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谈】博士论文:马克思思想的起点

夏莹:马克思的古希腊哲学研究:新唯物主义的诞生

2022-08-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学者简介: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9年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经济哲学研究分会副会长。多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国哲学研究。相关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等多个重要奖项。已经出版学术专著五部,在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有关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我想针对各位主讲人的观点做如下回应:首先,我完全赞同聂敏里教授关于马克思古希腊哲学研究的判定,即马克思对于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的研究绝非仅仅针对古典学中一个未能得到充分关注的理论问题的研究,而更多的是融合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即市民社会的普遍化,并尝试回应时代的问题,即以黑格尔的思辨哲学所构筑的思辨理论体系正在构筑一种历史必然性,它正在弱化、甚至消除蓬勃发展中的欧洲启蒙运动,该运动以理性的觉醒,超验的、神性的没落为其基本旨归,而此刻德国古典哲学所构筑的理性体系却在某种程度上构筑了一个新的神话,因此马克思通过重估伊壁鸠鲁的可偏斜的原子论,凸显了自我意识、自由意志及其偶然性,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拯救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自我悖反的一次努力。

  其次,我基本赞同臧峰宇教授以及卞绍斌教授有关于《博士论文》的基本判定,两位教授实际上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将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解读为一种政治哲学,而非单纯的哲学形而上学。对此,我没有异议。马克思在梳理伊壁鸠鲁所构筑的那个拥有自我意识的原子的时候,也的确是从一个社会的、而非形而上学的维度来展开讨论的。在此,拥有自我意识的原子所构筑的个别性,总是需要另一个与之相同的拥有个别性原子的相互确认才得以存在,并将“排斥”作为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它在表述上虽然似乎与黑格尔在自我意识的双重化中以“承认”为自我意识确认的表述相左,但进一步分析,却会发现,无论是“排斥”还是“承认”,本质上都是建基于自我意识的相互依存的基础之上的。而原子,作为希腊思想家依赖于理性之眼才得以观察到的社会本原,在马克思的阐释当中获得了社会性存在样态的表述,因此其问题意识显然发生了转变,即原子偏移说所回应的并不是有关“世界是什么”的本原性的构成问题,而是诸原子个体间的关系。因此马克思才会在对偏斜的讨论后面补充说“我们还发现伊壁鸠鲁应用了排斥的一些更具体的形式。在政治领域里,那就是契约,在社会领域里,那就是友谊,友谊被称赞为最崇高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这一略显突兀的补充说明,恰好表明了马克思考察这段古希腊哲学史的问题意识,具有强烈的政治哲学指向。

  但在马克思所推崇的政治哲学中的“政治”究竟是何内涵,在臧峰宇教授那里还未能给与充分的澄清。这里的政治维度究竟是一个规范性的政治,抑或是充斥的斗争与矛盾的颠覆性的政治,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思考。因为前者作为西方哲学传统中的重要一维,以追求至善、恰当的行为方式为目的,因此更多的关注的是一个有效的治理体系的建立何以可能的;而另一维度的政治,其所关注的更多的是如何以某一特定的实践和行动方案来达及某个至善的原则。在此意义上说,我并不太赞成卞绍斌教授对于“规范性”原则实践观念论的解读方案。因为《博士论文》中对于原子偏斜说的强调所彰显的更多的是能动性的行动原则,而非规范性的建构原则。换言之,我更倾向于在一种凸显斗争和矛盾的政治意涵中来理解《博士论文》中的政治哲学取向。

  第三,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我对于《博士论文》的关注要点在于它所凸显的一种独特的唯物主义原则以及这一原则对于随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当中“新唯物主义”原则的建立。在我们都很熟悉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当中,马克思提出了一个两面作战的唯物主义,即一方面与直观的旧唯物主义不同,另一方面又绝非全然等同于富有能动性的唯心主义。对于这个“新唯物主义”该作何理解,马克思并没有给出一个直接的界定,但却显然成为马克思哲学从脱离思辨的黑格尔哲学体系,创立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的关键点。在我看来,我们或可从马克思对古希腊唯物主义者伊壁鸠鲁的关注当中获得有关这一“新唯物主义”基本内涵的一种说明。对此,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尽管马克思采用了诸如自由意志和自我意识的表达方式,但实际上马克思否认了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对于古希腊哲学研究的有效性。因此,仅仅因为马克思凸显了伊壁鸠鲁原子偏斜论中的自我意识就认为马克思此刻还囿于黑格尔哲学的体系之内,是对这一问题做了过于简单化的处理,实际上,马克思正是借助于唯物主义者伊壁鸠鲁在对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修订当中,尝试构筑一个新的唯物主义。这一唯物主义的关键不在于强调伊壁鸠鲁为原子增加了形状、体积和重量的维度,并因此原子成为了一个具有实在的、富有质料性存在,如果仅以此为其唯物主义的讨论基础,则不过是被马克思称之为“旧的唯物主义”的翻版。相反,马克思所特别强调的是伊壁鸠鲁为作为本原的原子概念同时添加了一种无法被概念形式所涵盖的质料性: “原子概念中所包含的存在与本质、物质与形式之间的矛盾,表现在单个的原子本身内,因为单个的原子具有了质。由于有了质,原子就同它的概念相背离,但同时又在它自己的结构中获得完成。于是,从具有质的原子的排斥及其与排斥相联系的聚集中,就产生出现象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页)两者之间所构筑的张力与矛盾,不仅让原子发生偏斜,为逃离必然性的偶然性提供了可能性空间,而且近乎就是原子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换言之,能够成为马克思哲学转变基础的新唯物主义所指并非是对客观性和物质的优先性强调,更是对于一种冲破既有概念范畴,依赖于自我意识的自由意志而行动的实践哲学。在这一意义上说,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变成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诞生地。

(本文是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马克思主义+(Marxism plus)学术沙龙”系列活动第一期上的发言。)

 

关键词: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新唯物主义”;自我意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诞生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李秀伟)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