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资讯

新时代中华诗词教育传播与江西诗派研究的文化意义

2024-03-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查建国 明海英 陈炼 通讯员刘慧宽)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和中华诗词学会日前在南昌联合主办“诗词教育传播与江西诗派数据库建设学术研讨会”。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国韵文学会与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词研究院、江西省社科院等机构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推动诗词教育的普及和传播、促进江西诗派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将江西诗派的诗词资源进行数字化保存和传播等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实现诗词教育和传播的高质量发展
  当代诗词教育方兴未艾,但在专业师资、课程设置、教育观念等方面仍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暨南大学教授、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赵维江认为,南昌大学中华诗词教育传播研究院的成立是当代诗词教育界的一项创举。目前大学诗词教育明显滞后于中小学,特别是师资和课程的缺位问题尤为突出。未来,研究院应以南昌大学为支点,进一步推动大学诗词教育的发展,在大学中推动诗词写作课程中心化,特别是要加强研究生诗词教育。对于诗词教材的设计,研究院同样要做深入研究,形成理论指导。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张存寿提出,诗词教育应坚持“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两个原则。中华诗词学会多年面向社会大众开设导师班、面授高研班、网络学院等多种形式的诗词课程,希望在社会上播撒诗词创作的种子。北京大学教授、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钱志熙表示,诗词教育虽然在部分大学中扎根,但影响不够,希望未来各个大学能够建立诗词教育相关的实体机构,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沿阵地。钱志熙还强调,诗词是中华文化的根脉,同时诗词也是个人的、感性的。在诗词教育过程中时,不必提过大的口号,应当能够从情感和文化上打动人心,这样的诗词教育才能够健康发展。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当代诗词的传播形式也日趋多样,传统研究和出版机构与网络自媒体并驾齐驱。中华诗词研究院副院长王锡洋认为,中华诗词研究院持续在诗词传播上多措并举。一方面多次举办“中华诗词古今演变研究学术研讨会”,另一方面每年出版《中华诗词研究》和《中华诗词发展报告》,为学界和社会提供最新诗词动态。中国书籍出版社副总编赵安民表示,图书出版界应与诗词教育界、学术界加强联系,共同推进诗词传播的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华诗词学会现当代诗词研究工作委员会的学者吕新境认为,诗词自媒体传播成效显著,如云帆诗词、鸿雪诗词、小楼听雨等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有较大影响。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增加传播力,让诗词深入到社会大众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韩倚云表示,诗词传媒经历了从竹帛到纸张再到电子存储的过程,更快的传播速度也意味着更快的淘汰速度。诗词网络平台负责人应当主动担负起去粗取精、删繁汰劣的责任,将最新、最美的诗词作品及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上海图书馆研究员祁飞表示,建立新型的诗词数据库有助于教育传播的高质量发展。目前数据库发展已经由封闭的单一结构转向走向开放多元,能够提供更丰富的链接,读者也能参与到数据库的持续建设中,为诗词传播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契机。
  诗词教育传播需要以扎实的诗词研究为基础,系统总结古代的诗词教育和传播经验,可以为当代提供有益借鉴。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胡迎建表示,江西诗派的发展史就是诗词教育传播的成功典范。其代表人物黄庭坚既是著名诗人,也是优秀的诗词教育者,提出了“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等创作方式,启发了一大批后世的诗词创作者。上海大学中华诗词创作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朱超范认为,江西人杰地灵、诗人辈出,特别是江西诗派代表着宋诗高峰,但社会上对宋诗的成就认识不够、误解很多,未来要在研究上进一步下功夫。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艮认为,宋代江西一地的文学创作和教育非常繁荣,一些在文学史上声名不显的诗人,对当地诗词教育的影响却很大,但是目前学界还未予以足够重视,此类研究有助于探讨诗词传播教育的历史规律。
  促进江西诗派的深入研究和数据库建设
  江西诗派研究起步较早,但仍有较大探索空间,相关概念需要重新审视和界定。南昌大学期刊社副社长周子翼表示,江西诗派研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热度很高,成为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重点,未来如何进一步深入值得深入探讨。周子翼认为,概念界定是首要问题,他主张适当突破地域、时代甚至文体范围。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路成文认为,从学术研究角度来讲,江西诗派概念有广义和狭义问题。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江西诗派事实上早就溢出了江西和宋代,甚至还要注意江西诗派的域外传承。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刘青海认为,江西诗派的影响是广泛的,比如以江西诗法入词,姜夔的词就明显受到江西诗派的影响。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张立荣认为,江西诗派的人员确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可以借鉴“后西崑派”的提法,引入“后江西诗派”的概念。 
  江西诗派的创作渊源和批评理论资源有待挖掘,其文化价值也需要进一步凸显。中国韵文学会会长、浙江工业大学教授肖瑞峰表示,江西诗派师法多元,以唐代为例,江西诗派不仅向杜甫、韩愈学习,还受到刘禹锡的影响。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查洪德表示,江西诗派在元代有影响,相比方回,刘埙更称得上殿军,他救江西诗派之诗,以江西文脉为荣。他在《隐居通义》中提出具有革新性的诗论,提倡用圆融圆熟的风格来补救,走诗歌创作的健康之路。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钱锡生认为,古代优秀的诗词从来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渊源有来处,江西诗派并非刻意标新立异,而且在传统的延长线上。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舜臣提到黄庭坚的箧中书中有沈佺期的集子,这也是江西诗派转益多师的例证之一。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巩本栋认为,目前对吕本中“活法”的评价有拔高之嫌,应当区别“活法说”本意与“活法说”的影响。路成文建议,江西借鉴浙江文化建设经验,后者围绕唐诗之路、宋韵文化做了一系列规划方案,江西诗派的文化价值可以通过系统性地研究、教育、传播予以凸显。 
  建设系统完备的数据库是推动江西诗派研究的重要手段。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吴怀东表示,数据库建设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利用当代数字人文技术,做好原始文献整理、研究成果整理,建成江西诗派研究数据中心,并立足于数据库推出一系列重要高端学术成果和系列学术大众化的成果。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胡传志认为,江西诗派数据库建设为研究提供很大便利,对古典诗歌或者其他问题的研究也有推动。事实上,江西诗派不限于宋代和江西,对辽金文学和其他地域亦有影响。刘青海认为,黄庭坚的集子需要进一步整理,当前版本使用不便,数据库可以加速诗集的整理。数据库也应包括江西诗派相关研究论文和专著。江西省社科院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倪爱珍介绍了所在单位近年策划出版了江西诗派研究专著相关丛书。大象出版社副总编张前进提出,江西诗派数据库建设可以分为文献数据库和资源数据库,资源数据库建设可以邀请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支持。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