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学派”和马克思主义的不解之缘

——评冯巍专著《作为主体的建构:纽约学派文化批评研究(1937—1952)》

2024-03-26 来源:中国艺术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作为主体的建构:纽约学派文化批评研究(1937—1952)》,冯巍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23年6月出版
  在20世纪30至50年代,围绕着美国共产党组建的约翰·里德俱乐部的纽约支部刊物《党派评论》,形成了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左翼文化批评群体,其中一些成员的批评实践一直持续到21世纪初。学者冯巍近年来持续关注着这个名为“纽约学派”的群体。在近期出版的专著《作为主体的建构:纽约学派文化批评研究(1937—1952)》中,冯巍对这一学派鼎盛时期(1937—1952)的主要思想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研究。“纽约学派”系统性进入国内视野,对我们了解美国20世纪的左翼文化思潮和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影响均有很大帮助。
  “纽约学派”的思想体系庞大而复杂,作者的研究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一是“纽约学派”与“新批评”之间的对照。“新批评”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30年代传入美国,与“纽约学派”有较大的时间重叠期。正是在与强调形式主义批评的“新批评”文论的比较之下,“纽约学派”认为文学应介入历史、看重文学与人生之间的联系、坚持社会-历史的批评方法等特点得以充分凸显。二是“纽约学派”与马克思主义之间既密切相联又错综复杂的关系。“纽约学派”自称秉持的是“文化激进主义”,在文学批评上力主马克思主义批评与现代主义文学的结合,其思想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有重合也有分野,该书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梳理。三是“纽约学派”与犹太文化、弗洛伊德主义、现代主义文学等多种文化思潮的渊源。学派成员大部分都来自犹太移民家庭,具有独特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品格,弗洛伊德主义等与心理学、文学和社会学相关的文化资源对这一学派有重要影响。四是“纽约学派”内部的一致与分野。该书援引大量英文原典,详细介绍了埃德蒙·威尔逊、莱昂内尔·特里林、威廉·菲利普斯、菲利普·拉夫、阿尔弗雷德·卡津、欧文·豪等重要成员的批评成果,他们的观点相互交错、印证或补充,共同构建了这一学派的思想体系。冯巍对以上几个维度细致而深入的研究,使得“纽约学派”的全貌得以充分展现。
  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纽约学派”的特征,书中引用了批评家马尔科姆·考利对它的一个命名——“红色象牙塔”(同时他还用“白色象牙塔”来指称同时代的“新批评”)。“红色”暗示着“纽约学派”文化批评与马克思主义的不解之缘。冯巍论述道,“纽约学派”的批评阵地《党派评论》1934年创刊之时,马克思主义思想已然传入美国并形成影响,一批对现实不满的激进主义者深感大萧条中人民生活的困苦,同时期的劳工运动也让他们看到了工人阶级力量的强大,他们在《党派评论》上撰文批判资本主义,支持苏联的无产阶级革命,为“无产阶级的文学和一个社会主义的美国”(菲利普·拉夫语)呐喊。但是,他们对苏联后来的发展情势感到失望,杂志于1936年停刊。1937年复刊后,此学派开始保持与正统马克思主义的距离,他们强调马克思主义的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淡化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政治诉求,批评无产阶级文学的宣传功用。冯巍认为, 1937年后的“纽约学派”尽管仍然认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但在实践的层面上并无政治诉求,他们退居到“象牙塔”之中著书立说,成为“文化的马克思主义者”。
  “纽约学派”在文艺批评方面颇具独特性——他们提倡把马克思主义批评与现代主义文学融合在一起。学派成员对《尤利西斯》普遍赞赏,对叶芝、艾略特、普鲁斯特、乔伊斯、卡夫卡等人的作品情有独钟。冯巍详细考察了威尔逊、卡津、欧文·豪等人的文艺批评,指出“纽约学派”对文学的评价“包含了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双重倾向”,他们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的背景中讨论现代主义文学,在赞赏现代主义形式的完美的同时,又对其虚无主义和脱离与人生的联系感到失望。与这种“融合”相联系的是,“纽约学派”在强调文学的社会-历史批判角度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文学的审美作用。威尔逊批评了当时美国无产阶级文学把文学作品当成政治的传声筒的倾向,认为文学的价值既取决于其社会意义,也来自其艺术技巧;特里林也认为文学既是人生的反映,同时也是一个符号结构。冯巍在评析了多位成员的文艺批评实践后指出,尽管“纽约学派”极为看重文学作品的美学因素,但相较而言,历史、社会和道德的因素在其批评中居于更重要的位置。“纽约学派”发表在《党派评论》上的那些博大恣肆的文章,的确揭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精致华美,但更深刻的还在于对资本主义的深刻剖析。毕竟从根本上说,“纽约学派”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批评的文化激进主义知识分子,他们即便不能被称为马克思主义者,也的确是马克思主义的同路人。
  (原文刊发于《中国艺术报》2024年3月1日8版)
 
  作者简介

  冯巍:中国文联出版社学术分社总监、编审,《艺术广角》特邀副主编。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后,北京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艺术理论与批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已出版著作3部,相关研究发表于《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理论研究》《现代传播》《艺术百家》《当代电影》《戏曲研究》等。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