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阿富汗局势与走向”学术研讨会召开

2023-04-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朱羿)4月20日,“新形势下的阿富汗局势与走向”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大学举行。中国外交部阿富汗事务特使岳晓勇与会作主旨报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复旦大学、兰州大学等科研机构阿富汗问题研究学者与会参加了学术研讨。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永彪主持了研讨会开幕式。

中国外交部阿富汗事务特使岳晓勇作主旨报告

  岳晓勇在主旨报告中指出,当前阿富汗总体稳定,经济重建拉开序幕,阿富汗人民多年来首次有了把国家命运前途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历史性机遇,也面临不少挑战,处在由乱及治的关键时期。新形势下推动阿富汗问题政治解决应遵行三个原则:第一,坚持摈弃冷战和阵营对抗思维,让变局下的阿富汗真正成为各方作的新机遇;第二,坚持安全不可分割,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推动并支持阿方坚定有效打击和消灭恐怖主义;第三,坚持平等尊重、对话协商,要主动作为,引导阿富汗包容建政、温和稳健施政,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和平重建之路。

  岳晓勇介绍了近期中方发布的《关于阿富汗问题的中国立场》文件和为推动阿和平重建进程所做努力,以及他刚刚在乌兹别克的撒马尔罕参加的第四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第二次中俄巴伊四国外长阿富汗问题非正式会议有关情况。岳晓勇表示,地区国家命运与共,应加强协调合作,共同落实《屯溪倡议》,促进地区涉阿互联互通,引导阿方切实履行内外承诺,呼吁阿方重视并回应邻国在反恐、禁毒等方面的重大关切,反对域外势力破坏阿富汗和地区安全稳定,敦促对阿当前局势负有主要责任的国家担起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戎作学术交流

  与会专家围绕阿富汗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何明认为,自阿富汗塔利班重新上台以来,鉴于阿富汗未能获得其他国家明确的外交承认,可被视为是一个“非正常国家”。作为“非正常国家”的管理者,阿塔有三张面孔,即模糊的伊斯兰理想主义者、试图融入世界的投机者和不成熟的国家治理实践者。上海社会科学院西亚北非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震表示,在美国反恐目标和策略调整以及撤军的影响下,阿富汗境内恐怖主义形势进一步复杂化,多支恐怖组织的跨国活动网络重新恢复,塔利班重新执政一年多以来阿富汗境内的恐怖组织对周边国家安全的溢出效应正在上升。

会议现场

  与会专家还就阿富汗新政权内部权力架构、政府部门权威、地方政治以及保守力量等方面指出了阿富汗过去一段时间里主导政府的变化,认为阿富汗国内粮食短缺、偏颇的教育政策和妇女政策以及难民外溢效应等当前亟待解决的发展瓶颈。与会专家表示,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为根本遵循,贴近我国对外政策和行动实际以及不断变化的国际和地区形势,来不断深化涉阿问题的研究。

  本次研讨会由兰州大学阿富汗研究中心(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王晏清)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