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彬:高质量学术出版的多维思考

2022-02-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学术出版作为展现与传播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无疑是学术研究活动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关系密不可分。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和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深化推进,为学术出版提供了丰富的一流资源保障,给学术出版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学术出版以正确的导向传播新知,传承文化,发掘学术人才,促进学术繁荣,推动学科建设。学术出版与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互为依托,互为助力。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学术出版不能缺席。首先,学术出版要明确自身所担负的新时代的文化责任。只有在正确把握价值导向的基础上,学术出版才能充分实现社会价值,推动学术前行,服务社会,服务时代。其次,要做具有学术影响力和引领力的学术出版。学术出版是呈现学术进展、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术创新的重要平台。要使这个平台强大,就必须把握时代脉搏,聚焦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关注新问题、真问题,开掘新材料,提供新思路、新见解。总之,学术出版要以引领学术传播和思想潮流为己任,有此追求,才能切实推动学术,成为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

  一段时间以来,国内的学术出版良莠不齐,学术作品在数量上大幅增长的同时,质量并未同步提升,同质化和平庸化出版不少,“职称书(论文)”“结项书(论文)”不时可见,学术文献生产过剩。这其中有学术评价机制僵化的原因,也有学术出版规范缺失、专业性减弱的因素。谋求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学术出版的时代命题。把握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探索切实可行的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和模式,是出版机构的当务之急,也是“十四五”期间学术出版的目标和方向。学术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坐标主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控量,实施精品战略。出版机构将致力于优化学术产品结构,提高学术出版质量,控制学术作品数量,规范学术出版流程,营造健康良好的学术出版生态。主要着力点在内容建设、品牌建设、质量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

  内容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做好高质量学术出版的策略规划,凝练学术出版方向,明确学科定位,夯实优质出版资源,精心布局,科学规划短、中、长期相结合的重点出版项目。在具有64年历史的上海教育出版社,基于教育出版这一主体的学术出版有深厚的积淀,始终高度聚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文字三个学科,持续深耕细作,打造特色鲜明、学术性和原创性强的精品力作。在甄选和策划优质学术选题的过程中,学术选题的原创性、前沿性和创新性至为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术著作的水准和价值。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教育神经科学译丛”,就是根据学科发展出现交叉融合的特点,针对新兴学科进行的学术选题开发。在教育神经科学刚进入我国的2009年,出版社以敏锐的学术眼光,将这一整合了心理学、教育学和神经学研究人类现象及其一般规律,横跨文理的新兴交叉学科纳入选题视野,抢占了出版先机。荣获第五届出版政府奖的《〈考工记〉名物汇证》是国内外首次对《考工记》名物进行汇证的集大成之作,从训诂学、文献学、考古学、科技史角度对悬而未决的疑难点加以考证,不仅还原了先秦的手工艺技术,为《考工记》名物及汉儒、清儒的研究提供了实物印证,更为推动训诂学、文献学等学科的交融与创新提供了借鉴。

  质量建设的重点是把关,把关的源头在选题。严格选题评审就是把好学术出版的入门关。要建立科学的学术选题论证机制,除了出版机构内部的选题审核规程,还应设置相关领域专家的同行评审环节,做好学术选题评估,把牢学术门槛。审稿环节的内容把关不能忽视学术出版规范,要严格规范引文、注释、参考文献、索引等学术著作的基本要素。为保障学术著作出版质量,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几个学术专业出版中心都设有学科专家咨询委员会,为重要的学术选题把脉;针对重点学术板块,专门制定了学术著作出版规范和《社科类学术译著交稿规范》等;着力建设审读室和质检中心,大力充实审读编辑力量,强化学术著作印前审读。

  品牌是凸显出版内涵与风格的利器。正如“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于商务印书馆,“理想国”之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优秀的学术图书品牌是学术出版“活的灵魂”。以品牌经营的思维,用高质量的学术著作打造学术出版品牌,在学科领域形成品牌效应,是高质量学术出版的有效路径。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出版中心入选上海学术?专业出版中心,2015年创立了心理学图书品牌“心空间”,针对不同读者需求架构学术、教材和大众三个板块,以品牌logo形成视觉标识,经过六年多的建设,积累百余品种,已具有一定的品牌显示度和学界影响力。同为上海学术?专业出版中心的语言文字出版中心自上世纪90年代起持续打造“中国当代语言学丛书”“国际汉藏语研究译丛”“西方最新语言学理论译介丛书”三个语言学学术系列,集聚了国内外语言学界一批权威学者的研究成果,经过二十多年精心培育,在语言学界获得口碑。

  数字化转型是传统学术出版转型升级走向学术服务的必由之路。这是顺应信息化、数字化的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学术出版的助推器。建设学术电子书平台,搭建学术资源整合系统,依托优质学术出版资源开发专业数据库,以及学术出版流程的数字化再造,等等,学术出版将改变身处学术生产链下游的位置,以学术服务者的角色参与科研,为学术研究提供数字化场景解决方案。数字化学术出版的新生态前景可期,结合自身实际探索有效的实践路径和商业模式,大力建设数字学术出版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是传统学术出版转型面临的挑战。在这方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行业领跑者。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上海教育出版社有7个图书项目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专项规划,5个项目入选近两年的国家出版基金。这些重大项目将从今年起陆续推出。主要有:新中国第一部大型教育专科词典《教育大辞典(第三版)》(顾明远主编),新版收词约3万条,900万字,对上一版作全面修订,尤其对新世纪以来国内外教育的新进展和新成果进行充实和完善,是教育学科建设的基础工程;断代教育史专题研究成果“隋唐五代教育与考试研究丛书”(孙培青著)构建了反映隋唐五代教育与考试全貌的教育理论体系和文献资料体系,是中国教育史学科建设的一项学术文化积累工程;“中国顶尖学科出版工程(第一辑)?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系列”(葛剑雄主编)精准对接包括国家“双一流”建设工程在内的我国高等教育战略推进和实施的需要,全面展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历史地理学科丰硕的研究成果和学科教育发展成就,体现顶尖学科发展的中国路径;“国际语言学前沿丛书”(胡建华主编)展现当今国际语言学领域的领先研究,并创新性地运用新理论和新方法对汉语进行深入研究。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的《中国共产党100年文物图集》也将在今年出版。

 

  (作者系上海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

关键词:上海教育出版社;学术出版;学科建设;话语体系;图书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张雨楠)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