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学与美学论坛第四十一期聚焦“人机共生时代的艺术与审美”

2024-04-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胡子轩)4月20日,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编辑部举办“当代艺术学与美学论坛”第四十一期,以“人机共生时代的艺术与审美”为主题,邀请艺术美学、技术哲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交流对话。

  论坛召集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主编、研究员孙晓霞谈到,随着当下智能设备的普及与AI技术的兴起,“人-机”关系已经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共生”时代。“人机共生”是一个时代性的重要话题,也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选择题。在人机共存、共生的时代,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变得扑朔迷离。对于人类的艺术活动来说,机器与人的关系从“依附”走向“共生”,所带来的究竟是审美的超越,还是审美的消逝?希望与会专家学者用他们的思想为我们解惑,打开未来世界思想之门。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姜宇辉从AI技术的角度入手,带来题为《人机共生时代重新思考生命的本质和意义》的精彩分享。姜宇辉围绕“机器”的概念,重新考虑AI时代主体性诞生的可能性。他认为,在机器诞生之前,人的生命通过生物演化,但是有了技术之后,各种机器生命可以拓展到更为开放的境界。在AI时代,机器本身就是主体,我们通过思考否定性机器,能够理解未来主体是什么样的形态。我们不是把人作为的主体仅仅当成机器的fact或者效用,相反我们从AI身上看到了我们未来能够成为的样子、应该成为的样子、可能成为的样子。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蓝江以《人机共生时代的哲学反思》为题,围绕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识展开探讨。人类经过漫长的生物演化史,才到今天具有自我意识的阶段,而人工智能会有一种程序性的反应,却没有真正的意识。一般机器会对命令做出反应,但不是神经性反应,而是一种数码程序性的反应,是一个算法反应。在蓝江看来,碳基生命和硅基生命如何在机体学意义上完成共生,电子生命不能独立于生物生命,反之亦然。

  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教授董树宝以《人机共生时代的沉浸式审美研究》为题,着重讨论了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问题。首先,从审美主体而言,人工智能是否能够产生审美与意识;其次,从审美对象而言,AI艺术是否具有艺术的灵韵;再次,从虚实交融的角度来谈深度沉浸式审美的可能;最后,生成AI背景下如何进行审美和自我塑造。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高畅的发言题目是《节奏的追问:“身体-工具”的节奏记忆》。她首先分享了“节奏的”概念,节奏是一个兼具原始性和当代性的概念,在人机共生这样一个技术视角下,节奏变得越来越重要。接着,对节奏进行追溯,并引经据典地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一是作为持存物的当下节奏,二是成为持存物之前的节奏,三是节奏记忆的两种形态。

  主讲环节之后,现场还进行了提问互动,学术气氛浓烈。

  本次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编辑部赵东川、秦兴华主持。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