势:单个劳动者的力量的机械总和,与许多人手同时共同完成同一不可分割的操作如举起重物、转绞车、清除道路上的障碍物等所发挥的社会力量有本质的差别,这种结合劳动的效果要么是单个人劳动根本不可能达到的,要么只能在长得多的时间内或只能在很小的规模上达到,这里的问题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即集体力[6]。这表明劳动者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协作”即合作活动会带来“1+1﹥2”效应。当然,也不排除这种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1+1<2”的风险性。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优于、好于资本主义制度以及历史上其他一切剥削制度,就在于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全社会范围内所有生产劳动者赖以“协作”,即持续“团结奋斗”的社会经济条件、利益机制。

团结奋斗对中华“和合”文化传统的创造性发展

  《周易·系辞上传》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论语·学而》曰“和为贵”,《论语·季氏》曰“和无寡,安无倾”;《国语·郑语》曰“和实生物”;《孙子兵法·谋攻》曰“上下同欲者胜”……。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道出了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集团内部成员之间“和合”的重要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就赓续了这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理念。然而,党的团结奋斗在弘扬这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对它予以了创造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团结奋斗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因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团结奋斗”并非历史上那种不辨文野、不分是非的“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并非人们司空见惯的那种缺乏伟大目标或崇高理想的短暂“搭伙”过程或本能“合伙”行为,而是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过程,进而实现“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的过程,是一种奔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庄严使命的持续实践过程与“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过程。

  可以相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团结奋斗”这一时代性号召,必将实现其既定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奋斗目标,必将持续增益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必将持续惠益世界人民。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11-512页。

  [2][美]彼得·德鲁克:《人与商业》,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第171页。

  [3][美]理查德·尼克松:《1999年:不战而胜》,王观声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第334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320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3页。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78页。

  (张卓文,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定鑫,江西财经大学首席专家)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毕雁 实习编辑:余金金】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