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科学内涵与当代建设

2022-12-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如何理解社会治理共同体,如何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成为社会治理研究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时代课题。

  一、如何理解社会治理共同体?

  对社会治理共同体科学内涵的系统把握,需要厘清其出场逻辑与内部构造。

  首先,“社会治理共同体”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在中国社会治理实践进程中不断完善、不断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社会治理共同体”概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党的文件形式把“社会治理共同体”内涵具体化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从总结百年大党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历史方位和实践进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则从体系、制度、效能、通道等方面对“社会治理共同体”做了更加丰富的全要素系统诠释,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其次,“人民”是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主体硬核,“有责、尽责、享有”是构成“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铁三角”。“人人”,对应的是“人民”、对应的是“14亿多人”、对应的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特征。“有责”是尽责的规则前提,“尽责”是有责的履职担当,“享有”是有责、尽责的价值取向,其核心是依靠人民力量、坚持人民立场、维护人民权益。

  “人民”也是一个历史范畴。一部百年大党奋斗史,也就是一部从毛泽东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新时代习近平同志“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核心话语体系不断拓展演进的发展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是绝不会得逞的!95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不答应!14亿多中国人民也不答应!”新时代的“人民”定义是“最大口径的”,代表了绝对意义上最广泛的国民群体。

  二、如何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

  根据社会治理共同体“有责、尽责、享有”的“铁三角”功能结构,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应遵循以下具有关键性的行动逻辑来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

  (一)党建引领逻辑

  党建引领的本质就是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原则转化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集体行动。民生需求在哪里、民众急难愁盼在哪里、重要民生工程在哪里,党建引领就覆盖到那里、解决到那里、担当到那里。简言之,事关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时与势、人与事、情与理,都是“党建引领”之大者。

  (二)人民至上逻辑

  坚持人民江山、人民立场、人民情谊,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不变承诺,也是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价值准则。首先,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实质,就是通过供销社、社区食堂等路径进一步强化社区建设,尽快补齐社区服务设施的短板,全力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其次,要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应对“不确定性”的文化力量。“不确定性”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复杂现象,有破坏性“不确定性”,例如新冠肺炎疫情、自然灾害等;有建设性“不确定性”,例如科技创新、深化改革等。无论哪种“不确定性”,都会对人的思维、情绪、决策能力提出考验和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就是在增强和提升人民应对“不确定性”的文化力量。

  (三)法治保障逻辑

  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是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基本遵循与根本准绳。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成功与否取决于其合法性和有效性的有机统一,即既要符合“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铁三角”的形式逻辑以解决合法性问题,又要增强有效性的治理行动输出和良好绩效反馈来持续夯实其合法性,从而把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四)数字赋能逻辑

  数字赋能社会治理共同体包含技术理性、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互为支撑的多重含义:一是依靠数字建构社会治理共同体体系;二是社会治理共同体创新的数字化。数字赋能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智能化、精准化和程式化水平。依托技术迭代、创新而来的数字环境,公民个体利用鼠标就能实现“指尖上的参政议政”、借助手机就能实现“云端沉浸式的履职尽责”。智慧参与成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时代大势。诚然,数字安全是数字赋能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所需应对的最大挑战,让数据使用自由而安全,也将成为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硬核逻辑。

  简言之,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一个由党的领导、人民至上、法治保障和技术支撑的系统工程,将在不断探索中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系苏州大学地方治理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键词:社会治理共同体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闫琪)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