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之《越绝书》观后感

2023-03-06 来源:“方志中国”微信公众号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2023年2月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第五期《越绝书》播出,用地方志这一全新方式,开启这部内容扣人心弦却充满谜团的“奇书”“绝书”,让古今相通的智慧与热血在我们心中久久回荡。对于地方志编纂工作,也有了一些思考。

  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站稳政治立场

  地方志是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借助志书可以传史鉴今,资政辅治。习近平同志指出,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编写好地方史志也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因此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好地方志的编纂、宣传,提高地方志服务改革发展的能力,确保当地历史文化代代相继、血脉相随,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智力支持。

  地方志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有机组成,要增强为国存史、为党立言、为民修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进一步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要进一步做好地方志的编纂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地方志编纂相关规定,不断提高编纂质量,加强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政”的功能。

  二、要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地方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记载了前人创造的文明成果,正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爱国爱乡情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要善于深度挖掘,写好方志故事和人物

  志书坚持生不立传,但不等于生人不能入志。对于那些有重大影响、有突出贡献的在世人物,志书可以采取以事系人的方式,把在世人物的主要事迹放入各项事业发展之中记述,增强政治部类、经济部类、文化部类、社会部类等内容的生动性与可读性,彰显当代人物的时代风貌。

  四、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地方志编纂专业性强,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能力强、作风正的要求,大力培养、造就和凝聚高素质、专业型、复合型的地方志工作骨干人才;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进行地方志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注重对社会各界编史修志人才的挖掘、引导和利用,充分发挥社会修志力量的作用;抓好业务培训,打造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这是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来源:江门市蓬江区教育局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常畅)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