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邓安庆:与黑格尔一起审视现代世界的变局与重构

——访《黑格尔与现代世界》系列讲座总策划人邓安庆教授

2022-06-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者按:黑格尔所处的时代正处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他与同时代的康德因对时代问题的敏感和对人类出路的深刻思考和探索而成为伟大的思想者。近期,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邓安庆策划《黑格尔与现代世界》系列讲座,在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目前,现代文明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等时代问题亟待回答,为探寻和汇聚人类文明中的理性力量和智慧,以推进现代世界更好前行,中国社会科学网对邓安庆教授进行了专访。

 

  学者简介:邓安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兼任《伦理学术》丛刊主编、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黑格尔全集》(人民出版社)常务副主编。出版学术专著和经典译著20部,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代表作有《启蒙伦理与现代社会的公序良俗——德国古典哲学的道德事业之重审》等,代表译著有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注释导读本)、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施莱尔马赫《论宗教》等。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世纪80年代以前,在中国,黑格尔哲学曾经是西方哲学研究中的热点。改革开放以来,关于“要康德还是要黑格尔”和“要康德,不要黑格尔”成为学界争论的话题,之后中国学界关于黑格尔哲学研究曾一度降温。今天,什么原因促使您策划“黑格尔与现代世界”这一系列讲座?

  邓安庆:这个话题十分遥远,可说的问题也太多。黑格尔哲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降温,当然跟“要康德,不要黑格尔”的说法有点相关,但这其实也只是一个表象,核心问题是时代精神之转变。20世纪80年代“主体性哲学”方兴未艾,康德高扬人的主体性且更具科学的、分析的精神,更倾向于理智的清晰启蒙,每个人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权利,这些都更加符合我们改革开放后的精神需要。黑格尔的“辩证法”已被庸俗化得令人厌烦,失去了作为思想范畴和方法的力量,人们需要新的哲学、新的概念、新的思维以理解自己和身处的世界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所以人们把兴趣投向各种时髦的现代西方哲学,投向语言哲学,叔本华、尼采的意志主义,现代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弗洛伊德深层心理学,法国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等,不仅非常自然,而且是更为迫切的精神需要。但黑格尔哲学的研究无论遇到多大的挑战,都没有也不会沉寂下去,而是随着各种新思想的引入而自觉走向了更为深入和学术化的研究之路。这就是黑格尔思想的厉害之处。我们现今所遇到的每一个哲学困惑,似乎都逃不出黑格尔的解释框架,他都能“现实地在场”,参与我们的困惑、苦恼和思索的进程。而策划这个系列讲座是现实的世界的状态决定的,如同我们在讲座广告词中说的那样,新冠疫情三年来,世界历史经历着二战以来最大的矛盾与分裂,规范秩序正在瓦解,尤其是俄乌冲突的爆发,使得人类头顶上空乌云密布,世界理性在剧烈冲突中已经迷失,现代文明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如果人类不想在危机中灭亡,那就必须在危机中重生。重生的希望依然还在于世界理性的重启,但自身难保的现代理性能担负得起这一重大使命吗?因此,我们策划并邀请国内外专门从事黑格尔哲学研究的年轻学者和知名教授,开启这一思想之旅,目标十分明确,就是与黑格尔一起来诊断当前世界危机的性质,奋力聚集文明中的理性力量,推进我们生活其中的这个世界走在拥有未来的相生之道上。

 

 

  中国社会科学网:您能再具体地给我们解释一下,200年前的黑格尔在我们身处的“后现代”为什么还能“现实地在场”?黑格尔哲学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邓安庆:我们看一个人是不是现实地在场,判断的标准在于他的“精神”是不是现实世界中活的精神。现实地在场的活的精神一定是现代性的,而一个整天梦想着统治世界的帝国王权者,虽然现实上跟我们很近,却完全是现代世界的古代僵尸。黑格尔虽然离开我们将近200年了,但他就像哈贝马斯说的那样,他是第一个从哲学上把现代性作为问题来思考的哲学家。西方世界对现代性尽管做出了彻底的批判,但只要现代世界的规范秩序没有瓦解,那么现代精神就依然是活的伦理精神,就远未达到其“终结”的时刻,在此意义上,我们毫无疑问依然可以说,黑格尔是我们的同时代人。但目前的世界格局,看上去极其令人悲观,就在于我们看到,它不是一般的矛盾和分裂,而是原有的规则秩序在崩溃之中。

 

 

  中国社会科学网:那您认为,这种积极的建构性力量在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中,还可能找得到吗?

  邓安庆:黑格尔没有面临当前世界的复杂处境,他所面对的是法国大革命之后的世界,因此,他不可能完全为我们今日世界,提供一个现成的答案。但他作为一个现代性哲学家,既然今天的规范秩序在瓦解,还是一个现代性事件,那么,如何化解这场危机,在他的思想格局中,依然能有智慧的光芒,给我们以启发。我一直记得黑格尔的名言:追求真理的勇气,相信精神的力量,乃是从事哲学的首要条件。他在面临现代二元分裂、矛盾重重的危机时,不是主张硬碰硬地从事你死我活的革命斗争,不是在对立的一方确立一个正确的标准,因而不是在直接的对立中寻找一个绝对优势,从而压倒对方或战胜对方,而是相反,采取了看似十分“保守”的做法,返回到理性的本原,返回到矛盾、对立和分裂还未表现出来的那个原初的混沌的和谐,在本原中才有某种“绝对”的东西,哲学依然要从把握这个绝对的东西开始。

  这个绝对的东西不是任何世俗的权力、物质的力量,而是精神,活的自由精神。黑格尔的厉害之处,就是把现代的个人自由把握为绝对的伦理精神。所谓精神的力量,就是自由的力量。我们一般人都只从“利益”之争,去分析世界危机的表象,而黑格尔总是在各种矛盾、对立、斗争之中,看到自由精神的危机,这才是根本。每一种危机其实都不过是精神的危机、自由的危机。法国大革命是因追求自由而革命,大革命之后的流血与罪恶,同样是因追求自由带来的罪恶,因而自由的价值,在于一种让人看清了遵循普遍法则的必要性,只有敬重和维护世界的普遍法则,才有不流血的自由秩序,这是黑格尔实践哲学带给现代世界最宝贵的财富。凡是扼杀自由的地方,都会存在着恶,凡是追求不受法则规范的自由的地方,更是存在着恶。自由带来光明的同时也带来恶,但自由的现实精神指向的法治秩序,在法治的秩序之下,才可能有现代人所追求的自由的实现。

  因此,黑格尔哲学的魅力在于让我们看穿现代社会一切分裂而矛盾的实质,我们无需停留在主观自由的“良心”中,对现代世界的不人道、不道德进行愤怒的谴责,也无需带着浪漫主义的“优美灵魂”,感叹和哀伤田园牧歌式的中世纪的远去,如果我们领会不到自由和尊严对于一个人的意义,人是有精神的存在者,那么,我们既不可能寻找到这个世界的正义实现的途径,更不可能看到现代世界的危机其实就是精神的危机和思想的危机。我想至少疫情期间的人对此有了切身的体会,而黑格尔能促使我们对作为现代之开端原则的自由精神的真正价值获得一种理论的把握。

 

 

  中国社会科学网:您觉得黑格尔哲学中有哪些资源能拯救当今世界规范秩序的瓦解?

  邓安庆:黑格尔的政治哲学或法哲学是支撑现代世界规范秩序的主要理论之一,要回答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们得思考,黑格尔关于现代规范秩序的理论哪些依然是坚不可摧,哪些需要在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下加以修正完善,就目前国际学界的讨论热点来看,简单地说,自由作为现代伦理原则,现代规范秩序的基础,这一点显然得到了越来越强的支持和认同,因而只有这一基础,才能支撑起现代的整个法治秩序,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如果说有什么是世界精神的话,那么只有基于自由权利之实现的正义,才是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都坚守的精神,这是不可能动摇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国家的主权原则,国家和个人一样,具有被平等承认的主体性,这一点依然也是现代世界坚持的原则,因而,国家与国家之间如何在全球化时代以相互承认的主体性而谋求在世界格局中的主体地位,从而维护在国际法基础上的平等主权地位,而不是在谋求以武力和军事,尤其是以毁灭人类和世界的核武器为基础的霸权地位,这是现代理性精神的核心。因此,黑格尔式的正义论正如霍耐特等人极力推荐的那样,不应该处在当今世界主流的正义论之外,相反应该得到重视。

  现代性的规范秩序正在瓦解,但也在冲突中进行重构。所有的冲突实际上也正是“重构”着的各种力量的冲突。黑格尔研究的意图正在于让人明白这一点,从而对新的世界秩序的重构原则有意识地作出反思和奠基。

 

 

  中国社会科学网:在中国,黑格尔的研究已经经历了几代人,本次系列讲座关注的理论前沿问题有哪些?有何特点?

  邓安庆:黑格尔自从1930年代开始传入我国之后,一直是我们哲学思想中非常重要的思想资源,某种程度上说,它已经深入地融入到现代中国的精神之中,不仅内化到我们的语言之中,而且内化到我们的精神之中,使得连我们邀请来讲学的德国教授也时常感叹,黑格尔哲学在中国!但我们每一个时代的黑格尔研究者承担着不同的文化使命,我们这一代和更年轻的一代学者,由于学术话语更加国际化,使得今天的黑格尔研究更加与国际同步。我们这次先行开展的这六讲,主讲人几乎都是在德国受教育获得德国哲学博士,是真正的黑格尔哲学专家,因此,这六讲内容每一讲都包含了前沿问题,如黑格尔哲学的开端与前提问题、黑格尔耶拿哲学体系演变及其方法论问题、黑格尔与法国大革命问题、霍乱流行与黑格尔之死问题、甘斯与黑格尔法哲学的世界历史命运问题、黑格尔法哲学中医治民粹主义的隐形方案问题等等,既包含了深刻的理论问题,也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因为,事关一个时代的生与死、秩序的建立与瓦解、重构与新生等问题都在这些看似以黑格尔为中心的学究性探讨中,得到了深入的讨论。这次系列讲座既得到了一些资深教授的大力支持,也让青年黑格尔专家成为了真正的主角,展示了我国黑格尔哲学研究的真正实力。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李秀伟/采访整理

关键词:黑格尔;哲学;现代世界;法哲学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王村村)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