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兰:数字新闻业中的人机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明新讲坛”开讲

2022-06-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明新讲坛”首期开讲。此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兰主讲“数字新闻业中的人机关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搭建“明新讲坛”这个平台,让大家就新闻传播学科值得关注的、对社会和学科发展有重大意义的问题进行深度探讨,推进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三大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新闻史学界泰斗方汉奇先生通过短片向“明新讲坛”送上祝福。方汉奇先生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组织此次论坛,集中全国乃至世界的专家学者,就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交流,能够对疫情期间新闻传播教学研究的发展起到良好推动作用。

  讲座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包括基础结构层面机器因素与人的因素的互动、新闻生产中机器思维与人的思维的共同作用、新闻价值的评价与赋予机制中的人机共动、人-机一体的用户及权力关系下的机器与人。

  在简单梳理数字新闻业的概念及其中多元主体后,彭兰首先分析了基础结构层面机器因素与人的因素的互动。机器推动了传播网络基础结构变迁与权力中心运动,从前web时代到即将到来的智能时代,机器的发展推动着传播网络结构的变迁,也影响着传播结构中权力中心的形成和流动。当门户网站兴起之后,商业性的门户网站,特别是其中的一些佼佼者开始占据所谓的中心位置,对传统媒体的权力形成了冲击和分化。社交媒体出现后,个人性的权力中心开始显现,个体在公共信息的传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机器所扮演的角色也开始被我们关注到。

  开放性网络中的权力分化与流动,与应用者对机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直接相关。社会化媒体应用赋予了个体基本的传播权力,但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获得同等的传播权力;同等权力的设想在区块链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但其落地仍需时间;数字新闻业建立在具有连通性的基础结构上,但存在着人为的节点屏蔽、平台之间的屏障以及人群之间的区隔等“断连”因素。她指出,在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分发和信息反馈环节,机器会进一步加入整个新闻生产的全流程,并且机器和人之间的互动也会加强。未来不管是从传播方面还是从整个新闻业的结构来看,机器的权重将会进一步增加。

  随后,彭兰讲解了新闻生产中机器思维与人的思维的共同作用。机器不仅影响着数字新闻业的基础结构,也以工具或主体的方式直接参与到新闻的生产中,这不仅带来了新闻加工环节的数字化,更带来了新闻生产起点的变化,即认识世界、呈现世界的思维方式的转变。机器思维在新闻业中主要体现在存在交织的数据思维和算法思维上,数据思维把万物映射成数据,通过数据来揭示事物的状态或特质,算法能够应用在人与内容等关系的匹配与调节、批量化内容生产和媒体决策上。彭兰分析了机器与人在一些方面的思维能力偏向,比如对事物的呈现、信息的加工等等。

  彭兰认为,人与机器,不能是“你进我退”“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们既要看到机器的特长,也要看到人在机器的特长面前如何坚守自己的价值,坚守以人为本的发展取向。当机器对媒体产生冲击时,现在大家都会批评机器带来的工具理性的泛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在应用机器的时候,工具理性的泛化和人自身对技术理解不够深入透彻是相关的。未来的数字新闻业,既不能是对人的旧有思维的固守,也不能是对机器思维的盲目崇拜,我们需要打破两种思维的对立,实现两种思维的结合、互补。在对机器的应用中形成兼容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新技术理性,一方面需要把机器工具理性优势发挥出来,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更深层次,从社会、人文包括人的自由发展等角度作出价值理性的判断。

  “除了人和机器思维的差异之外,未来我们也会发现,在整个数字新闻业怎么去认识、理解新闻,怎么去评价新闻的价值,有时候也会越来越多地和机器有关。”在分析了人和机器思维差异后,彭兰探讨了新闻价值的评价与赋予机制中的人机共动。数字传播环境下,人是内容的媒介和导体。一条新闻价值的大小,并不完全由媒体或首发者预设,而是由传播网络的节点共同决定,其中包含着为数众多的个体用户节点。每个参与传播的用户节点都基于自己的需求来进行内容的选择和解读,而这是在公共性与私人性需求叠加的坐标体系下进行的。而用户的“价值赋予”之所以能被“看到”,是因为机器可以对用户阅读、分享、评论等数据进行直接的讨论,甚至根据算法形成排行榜。机器推动了用户价值赋予的权力,这种权力最后反过来对于媒体人的经验性判断形成了冲击,媒体也会越来越多地向数据体系倾斜。

  此外,机器还以推荐算法的方式进入到新闻价值的评判体系中。目前的算法主要以个体的兴趣和行为为依据进行信息推荐,如果这种惯性被算法固化为长期行为“规程”,人们将逐渐失去自主选择中的价值判断与价值赋予机会,原来由用户主动完成的多样化、流动性的意义构建,也可能最终走向单一的、静态的意义“继承”。

  彭兰从“人-机一体的用户”的角度探究了人机关系。在人-机一体的情况下,传播效果的测量可以精确到个体,并且与用户行为惯性、手机品牌、所在区域甚至精准位置等个人信息结合在一起,揭示其中的关联性,因而能使得传播效果的分析可以深入到用户背景等层面。她认为,人-机一体的用户也推动了面向个体的精准传播——“场景化”传播的深化和“自我传播”的外化。精神层面的自我传播在未来如何被外化,如何同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人际的、群体的甚至公共的传播之间产生互动,自我传播这样一个新的变量会不会加入到数字新闻的生态系统中,这些问题都值得关注。此外,人-机一体在未来还有一个发展的大趋势,就是VR和AR。在VR/AR空间中,“第一人称视角”被交还给了用户,以往由摄像、导播决定的现场变成用户自己探索的现场,对新闻现场的认知可能会变得“千人千面”,由此对所谓的新闻客观性问题产生的影响,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最后,彭兰从权力关系的视角下对机器带来的影响以及人和机器的互动进行了总结。数字新闻业的机器权力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作为基础设施的权力、作为“可供性”展示的权力、对数字新闻业基础结构的影响权力、对人的认知行为与思维的形塑权力和对社会关系与社会互动的影响权力等。不同主体在机器影响下发生着权力演变和权力互动。对于职业内容生产者,机器为非媒体背景的生产者赋权,使他们拥有了职业地参与新闻生产的可能,也可以和一些专业化的媒体进行抗衡,职业内容生产者的权力也可能出现再分配。对普通用户,如前所述,机器赋予所有用户相应的权利和权力,其中一些人获得了更大的话语权力。对于非媒体性质的机构,一方面有了自主发布信息的可能性,但这种权力可能也会变成一种负担,普通个体获得的权力也会对这些机构产生监督。对于机器的拥有者,包括平台的拥有者、算法的开发者和数据本身的掌握者等等,他们的权力被极大地放大,甚至可以进行权力的再生产。对于管理者而言,机器权力是对他们的权力的一种挑战,管理者会通过行政手段从底层结构上来干预机器权力。

  彭兰总结到,机器虽然并不能决定一切,但它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今天新闻业的基础结构、生产思维与模式、价值评价体系,也影响着新闻系统中的各类主体特别是用户,新闻业的权力格局也因为机器这一因素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从理解机器入手去理解数字新闻业,理解机器和人的关系,这是未来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据悉,“明新讲坛”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治理与舆论生态研究院推出的名家系列讲座。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明新讲坛”立足于中国新闻传播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创新,以厚重、开放为特色,以思想、品质为标准,“以明新之识,答时代之问”,旨在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针对真问题、大问题开坛设讲,用科学研究和专业思考持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供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赵明豪)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