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古典文明研究新航程
06
2025-11
百年名校新期盼:中希学术合作再升级
本报记者采访了伊科沃斯·米哈伊利迪斯,就大学在全球学术舞台上的角色、中国与希腊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合作以及跨文化交流实践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06
2025-11
面向21世纪的考古学
尚科夫斯基不仅回顾了雅典法国学院150余年的历史,也展望了21世纪考古学的发展前景。她表示,未来考古学的突破不仅来自水下考古等前沿领域,更有赖于以当代科技手段和全新问题意识重新审视19世纪以来积累的世界丰富遗产。
06
2025-11
探讨文化主体性的建构与文明互鉴
在当今全球化大潮中,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实现不同文明的共荣共生?为探寻这一问题的答案,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
06
2025-11
从历史的根基深处寻求古典智慧
本报记者采访了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副校长、汉学系主任白安雅(Andrea Bréard),请她围绕古典学学科内涵、中希文明交汇的意义、传世经典研读的价值等话题畅谈自己的独特见解。
06
2025-11
“向东走”的希腊高校:帕特雷大学的国际视野与人文坚守
三位学者的分析表明,帕特雷大学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注重与中国等国家的深度合作,力求以战略眼光和务实行动在全球学术舞台进一步提升影响力。
古典文明研究在创新中走向未来
古典文明凝聚着早期人类社会的智慧结晶与文化基因,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多样的思想观念。
在雅典落地生根: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的又一里程碑
一座建筑的意义,从来不止于砖瓦结构。当它的功能因时而变,它所参与构建的精神世界也在悄然生成。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不断迈向新高度
中国学者正以“世界古典学”的视角切入古代经典研究,在多文明对话中重塑古典的概念与边界,为古典学注入更多元的内涵。
拓展古典学研究的全球视野
将古典学延伸至古代中国等文明,将实现学科的重大转型,推动对古代世界更具包容性与全球性的认识。
向世界传播中国古典学愿景
知古鉴今,继往开来。作为人类先哲的思想结晶、人类文明的源头活水,古典文明在当今时代依然熠熠生辉。
古典文明照亮现代社会
古典学研究为人类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文明智慧的窗户,可以窥见先贤的深邃思想、政治制度、文化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