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妥协社会:今日之痛》

2023-02-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直面痛苦、思索生命

    重建意义世界和价值体系

  

  

  

  

  《妥协社会:今日之痛》

  作者:[德]韩炳哲

  出版时间:2023年1月

  定价:56.00元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题记】

    在所有身体感受中,唯痛苦像一条可以通航且永不干涸的河流,将人类带向大海。无论人们在何处耽迷,快乐都不过是一条死胡同。

    ——瓦尔特·本雅明

  

  【内容简介】

  生活中,随处可见一种痛苦恐惧症,一种普遍的对痛苦的恐惧。在娱乐化时代,人们对痛苦的忍受度也在迅速下降。痛苦恐惧症导致一种长效麻醉。人们对所有痛苦状况避之不及,甚至连爱情的痛苦也渐渐变得可疑起来。这种痛苦恐惧症也会蔓延至社会生活方式、对待事物的态度。当不敢面对痛苦的时候,冲突和分歧越来越没有立足之地,因为它们很可能导致令人痛苦、争论。痛苦恐惧症将治所有领域。一致之强制和共识之压力与日俱增。只要强制的一致,安守妥协区域,会失去一切生机与活力。

  妥协社会与功绩社会相伴而生。痛苦被看作虚弱的象征,它是要被掩盖或美化的东西,无法与功绩和谐共存。苦难在社会中没有立足之地。如今,痛苦被剥夺了所有表达的机会,被强行消解,它被判不予理会。

  幸福常常被不遗余力的修饰、物化。幸福绝不仅仅是外在的、物质性的。幸福中蕴含着否定性,真正的幸福绝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使幸福免于被物化的恰恰是痛苦。痛苦承载着幸福,使幸福长久。“痛并快乐着”并非矛盾的修辞。

  

  

   【作者简介】

  韩炳哲(Byung-Chul Han),德国新生代思想家。1959年生于韩国首尔,80年代在韩国学习冶金学,之后远渡重洋到德国学习哲学、文学和天主教神学。1994年,以研究海德格尔的论文获得弗莱堡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任教于瑞士巴塞尔大学,2010年任教于卡尔斯鲁厄建筑与艺术大学,2012年任教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

  西班牙《国家报》(El País)誉其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作品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

  

  【读者推荐】

  韩炳哲摆脱了繁琐的哲学论证,他将哲学洞见直截了当地切入当下。这种植根于法德传统的批判视角,剥开了现实的面纱而暴露出它残酷的真相。这不是快乐的知识,而是发人深省的知识。

  ——汪民安,清华大学中文系

  韩炳哲以其哲学的睿智与分析的犀利,迫使我们去反思数字网络媒体时代的生存情调与伦理处境。他的思考中透露出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

  ——夏可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阅读韩炳哲,无论如何都是富有才思智慧的享受。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

  用痛苦即真实取代痛苦即丑闻,韩炳哲对这个点赞社会及其讨喜文化发起了一个批判性的重构。痛苦是思想的起点,痛苦是新事物的助产士。

  ——吴冠军,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韩炳哲透过深邃思考的一丝幽光,洞悉当代资本主义暗箱中隐匿的奥秘,借用他那入木三分且灵活多变的词句,撕开了技术控制的透明社会和功绩社会下的厚厚帷幕。他也重新用精神的火光点燃了在妥协社会、监控社会、倦怠社会下的人性希望,并告诉我们,在严密数字控制下的城堡里,欲望的游牧重新让我们的生命绽放出斑斓色彩。

  ——蓝江,南京大学哲学系

  韩炳哲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左翼思想家,其《超文化》《山寨》与《妥协社会》三本著作肇始于21世纪以来的思想游记:全球化背景下的超文化,源发于东方语境中独特解构力量的山寨,以及大流行病暴发后基于人们对痛苦的恐惧而形成的妥协社会。作者尝试在流变的社会现象中锚定特定的时代线索,直面一个个时代之问,给出自己的答案。在阅读这三本著作的过程中,我们或许会因读到自己脑海里曾经转瞬即逝的迷思而产生共鸣,或许会因有与作者不同的观点而感到怀疑,但重要的是,我们似乎发现了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的一个视角,一条道路,一种可能性。

  ——夏莹,清华大学哲学系

  就算不懂海德格尔独创的那些术语体系,仍然不会影响对韩炳哲本人想要讨论的话题的把握,这正是韩炳哲的批判哲学小册子之所以厉害的地方。

  ——毛竹,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目录】

  痛苦恐惧症 1

  幸福强制 9

  生 存 17

  痛苦之无意义 23

  痛苦之狡计 31

  痛苦之为真理 37

  痛苦之诗学 41

  痛苦之辩证法 47

  痛苦之存在论 53

  痛苦之伦理学 63

  最后之人 69

  注 释 77

  附录 韩炳哲著作年谱 85

 

  【书摘】

  妥协社会也是一个点赞的社会。它沉溺于讨喜的妄想中。一切都被磨光、理平,直至称心如意。赞是表征,是针对当下的止痛药。它不仅掌控社交媒体,也席卷所有文化领域。任何事物都不该带来痛苦。不仅艺术,就连生活本身也要够得上在Instagram晒一晒的标准,去除可能引发痛苦的边缘和棱角、冲突与矛盾。人们忘记了,痛苦有清洁之能、净化之功。讨喜文化则缺少净化的可能。在讨喜文化的表面下积聚着肯定性之渣滓,人们在这些渣滓中窒息而死。(P4)

  病毒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一面镜子,它揭示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如今,人们将生存绝对化了,仿佛我们正处于持续的战争状态。生命的所有力量都被用来延伸它的长度。妥协社会是一个生存社会。面对大流行病,为求生存的激烈斗争在病毒的刺激下逐步升级。病毒侵入妥协的舒适区,并将其变为隔离场所,生命(Leben)在这里完全僵化为生存(überleben)。生命越像生存,人们就越畏死。“痛苦恐惧症”的尽头是“死亡恐惧症”。(P17)

  为求生存的战斗必须用对美好生活的“操心”(Sorge)来对抗。被生存癔症控制的社会是一个僵尸社会。对于死来说我们太生机勃勃,而对于生来说我们又太死气沉沉。当我们的关注点仅为生存,那我们与病毒这种不死之物无异,同样只为繁衍;或说只为生存,不为生命。(P20)

  毫无痛苦、永久幸福的生命将不再是人类的生命。追踪并消除自身否定性的生命,自身也将不复存在。死亡与痛苦难分彼此,在痛苦中人们可以预见死亡。想克服一切痛苦的人,也必将抹除死亡。然而,没有死亡和痛苦的生命便不是人类的生命,而是僵尸的生命。人类为了生存而将自己消灭。(P75)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许秋晨)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