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艺术理论新思维

2023-10-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大会主旨发言第一单元 

  主持人:周飞(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评议人:张伟(鲁迅美术学院 人文学院教授)

  1.《双一流、学科评估、学科目录和艺术学学科建设》 

  “双一流”建设指的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它的定性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标准是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有机融合。它是一个全新的计划,在“985”“211”基础上,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在新历史潮流下推向前进。“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的确定,其重要依据是教育部定期举行的学科评估。学科评估承担着引导和规范各个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作用,是国家行政部门依据学术分类和教学科目设置的学科专业目录,颁布的规范性评价纲领。可以说,双一流、学科评估、学科目录与艺术学学科建设的关系极为密切。20229,教育部颁布第五版学科目录,相比前一版,艺术学学科融入了各门类艺术的史、论、评,学科内容有了重大调整。由此,艺术学学科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这提醒我们必须认真落实新版学科目录,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我们相信,只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艺术学学科定会有跨越式的发展。

 

  2.《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中国艺术学理论体系建设 ——“两个结合”的重要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显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不但是指引我们走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途径,同样也是指引我们建构中国艺术学理论体系的必由之路。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艺术学理论体系,首先,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中国现当代文艺实践相结合;其次,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最后,要学习与借鉴世界各国优秀的美学与艺术理论。由此,才能真正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建构中国艺术学理论体系。总之,建构新时代中国艺术学理论体系,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我们当代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3.《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中美学与艺术的一种探索——“生生美学”的提出与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题,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生美学”就是中国的美学工作者对于这一重要论题作出的一种积极的文化响应。“生生美学”一方面是贯彻和回应党中央提出的“文化自信”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这为“生生美学”奠定了其自有的价值意义。另一方面则充分体现了新文化建设中“第二个结合”的强大力量,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总之,“生生美学”作为一个正在建设中的美学形态,它的持续发展和推进需要更多同仁的支持、交流和参与。 

 

  4.《艺术传播学的建构历史》 

  艺术传播学是艺术学与传播学相交叉的学科,既属于艺术学的范畴,又属于传播学的范畴。它一方面针对艺术传播现象研究艺术传播行为自身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另一方面针对艺术传播现象研究艺术的基本特征和规律。虽然艺术传播现象自艺术发端之初即已开始,但艺术传播学则是较为晚近的学科。20世纪80年代,受欧美传播学、符号学等新兴学科以及传媒业对艺术领域的影响,中国学者开始尝试建构艺术传播学,之后经历了高潮期和深化期。其突出表现是,一方面体现在针对艺术传播学研究对象的讨论、研究方法的丰富、研究内容的充实;另一方面体现在诸多院校把学科建构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开始培养艺术传播学的专门人才上。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中国学者自觉建构的艺术传播学取得了初步成就,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从艺术传播实践出发而获得的原创性理论成就仍不足,各艺术门类的传播学的建构仍然不够平衡。但随着国家层面、高校层面、学者层面的共同努力,相信会将艺术传播学推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5. 《思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艺术学理论建设》 

  伴随着历史实践和文明变迁的不断深化和拓宽,厚植于中华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艺术在多个领域和层面彼此相互认同和激励,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艺术。在此语境中,需将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理论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词之中去理解和把握。可以说,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理论是在中国自身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染下的艺术总结,是选择、接受和吸纳西方艺术理论的理性部分,而结合在一起所映射的博大宽容的独特体系的存在。它不是全盘吸收外来理论的艺术学理论,而是新的思想观念和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传统话语体系的新阐释、新结构和新联缀。 

 

  6.《亟待重铸能量的中国艺术之学》 

  中国艺术学有着格物致知的创学科理念、多元融通的一体化格局和高屋建瓴的中国式架构。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它经历了破壳诞生、繁盛发展到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当然,知识体系残缺导致动力不足,认知观念散乱导致自废武功,缺乏群体动力导致进退维谷,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和总结修正。重铸学科能量之期则要求我们卧薪尝胆,“学说中国话”是第一要务,拓展学识面是重中之重,完成学科“三大体系”建构是终极目标。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住几代创业者学人群体打下的江山,要把西方模式的诸多单一学科和交叉学科,融入艺术史、艺术理论两个具有中华民族多元融通理念的综合性学科之中,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学不可能在西方语境中找到共同点和参照系。 

 

  7.《“三大体系”建设是扎牢中国艺术学研究的坚实基础》 

  “三大体系”建设是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与研究在当代的新目标和新要求。要想建构有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形成自己的理论优势,势必要增强学科自信、学术自信、话语自信。基于此,对于艺术学研究来说,第一,要坚持理论的引领聚魂,完善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的契合度;第二,要奋力激发理论创生力的作用,这是艺术学作为引领文化创新的重要推动力;第三,要加强艺术学科的推广普及工作,这是践行“三大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第四,加强艺术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将“论道求索,互动求知,突破创新”的主题与系统化知识真正联动起来。总之,我们需要进一步凸显理论自身的主体性、原创性和时效性,不断彰显艺术学研究的引导力、说服力和感召力,长足地促进中国当代艺术学研究的快速发展,更让文史哲成为向未来发展的底蕴和自信。 

 

  8.《何以耳朵能制造“抽象”》 

  人类在感知形象——具象与抽象的本能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材料和技艺,创造艺术的形象——具象与抽象,进行叙事交流和表达情感意志。抽象艺术就是人类用抽象而非具象的观念和方式创造的精神世界。声音能够先于视觉走向“抽象”的几个生理/文化的基本条件:声波接受上的无形无象的“虚象”,声波振动上的高低长短的“有序”,声波流动上的无能指性的“意义”,是人类能够创造“抽象”音乐的可能性。人的视听生理原理的限制与改造,决定了人对艺术抽象的全部认知。振动声波即为时间而成为拟象;振动声波扭曲时间而成为曲象;振动声波超越时间而成为超象。拟象、曲象和超象,成为音乐艺术三类抽象的基本形象——三类延展的时间运动。人类对抽象的追寻与创造,不是为了再现空间的存在,而是为了追寻时间的绵延。音乐是随时间组织起来的声音,听觉的生理哲学是构建在时间这一人类独特的维度上的。由抽象意识到艺术创造的抽象,揭示了人在某一个方面,已经突破了肉身的限制而奔向抽象的时间自由。与西方人不同,西方的观念将视觉推崇为人类的五种感官之首,但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将听觉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融合,一直是中国艺术的主流。我们的结论是:语言(言语和文字)是抽象之母,人类的言语要早于文字的发明;时间的概念是人的创造;声波的传播与接受,在社会性上决定了其时间的维度与逻辑;抽象之门就是时间之门;人类视觉艺术的抽象也一定是在时间维度上对生理性与社会性的追寻与突破。 

  大会主旨发言第二单元  

  主持人:张兰芳(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副秘书长)

  评议人:梁玖(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1.《艺术学“学科正当性”的三种证明方式及其方法论反思》 

  近年来,艺术学界对艺术学学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质疑和争议,但归结起来可以概括为:关于艺术学“学科正当性”的争辩。大致上看,以往关于艺术学“正当性”的主要证明方式有三种:一是,以理性逻辑为学理依据的“学科逻辑主义”确证方式;二是,以知识权力为功利诉求的“学科功利主义”确证方式;三是,以人文精神为价值诉求的“学科人文主义”确证方式。显然,这三种确证方式都有其自身存在的“合理合法性”,但同时也呈现出各自的缺欠与不足,因而有待于我们从哲学方法论维度反思批判艺术学学科建制的现代性问题,为探寻艺术学学科建设发展的崭新路径,提供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意义上的思想资源与学理支撑。 

 

  2.《中国现代之美术史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中国是美术史的大国,其中以中国古代绘画史、书法史尤为发达。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社会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美术史也实现了现代转型,逐步建立起中国现代之美术史的学科体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进入新阶段,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形成了开放性和国际性、综合性和体系性、现代性与实践性的特征。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成就,对于建立当代形态和民族特色的中国美术史学,丰富中国艺术史的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3.《论经典文艺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典文艺形象”的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广阔的理论延伸空间。超越于以往文学叙事中的“典型形象”或“典型人物”,“经典文艺形象”在更高的层面上将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经典之作加以整合。由此,“经典文艺形象”是综合性的艺术创造的产物,它们内在地抒写着一个时代人民的真情实感,并以独特的艺术处理方式,创造出无法复制的人物形象、桥段、画面或旋律等。它经过一个时代的最为广大的接受者的认可,因此可以给人以强烈而绵长的审美享受。总之,“经典文艺形象”观念的提出,旨在鼓舞当代中国广大文艺工作者自信自强、奋发有为,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经典文艺形象。 

 

  4.《艺术知识生产四题》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百年,我们见过的艺术理论文本的数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相关从业者的数量之多同样堪称世界之最,但我们又对世界的艺术理论建设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如果说这份贡献是不丰厚的,那就需要反思:我们在学术思维方面的哪些倾向性导致了这种现状。不然,又该如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理论“三大体系”?过去的一百年,我们在研究中倾向于证实主义而非证伪主义,倾向于精英主义而非平民主义,倾向于做“烦的学问”而非“难的学问”,倾向于从理论文本推演理论而非从创作文本提取理论。当然证实主义等“前者”并非没有价值和必要性,但更有价值和必要性是证伪主义等“后者”。如果不改变如此倾向性及某些相关学术体制,那么再给我们一百年,我们又能如何? 

 

  5.《走向艺术理论建构的“第五维”——“艺术传播学”学科体系建设刍议》 

  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的艺术传播学,具有跨艺术学与传播学的交叉学科性质,是继艺术的本体论、创作论、接受论以及艺术发生发展论之后“第五维度”上的理论探索。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注重从信息论的视野中重新审视人类的艺术行为,注重考察艺术史上的媒介变迁,特别是关注新媒介技术对于当下艺术形态及生态的深刻影响,成为构建艺术传播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的学术动因和知识场域,也是艺术传播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立场和重要内容。 

 

  6.《中国艺术理论的“中国性”与“现代性”》 

  近代以来,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一直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挑战,而民族自立自强,文化自信成为与日俱增的发展理念。对于我们来说,建构独具“中国性”和“现代性”的中国艺术理论是艺术学科发展的根本任务。这里所言“中国性”是指中国艺术理论的根本属性,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现代性”就是指现代以来中国艺术理论发展的方向、变化的性质和程度,与“中国性”相对。“中国性”根本上是由语言和文字决定的,那么建筑在汉字基础上的书法艺术就成了中国艺术中一个悠久独特的门类,成为我们探讨艺术理论“中国性”和“现代性”的独特路径。 

  大会主旨发言第三单元 

  主持人:马云华(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编审、《民族艺术研究》执行主编)

  评议人:宋伟(上海交通大学 人文艺术研究院教授)

  1.《人机交互与辅助生成: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理论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基于大规模AI生成的艺术表现出鲜明的人工交互和辅助生成的特点。人机交互经历了从人机的计算机辅助交互阶段到人机的AI辅助交互阶段的转变。在AI生成艺术中,“理念—提示”与“感性—生成”是理解AI艺术潜能的准确描述。同时,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塑造。与传统的文学艺术四要素构成文艺活动相比,AI生成艺术正在改变传统文艺活动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首先,“人”不再是“作者/读者”的二分,而出现了“用户—创作者”、“用户—受众”和“智能体”的主体分化与断裂;其次,“机”也不再是作为材料的器具,更表现出作为装置的机器,甚至是作为“自动系统装置”的智能体;“作品”也出现了“受用户—创作者提示的预训练生成性作品”的新类型。 

 

  2.《“元宇宙”的双面性:从一个含义不明的概念到成为革新和“去界面”的突破口》 

  “元宇宙”自开始出现就是一个既含义不明又令人瞩目的概念。对于它的读解同样莫衷一是。但“元宇宙”的出现,并被转化为一种商业模式后,引发了诸多争议,并再一次对“何为电影”,“何为艺术”提出了挑战。影像的变化当然会带动数字化的革新,也直接推动更靠近游戏且带有“幻”色彩一类的电影的发展,同时也促使动画片不断出现技术层面的突破。影像的求变将会更适应与“虚拟”画面的连接,进而可能促使与“智能机器人”同进化。然而,“去界面化”是一柄双刃剑,它不仅会极大地冲击以往对经典现实主义的理解,也极易激化新一轮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矛盾。 

 

  3.《数字技术助力演艺活动及其审美价值的提升》 

  数字技术的助力促发演艺活动各个环节发生深刻的变化。它不仅改变了传统舞台艺术的生产方式与创新机制,同时也带来了演艺表现的审美特征、效果呈现的提升。其审美特征的演变主要表现在即链接通道的多模态延伸、虚实空间的多场景升维、身体在场的多重化表征三个维度。当代演艺活动运用数字技术实施了多样性探索,突出体现在扩展现实技术、激活舞台沉浸式体验,以网络及运算技术优化舞台演艺数字设备,以3D仿真技术唤醒舞台多维动态图像等方面。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演艺活动审美特征的嬗变对舞台审美效应的凸显具有积极意义,包括奇幻景观的视觉再造、跨越时空的镜像聚合、虚实相生的意境展拓等。数字技术在表演艺术的融合中发挥了积极能量,通过多维度融合,以及渗透与互化中的碰撞及磨合,在互适、互惠、互动中获得了审美价值的提升。 

 

  4.《人工智能时代的生态危机及其艺术疗救》 

  在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和以石墨烯、基因编程、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为突破口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一方面极大推动了人类的高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另一方面层出不穷、难以根治的全球性危机也随之兴起。这种危机,既包括自然生态危机,也包括社会生态危机,更包括精神生态危机。追根溯源不难发现,造成这一切危机的根源正是大数据算法。在今天的历史背景下,我们提出,要从三重生态学视角来拯救时代危机:其一,以精神生态学的建构为支点,通过艺术实践的“情动”,培养具有特异性人格和生态意识的人,可达成公民的自觉生态行为和全民生态保护行动;其二,以具有生态意识的个体培养为先导,可促动整个社会的绿色生产方式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形成,从而使社会生态得以达成,形成社会和谐;其三,精神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完成,可以反作用于自然生态的保护,促进生态健康。 

  大会主旨发言第四单元 

  主持人:黄怡鹏(《民族艺术》副主编、研究员)

  评议人:田川流(山东艺术学院 艺术管理学院教授)

  1.《基于具体工作的操作,谈艺术学学科建设》 

  新版学科目录对艺术学学科的重大调整,使得各高校在艺术学学科建设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学术型的“艺术学”将有三种形态同时存在,即2023年入学的学生在原艺术学门类下的五个一级学科继续学习;2024年招生简章体现的新“艺术学”一级学科及各高校自行设立的二级方向招生(2024年入学);新近制订,有待最后批准的“艺术学”一级学科二级方向名称的出现(2024年招生简章将体现,2025年入学的学生)。各高校如何与新的二级方向接轨,避免出现抵牾情况,这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其二,学科方面对学生的管理是一级学科统一管理还是分二级方向管理,高校招生入学考试是一级学科统一出卷还是分二级方向出卷等众多新问题也是学校和学科需要面对的问题(包括分数线的划定),须给予合理解决。但是,无论是统一管理,还是分二级方向管理,艺术学一级学科相对统一的培养方案、基本的课程设置仍是必不可少的。以上诸多问题有待各高校通过实践加以完善,并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实现平稳转型。 

 

  2.《论艺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价值》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以人的进步和发展为标志的,没有人的进步和发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在推动“人的现代化”进程中,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这种价值具体体现在实现自由的价值、超越现实的价值、生命创造的价值和批判精神的价值。 

 

  3.《“艺术学理论”向何处去?》 

  20229,新版学科目录对艺术学学科的重大调整,并不意味着“艺术学理论”的彻底取消,或退出历史舞台。新版学科目录中的“艺术学”仍然要以原有的艺术学理论作为基础甚至是核心。实际上,作为一个具体学科名称的“艺术学理论”,如果以德国艺术学家德索提出的“一般艺术学”来命名这个与其他几种特殊艺术种类相对而称、相比较而存在的学科更为恰当。“一般艺术学”与“特殊艺术学”这样一种学科结构,根源于对艺术进行学术研究的内在的、必然的要求。这样,基于内在的本体存在关系、学理逻辑结构的学科内涵,不会因学科目录的偶然的、任性的一两次调整而不复存在、而被取消。对于艺术的综合的、整体的、超越具体学科的一般共性与规律的研究将一直存在,且大有可为。 

 

  4.《为中国式现代化开启绘画先声——傅抱石绘画实践“两创”的时代意义》 

  傅抱石绘画美学风格的形成有其独特的文化渊源,不仅铸就了独特的艺术程式和绘画笔墨语言,而且作出了无法替代的历史贡献。傅抱石的绘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创新创造新的绘画形式语言实现了从“传移模写”“临摹画谱”到突破传统模式、创造个人绘画语言的重大转变,开创了崭新的绘画艺术程式。傅抱石用现实主义风格表达新思想,表现新时代,引绘画技法之变,领时代风气之先。傅抱石创新的绘画语言和崭新的美学风格,改变了延续两千多年的绘画艺术程式和语言美学风范,开启了中国传统绘画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先声。

 

  5.《中国现代化视域中艺术理论创新的实践向度探究》 

  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不能停留在一般性通常的工具性、手段性的地位上,而是要充分把握其所蕴含的形而上的价值追求和现实关怀。说到底,“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本体论概念。究其实质,“中国式现代化”当然是中国特色、中国样式、中国形态的现代化,但它并非游离于世界现代化的主流之外,而是伴随崛起的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并推动世界现代化进入新阶段,它是世界现代化进程深入发展的历史新图景。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建构需立足中国实践和中国经验的理论提升,其中文艺(审美)现代性的地位和作用凸显。当下,对中国文艺(审美)现代性的研究需强化面向实践的理论创新。 

 

  (主办方供稿,山东大学艺术学院  谷新春、李雨昊、袁文军、李成蹊、李璐佳、王舒蕊)

统筹/编辑:胡子轩

设计:张赛

质检:禹瑞丽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胡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