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七夕节,传习有深意

2023-08-23 来源:“史志宜昌”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七夕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天上鹊桥相会,人间拜月祈福。全国各地七夕风俗大致相同,但也有一些地方特色。七夕家家户户点荷灯,是宜昌特有的古俗。

  古时,七月七日,女眷邀约,打扫庭院,沐浴梳妆,室外铺设案几,遍撒香粉,摆设瓜果甜饼,祭拜牛郎织女二星,面对星空许愿,当月穿针引线,缝结五彩丝带,匣藏喜蛛结网,仰望银河鹊桥生成,牛郎织女相会,祈愿得以应验。七夕,是专属女子的节日。这一天,女子才是节日的主角。

  七夕节始见于两汉,发展于魏晋,兴盛于唐宋。历经数千年朝代更替、历史演变,很多七夕古俗失传了。 今天,我们一起搜索旧志古籍,重拾那些妙趣横生、寓意深刻的七夕古俗。

  曝书晒衣

  中国传统节日与农耕、时令、气候有着密切关系。七夕节是初秋的第一个节庆。古人认为,七月七日为夏秋之交,应珍惜时令物候,曝晒衣物书籍,可防霉变和虫蛀。

  七夕“曝书晒衣”习俗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史载:建章宫太液池西面,有汉武帝晒衣阁,“常至七月七日宫女出,登楼曝衣”。

  东汉时,崔宴《四民月令》记载“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

  宋朝仪制,把七月七日命为“晒书节”。宋代由官府主办的晒书会,更是一场风雅至极的文化盛宴。

  人们都竞相晒书晒衣,如果无书可晒、无衣可晒,该有多尴尬! 

  祭拜乞巧

  祭拜乞巧,是七夕节的重头戏。

  汉时七夕节,崔宴《四民月令》中记载了当时的情景:七月七日,曝经书,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祈请于河鼓、织女。

  女子们把新鲜时令的瓜果献给织女,在夜晚祭拜牛郎织女二星,并向织女祈愿得巧,祈愿心灵手巧。

  瓜果在中国民俗文化中具有繁殖寓意。女子向织女供奉瓜果,是祈求丰收,也是祈求多子多福。

  穿针斗巧

  七夕月下穿针的习俗,始于西汉,唐朝已风靡全国。崔颖的《七夕词》向我们描绘了“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的盛况。

  女子们在月下穿针,比赛心灵手巧。线有用五彩线,针有五孔针、七孔针、九孔针。

  在月下穿针引线,需要好视力,也需要技巧。女子们趁着月光,将五色丝线快速地从针孔中贯穿而过,看谁穿得快,穿的针多。在古代,女子炫的是“针”功夫。女红,会为年轻女子赢得好姻缘。

  投针卜巧

  明清时期,兴起七夕节投针卜巧习俗。

  明朝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记载:七月七日,民间有女家各以碗水曝日下,令女自投小针泛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槌,因以卜女之巧。

  前一天取一容器盛水,经通宵夜露和次日曝晒,待用。女子取缝衣针,轻轻置放水面,使针浮在水面不下沉。通过观察针在水底的倒影,看是否得巧。水底下的针影,若是笔直的一条线,就是得巧失败。若是针影呈现各种形状,或弯曲,或一头粗一头细,或现花鸟云兽之影,便是得巧成功。观针影的前提是铁针不下沉,门槛还是蛮高的。

  喜蛛应巧

  南北朝时的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有“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的记载。

  在七夕节,女子向织女乞求心灵手巧,寓意吉祥的喜蛛会用蛛网告诉她们答案,回应她们的愿望。各家女子在庭院摆放瓜果,焚香供奉,若有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即可判断此家女子得天照应,求得灵巧。

  宋朝的喜蛛应巧习俗,是晩上在盒子里放入小蜘蛛,第二天查看蜘蛛在盒中结出的丝网形态,以此判断是否得巧。若蛛网圆正,则预兆得巧。这正对应了“喜结良缘”的祈愿。

  守夜观星

  牛郎织女的传说,源于古人对星象的观察与天人感应的想像。

  宋朝《太平御览》记载,早在西汉就有七夕观织女星的习俗。西晋周处《风土记》记载:七月七日,......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有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

  在凉爽的夜晚,守夜观星是七夕的一大乐事。每年七夕这一天,只要天气晴好,晚上八九点,织女星会出现在我们头顶正上方,当我们面朝东方时,位于织女星右下方那颗明亮的星星,就是牛郎星。守夜观星,就是等待天上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全家团聚的美好时刻。据民间传说,七月七日,世上所有喜鹊都要飞到天上,用身体在银河上搭起一座鹊桥,让织女和带着一双儿女的牛郎在桥上相会。隔河相望,苦苦等待一年,终得这全家团聚的一刻。家庭团聚,合和之美,是神仙都羡慕的生活。

  夜点荷灯

  清代乾隆二十五年《东湖县志》记载:“七月七夕,取荷叶插蒲烛,灌以油,立高竿竖门前,名曰荷灯。故老传言,秦白起欲烧夷陵,望火而止,因沿至今。”

  在宜昌,七夕古俗中家家点荷灯的习俗,与众不同。

  清代林有彬在《七夕灯词》中记录了此情景:“彝陵七夕灯满城,高竿插户荷叶明。荷花瓣瓣灯光碧,前衢后肆唱歌声。儿童角抵呼伧伫,灯荧荧,却秦兵。君不见秦白起,烧城开疆空尔尔。杜邮封剑武安死,彝陵之灯千万纪。”

  相传,此习俗源自秦将白起进攻夷陵(宜昌)、楚人家家举火以拒秦军的历史典故。

  公元前278年,秦国的大将白起率兵伐楚,攻占楚国国都郢后,火烧夷陵,焚毁楚国宗庙。屈原闻讯后悲愤不已,投汨罗江以殉国。

  夷陵城的楚国人曾家家门前举火,希望能吓阻秦军,但没能阻拦白起的虎狼之师。夷陵城楚人在七月七夕家家户户点荷灯,来纪念楚国国难日。这种习俗尽管现已失传,但是家国情怀这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得以赓续。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