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多模态叙事策略探讨

2024-04-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在新时代的宏大背景下,我国基层社会矛盾呈现日益复杂态势,社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亟待深化。探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多模态话语叙事策略,旨在立体呈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实践价值,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示范作用与实际效果。

  深入挖掘叙事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这为深入解读和传播“枫桥经验”提供了基本遵循。在这一框架下,我们进一步探究“枫桥经验”的丰富内涵与实践精华,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结合自治、法治与德治的力量,倡导调解为主的多元化解纷争方式,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在叙事内容的设计上,我们需深入挖掘“枫桥经验”的历史起源、发展历程及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精彩实践,通过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和生动故事,全景式展示其创新实践及其取得的显著成就,以期更加准确地塑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文化形象,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和公众认同度。

  精准定位叙事受众

  为确保叙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需深入剖析目标受众的社会职能、认知特性和信息需求。政府工作人员、基层实务工作者以及社区居民构成了“枫桥经验”叙事的核心受众群体,他们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均肩负重任。面对政府工作人员,我们从政策与战略视角出发,阐释“枫桥经验”在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引领意义,以及其在政策制定与执行环节体现出的实践智慧。针对基层实务工作者,我们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南、调解技术和工作策略,以实战性、贴近生活的方式帮助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高效运用“枫桥经验”,从而提升基层治理效率和质量,激活社会治理的基层力量。对于社区居民,则通过讲述发生在身边的鲜活故事,运用平易近人的语言,揭示“枫桥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社区和谐稳定中的实效,以增强居民对“枫桥经验”的归属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

  匠心打造叙事结构

  在构建“枫桥经验”的叙事过程中,我们注重艺术化表达,以增强其感染力与说服力,使抽象的理念和实践得以通俗易懂地传达。首先,叙事框架应紧抓“枫桥经验”的四大核心要素:“以人为本、法治为本、调解先行、多元参与”。这意味着在叙事中既要展现其丰硕的实践硕果,也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人文关怀和法治精神。比如,通过具体案例解析,展示如何将法律刚性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其次,叙事应具有逻辑性和层次感,可以采取问题揭示、对策提出、效果验证和未来展望的递进结构,使公众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枫桥经验”的核心价值。再者,叙事还应重视情感引导与细节描绘,通过分享基层人员和社区民众的真实故事,唤起公众的情感共鸣,进而加大对“枫桥经验”的关注和支持。最后,叙事框架务必与时代背景和政策导向紧密结合,强调在新时代下“枫桥经验”对于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作用,以及如何与国家法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融合,这种叙事方式不仅能提升“枫桥经验”的理论地位,更能推动其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有序创新叙事手法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诸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以及数据可视化等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叙事工具。借助这些技术,叙事的互动性和参与度得以提升,同时也使得公众能更直观地理解和感受“枫桥经验”的实际应用场景。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搭建模拟调解场景,公众可亲身体验调解流程,深刻领会“枫桥经验”在解决社会矛盾中的功能与价值。而数据可视化则可通过图表和图像形式,清晰展现“枫桥经验”实施前后的社会治安状况改善以及矛盾纠纷解决的成效,使复杂的统计信息变得更加通俗易懂。此外,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和在线论坛等互动叙事平台,可以激励公众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观点,形成有效的双向交流,不仅增强公众的参与感,也积极推动其实践的不断迭代和完善。

  适时评估叙事效果

  衡量叙事策略对增强公众参与和提升治理效能的实际影响,需要对社会基础治理满意度等相关评估数据及典型案例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选取的成功案例不仅是各地学习借鉴的样板,更是对“枫桥经验”有效性和普适性的有力印证。然而,保持“枫桥经验”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和优化叙事策略,确保其与社会发展步伐同频共振。唯有如此,“枫桥经验”方能在社会基层治理舞台上持续发挥引领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支持。

  强化政策叙事关联

  在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将“枫桥经验”与现行政策导向紧密衔接,是提升其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我们需深入探索“枫桥经验”的政策内涵,找寻其与国家和地方政策的一致性和协同点,以此强化政策之间内在的关联性和互补性。通过生动活泼的叙事手法和真实的实践经验,将“枫桥经验”无缝融入政策宣传之中,有助于增强政策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使之更贴近实际情况、反映民众意愿,从而有效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的实践中来。

  (任丽莉,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副教授;沈真波,绍兴文理学院艺术学院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