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二十题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2022-07-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中华民族成为牢不可破的命运共同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光明前景。

 

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征程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先民们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共同开辟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共同书写了我们灿烂辉煌的历史,共同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化。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共御外侮,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贯长虹的伟大史诗。特别是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共同伟大斗争中,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并肩作战、前仆后继,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真正觉醒,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获得解放的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中华民族从“醒过来”到“站起来”,从自觉走向自立、自信、自强。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行了不懈探索,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以及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下,通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使各民族携手走向社会主义社会。全国各族人民以“四个现代化”为目标,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间奇迹。在此进程中,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交融,“八千湘女上天山”“三千孤儿入内蒙”等感人案例不胜枚举,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巩固发展。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使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获得了充沛动力与广阔空间,开辟了历史新时期我国各民族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有目共睹,我国经济总量从2010年起跃居世界第二,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成为凝聚力更强、认同度更高的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不断深化中国式现代化内涵,持续拓展现代化实现路径,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共同奋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飞跃。通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使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空前迸发,凝聚起实现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织密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纽带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国有14亿人口,其中少数民族就有1亿多。针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相对落后的状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国家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情况下,为民族地区发展专门出台许多优惠政策,扶持民族地区建立现代工业体系,保障和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推动民族地区改变封闭落后的历史面貌。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等重大决策,加快发展民族地区各项事业,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强,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对外开放逐步扩大,经济社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摆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赢得全面胜利,3121万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直过民族”实现第二次历史跨越,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民族自治地方42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国56个民族共同实现全面小康,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必然要求。通过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建设,推动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民族地区日益融入新发展格局,各族群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产生活,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能力不断提高。在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伴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经济纽带越织越密,越来越紧。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相互借鉴,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加深,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日益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构筑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中一对重要的辩证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进步可以促进精神提升,精神提升可以进一步转化为物质力量。因此,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促进,将更好地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取得成功。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经济发展并不自然而然带来民族团结,并不自然而然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果仅仅重视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忽视国家认同建构工作,就会导致不恰当地强调特殊性和差异性,形成狭隘乃至极端的民族意识。世界各国历史有不少前车之鉴。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关键就在于中华民族有着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我国各民族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纽带。在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继承和发展各族人民在漫长历史中共同培育的伟大精神,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基层活动,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中华文明礼仪、中华传统技艺教育,成效明显。

  通过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对各族群众的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进行引导,不断提升民族地区社会文明程度,通过大力传播现代化理念和行为方式,不断促进各族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与时俱进、发展进步,共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强调物质文明的积累,更强调精神文明的升华。在沿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奋勇前行的过程中,各族人民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使中华民族日益走向包容性更广、凝聚力更强、统一性更高的命运共同体。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西部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衔接机制研究”(21JZD02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全面小康研究院研究员)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富裕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毕雁 实习编辑:余金金)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