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2023-05-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蕴

  于波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表明,现代化并不是单选题,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各国人民有权根据本国国情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既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的特殊规律,也遵循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凸显了文明交流互鉴的世界格局,不仅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也消解了西方定义的资本主义文明话语垄断,开启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文明特质。时代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从人类文明发展大视野来看,社会主义文明与资本主义文明的较量与竞争依然存在,以资本为中心和以人民为中心依然会是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的两种不同逻辑法则。中国式现代化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而非以资本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文明是归属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明,文明的主体是全体人民而非少数人。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其中之一是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富裕是世界各国现代化孜孜以求的目标,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的同等富裕,也不是没有差别的同步富裕,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合乎人民幸福逻辑的中国解答,彰显了其历史正当性、现实合理性和价值正义性,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有着本质不同,展现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文明特质。

  科学社会主义的文明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现代化虽然肇始于西方,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绝不是现代化的唯一道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也绝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普世形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力和引领力,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驳斥了“历史终结论”的理论预设。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不断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内涵,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主动,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实践自觉,呈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文明方向。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文明交往。自地理大发现以来,人类交往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交往,交往实践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松散走向紧密、从地域走向全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主导着世界性交往,人类交往实践伴随西方殖民扩张活动进行。19世纪以来,意识形态成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指导准则,世界性交往分割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内的交往,人类交往实践依然处于一种半封闭、半松散的非合理性状态,例如,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就是非合理性的世界性交往。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导向的文明高度,凸显了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文明交往逻辑,实现了对“西方中心主义”“文明冲突论”“零和博弈”等西方传统思维的超越,推动着世界交往从非合理性走向合理性,以“胸怀天下”的大国情怀破解了“国强必霸”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既没有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海盗式”的交往之路,也没有走拉丁美洲国家“依附式”的交往之路,而是走出了一条没有对外殖民掠夺的共创美好世界的和平发展道路,体现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交往境界,既更好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创造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文明交往方式。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研究”(22BKS07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

  罗小松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内在规定着我国现代化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也决定了中国必然走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经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实践要求。

  “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经验。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谈道,“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注重物质生产的同时,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推动了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领导人民根治娼、毒、赌等社会痼疾,开展了移风易俗等文明活动,塑造了崭新的社会风气,广大人民群众斗志昂扬、精神高涨,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化,对精神文明建设高度重视,为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这为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纵观党的百年历史,只有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反之,不仅精神文明建设滞后,社会风气不佳,而且不利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强调现代化的社会属性,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最显著和最根本的社会属性是社会主义性质,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物质优先的单向度”“贫富两极化”“对外扩张侵略”等先天性弊端。一方面,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从物质文明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不断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和要求。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与资本主义相比,社会主义是更先进的社会制度,不仅可以创造更多的物质文明,还能形成更高层次的精神财富,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区别于以往社会的重要标志,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如果没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经济发展就会陷入“单条腿走路”的恶性循环,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更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西方国家“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导致极端物欲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泛滥,也进一步凸显了“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优越性。

  “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实践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

  一方面,大力发展物质文明,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奠定坚实物质基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激发经济发展的新活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做大经济“蛋糕”,为满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通过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和引导全社会坚定理想信念,恪守传统美德观念和公民道德建设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限度凝聚人民共识和敢于斗争的顽强意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总之,“两个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内在规定着我国现代化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昭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教改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研究”(JXJG-22-18-14)、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百年来共青团宣传工作的历史变迁及启示研究”(MKS2221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科技现代化的三重向度

  尹晶晶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覆盖领域多,对农业、工业、科技等领域的发展提出综合要求,是一个全面的现代化进程。科技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科技现代化蕴含战略目标、道路选择、价值取向三重向度,内在规定着中国科技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科技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战略目标。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科学技术是最具革命性的关键力量,一个国家的强大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近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无一不是科技强国,其现代化进程演绎了从科技强到经济强、军事强的路径。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关键是科技的现代化。回顾科技发展历程,科学发展经历从小科学到大科学的演进过程,不断实现从潜在生产力到现实生产力的飞跃。随着人们对科技认识的不断深化,科技发展经历了从个人研究到国家整体推进的转变。

  中国科技现代化最鲜明的底色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发挥了“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制度优势。走科技强国之路,应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中国科技现代化是由中国共产党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的。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始终把科技强国作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从新中国国家科技事业体制化到国家创新系统,从“向科学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再到“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强国”,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从国家战略层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发挥了国家系统创新的优势,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并不断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强国建设。

  道路选择。从世界科技现代化的历程来看,科技现代化首先发生在欧洲。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通过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相继开启了本国的科技现代化进程。后发国家模仿并追随西方先发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和科技成果,成为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各种困境、危机、矛盾层出不穷。后发国家在时间上的劣势并不意味着科技发展速度和质量就一定落后于先发国家,不能简单地将西方科技现代化抽象化、模式化。先发国家与后发国家面临不同的发展基础和国际形势,这就要求后发国家必须摒弃对西方现代化的依赖和迷信,在已有科技积累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探索适合自身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科技现代化充分考虑本国国情和国际形势,走出了一条符合科技规律的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之路。中国科技现代化是学习、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辅相成的“并联式”发展,并始终把自主创新摆在科技发展的核心位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国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牢牢把握科技进步方向和产业革命大趋势。同时,立足中国国情,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和引领性科技攻关,找准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

  价值取向。马克思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张,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西方科技现代化是科技成为资本附庸并被用于其经济扩张的现代化,科技物化为生产力,造成物的世界的增值与人的世界的贬值,产生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异化。

  中国科技现代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中国的科技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老路,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科技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人民的需求和创造是科技现代化的现实动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科技现代化的目标。科技现代化的进程始终聚焦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的需求,积极回应人民期待,解决人民的现实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不仅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也能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充实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总之,中国科技现代化立足本国国情,以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自主创新的道路选择、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科技现代化的模式,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基金项目“中国科技现代化道路的理论逻辑与历史实践研究”(22KS1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中国式现代化

  陈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彰显了人民性。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西方现代化是以资本为驱动的现代化。资本的无限增值性和扩张性,产生人的物化和异化现象,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人的能力转化为物的能力。在西方社会中,人失去了人的本质,成为资本的“物”,资本反而实现了“主体化”,即“物的人化”,取代了人的主体性地位。西方现代化的种种症结源于资本的主体化和人的物化,人成为资本增值和扩张的工具,处在一种异化的、非本质的状态。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美好生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前提。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不仅消解了西方定义的现代化话语叙事,也揭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人民至上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

  在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践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追求实现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价值追求,是应对重大挑战、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人民立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动历史。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奋进新时代过程中不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战略上不断完善,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在实践上不断丰富,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不断谱写美好生活新篇章。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实践中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也日益增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因此,新时代要继续全面把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树立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夯实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筑牢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政治保障;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增强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质量,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社会治理制度,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数字化赋能社会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构筑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生态屏障。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江西大学生奋斗幸福观教育研究” (MKS2021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张赛)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