癞蛤蟆为何怕过端午节

2023-06-27 来源:“史志北京”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这是老北京一句俗语,让人深感奇怪:癞蛤蟆与端午节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这与端午节节俗有关。

  端午节始于南方,南方在阴历5月时正赶上梅雨季节,气候湿冷,百病易生,所以人们称此月为“恶月”,需要通过祛疫、体育锻炼、补充有营养的食物等加以抵抗,因此有了吃粽子、佩香囊、赛龙舟、喝雄黄酒等习俗。

  值得注意的是,端午本名五月节,唐代才定名为端午,之所以选择这一天,因为古人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都是节日,比较便于记忆,在普通人家连日历都没有的时代,通过观测月相就能大概定下节庆的日子。所以端午节未必源于南方,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有28个少数民族过端午节,其中很多是北方民族。

  然而,在端午节俗的传播上,南方却明显占据上风。一是南方节俗更丰富、独特、成熟,二是南方节俗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主动结合(屈原、伍子胥等),让人感觉比较亲切。所以老北京过端午也喝雄黄酒、佩香囊、吃粽子等,只是北方相对干燥,5月并非“恶月”,所以老北京的端午节带有自己的特色,往往是和想象中的“毒”对抗。

  比如门上除了插艾草之外,往往倒挂纸葫芦,据《燕京岁时记》载:“又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粘于门阑之上,以泄毒气。至初五午后,则取而弃之。”纸葫芦当然没有抗菌效果,但给人心理安慰,俨然它能将毒气全部“收”走。再如端午日不饮井水,以“避井毒”。包括吃“五毒饼”,也多祈福的成分更多。

  还有“扔灾”,就是端午节这一天,妇女们要佩戴红绒花,到正午时分把红绒花扔掉,认为这样就可以扔掉身上的晦气。此外,出嫁了的女儿要在端午节的时候回娘家探亲,所以老北京的端午节也叫“女儿节”。

  当然,老北京端午也有很多习俗与南方相关,比如吃粽子,据1937年由马芷庠先生著、张恨水审定出版的《北平旅行指南》中,配有当时的著名作家张醉丐写的《卖粽》诗:“江米包来棕叶香,大家准备过端阳。赚钱那管人辛苦,小贩街头叫卖忙。时逢初夏气清和,食品当然要揣摩。巷尾街头真热闹,推车吆喝枣儿多。”由于粽子是南方传入北方的,所以老北京粽子以甜口为主,与原产地接近,而南方粽子却有所发展,出现了咸粽,反而与北方口味不同。

  除了粽子外,南方为应对“恶月”,有端午节采药的习惯,这个习俗也传到了老北京,可老北京是城市,无处采药,所以明代每到端午,“太医院官,旗物鼓吹,赴南海子,捉蛤蟆,取蟾酥也”。这种官方举办的活动给民间产生很大影响,所以老北京有了一句俗语:“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

  本文主要内容引自《北京志·人民生活志》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