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8月9日起,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主办,江西省委网信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网信办、江苏省委网信办、湖北省委网信办和中国经济网共同承办的“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组织相关媒体记者先后深入江西、江苏、湖北、内蒙古等地基层,开展蹲点式采访,深入挖掘各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鲜活呈现十年非凡成就,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社会科学网受邀赴江西、江苏进行采访,为大家带来系列报道。
太仓港 太仓港口管委会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村村)8月16日,“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宣传采访团走进太仓港,望不到头的集装箱排列得整整齐齐,大货车川流不息,码头很少看到人影,但一切井然有序。
太仓港位于长江入海口南岸,地处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处,拥有38.8公里黄金岸线、-12.5米深水航道。以率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港口为目标,深度融入长三角港口一体化建设,发展面貌日新月异。
记者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太仓港集装箱四期码头是全国内河及长江流域首个堆场自动化码头,设计配置15台无人双悬臂梁自动化轨道吊,轨道吊通过AR和人工智能技术可自动识别集卡位置进行装卸操作,可实现减少设备作业人员约70%,提高提升作业效率20%。
太仓正和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操作部经理徐宁龙告诉记者,如果以抓娃娃机作比喻的话,我们这个自动化轨道吊可以24小时自动投币、自动精准定位、自动抓取娃娃、自动将抓取的娃娃放置在精准的位置上。通过先进的电控系统和精确的传感技术,实现机械运行状态和指令数据的实时传输,操作人员在后台进行实时操控,进而实现轨道吊的远程控制作业(1人可操控5台轨道吊),改善操作人员工作环境,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提升了作业效率。
四期码头于2018年4月开工建设,2021年6月28日启用投产,总投资42亿元。码头岸线长1292米,共建设4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水工结构按靠泊1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设计,年集装箱通过能力200万标箱。配置10台电动集卡、20台LNG燃气集卡以及智能照明系统,为打造绿色低碳码头提供重要支撑。
四期码头作为沪太同港化的重要载体,由太仓港正和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统一运营,通过太申快航、沪太通等业务,将上海港的客服功能和船货信息前置于太仓港,共同引导长江及内河港口集装箱在太仓港集并,实现“货物进入太仓港视同进入上海港”,驳船在两港均享受最优靠泊、最优费率的“双优”政策。同时,四期将承接上海港溢出的近远洋、内贸等航线箱源,对提升太仓港集装箱运输水平、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完善长三角区域集装箱运输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太仓港 太仓港口管委会供图
太仓港 太仓港口管委会供图
太仓港 太仓港口管委会供图
太仓港 太仓港口管委会供图
太仓港 太仓港口管委会供图
太仓港 太仓港口管委会供图
太仓港 太仓港口管委会供图
太仓港 太仓港口管委会供图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