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多边体系面临挑战,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在此背景下,此次全会展现的治理智慧构建了内部改革与全球影响力的有机联结,为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战略框架。这种基于优势互补、尊重各国发展道路的合作范式,正在创造南南合作的历史性机遇。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同于西方模式,其发展根基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福祉、高质量发展、科技自主与总体安全。中国共产党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牢牢把握领导权,以此确保国家稳定、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于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绿色转型与科技自立自强,旨在有效抵御外部风险冲击。
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落脚点是持续改善民生,其中涵盖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与就业等多重维度。这一发展模式将经济增长作为促进区域协调与社会公平的重要杠杆,在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有效防范社会分化。该模式有机融合了战略规划、科技创新、社会包容与政治独立,既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契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径参考,也在推动形成全球治理新范式。
“十四五”期间中国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增量突破35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约30%;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稳居全球首位,年均规模超30万亿元;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人均粮食占有量500公斤左右,远超国际安全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72亿,覆盖率由91%提升至95%以上。
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科技自立自强已成为事关发展全局的战略要务。全会要求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快速突破,并通过一系列举措深化网络空间安全综合治理。例如,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全会强调了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创新不仅是经济增长引擎,更是保持国家韧性的重要保障。在此领域,中国巩固了在5G与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实现量子计算与半导体技术重大突破,主导全球光伏与电池产业链。中国提出了一种新型发展范式,其核心在于构建一种规范有序、使命导向且与国家利益高度协同的创新体系。这一模式为全球南方国家指明了一条通往独立自主、协同合作且富有战略远见的科技发展道路。
中国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
中国强调南南合作、尊重各国自主发展的权利,并通过提出“中国方案”应对全球挑战,推动国际体系改革。中国的发展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并尤其注重加强与全球南方国家的交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模式,开展技术转移与基础设施合作以及深化文化教育交流。
中国主张摒弃隔阂,携手建立更加公平、多极与包容的全球秩序。中国将自身定位为国际体系的改革者而非颠覆者,在多个领域提出超越西方范式的新选择;主张规划引领、自主可控的增长路径;构建统筹兼顾、预防为主的安全体系;推动南南共享的创新协作机制;推进联合国、世贸组织等多边机构改革。
中国的外交旨在围绕主权、公平、合作原则重塑全球治理体系,为全球南方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提供了基于相互尊重、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新型发展范式。非洲伙伴可以研究中国发展模式的演进,为探索自主发展道路提供借鉴;强化与中国的双边及多边合作机制,重点拓展科技、教育、环保领域协作;关注中国式现代化对地缘政治格局的深远影响。
二十届四中全会是中国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关键节点。此次全会强化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并在系统谋划的框架下构建起完整的发展范式。在国际舞台,中国以体系改革者与稳定维护者的姿态为全球挑战提供“中国方案”,持续深化与全球南方国家的伙伴关系。全会由此勾勒出以主权平等、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基石的多极世界新秩序。
对全球南方国家特别是非洲各国而言,这一历史性时刻蕴含着重要战略机遇:重新审视发展范式、深化对华合作机制、参与共建新型多边体系。这一进程将为开创更加公平的全球治理格局注入重要力量。
(作者系非洲杂志《外交标签》主编、泛非记者核心小组主席)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