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探索实践

2023-01-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党的二十大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1月17日,广东省社科联、广东省社科院等机构主办的第十一届南方智库论坛在广州举行,会议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探索实践”,与会专家学者就如何推动广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等议题积极建言献策。

  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田雪原表示,纵观人口与中国式现代化关系、人口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制约和影响,可寻觅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是:中国式现代化是造福14亿多人口的现代化;衡量现代化进程指标体系构建,彰显人口数量、素质和结构内涵;顺利推进和实现现代化目标,重在人力资本集聚。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外部环境十分严峻,全球贸易形势不容乐观,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粮食和能源安全问题突出,世界经济同时遭到供给面和需求面的冲击,可能面临滞胀的局面。此外,中国国内经济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但经济有望总体回升,形成一个独立的向上运行轨迹。

  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篇章

  广东在改革开放发展进程中,始终走在全国最前列,充当了领跑者角色。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44万亿元,折合1.92万亿美元,超过韩国、加拿大。广东人均GDP也达到了1.5万美元,高于全国1.25万美元的水平。在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郑新立看来,广东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当好领跑者,一要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作用,打造全国和全球的经济增长极;二要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打造全球重要人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三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科技企业;四要大力实施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省域经济发展的均衡度。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无论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重大任务来看,还是从广东以制度型开放争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现实需求来看,关键在于加快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进程。这不仅有利于加快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进程,而且有利于显著提升粤港澳发展协调性和经济竞争力及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能力,更是落实“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务实之举。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有了一个全方位、综合性、复合性、系统性的定义。我们可从三方面探讨广东如何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是在物质现代化方面,广东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实现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共同富裕,同时发挥深圳、广州、东莞等城市主体的科技创新作用,引领高质量发展;二是在制度现代化方面,发挥前海、南沙、横琴等平台作用,实现与港澳的规则、制度、标准对接,这是广东走向制度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步;三是在人的现代化方面,要坚持人的现代化和制度的现代化互促共进,突出加强精神文明、社会信用等建设,为助推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与应有之义。

  广东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郭跃文表示,广东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一是要横下一条心,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个总抓手;二是要打出组合拳,高水平谋划、多路径推进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作出示范。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朱东认为,未来的粤桂协作应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发挥更大作用,着力在进一步创新协作理念和协作模式、增强协作地区发展内生动力,提高广西乡村数字化水平和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深化产业协作增强区域协调发展联动力,加强重大战略对接,推动粤桂双向融入新发展格局、打开全新协作局面。

  海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王惠平建议,当前跨琼州海峡的基础设施要做到高效、便捷、互通,规则规制管理标准要在制度性开放上先行先试,资金融通和产业市场要加强合作对接,共同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共同促进中国文化繁荣发展和海洋重要合作,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实现高效联动,携手并肩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认为,区域经济要实现合作,必要条件是同一都市圈中各个城市要有适当的发展差距;要保障资金投入方的发展主导权,便于资金投入方从城市和产业功能互补上获益;要保障空间提供方的收益权,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同时政府要在收益、空间、功能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

关键词:现代化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区域协调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宗悦)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