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深化中匈合作

2024-05-16 作者:[匈牙利] 葛莱登·帕平(Gladden Pappin) [匈牙利] 邵莱特(Gergely Salát)/文 杨蓝岚/译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4年5月5—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尽管中匈两国相距遥远,体量和全球影响力也存在差异,但两国都高度重视互联互通、强调基于务实合作而非意识形态的关系建设。这一共同立场为两国关系和国际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过去10年,互联互通和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共同推动了中匈关系的快速发展。

  如今,积极的合作基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根据匈牙利的经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加强全球互联互通的重要方式。然而,在详细讨论共建“一带一路”之前,有必要探讨匈牙利在国际舞台上的总体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如何与之相关联。作为一个拥有1000万人口的国家,匈牙利坐落在中欧中心的喀尔巴阡盆地,对当前的国际趋势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 

  匈牙利的战略诉求 

  匈牙利是多极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希冀利用其地缘政治优势推动自身经济发展,增加其在全球舞台上的影响力。为此,它寻求多样化的伙伴关系,而不是基于阵营决定其关系。匈牙利认为互联互通战略是对新自由主义模式失败的回应,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匈牙利人对新自由主义模式的衰败越来越敏感。自此以后,尤其是在俄乌冲突发生之后,西方大部分国家的反应是进一步转向孤立主义和结成阵营。尽管“地缘政治”因素经常被用以合理化脱钩举措,但在此过程中,更根本的地缘政治现实却被忽略了。特别是,欧洲具有加强全球互联互通的基本需求。欧洲经济是开放发展的,并以多元化的方式与其他国家联系在一起,包括安全合作、经济交流、政治关系和民间交往等。

  过去几个世纪,匈牙利被东西方大国作为力量角逐的战场,而自身的国家利益却被边缘化。除了这方面的经验,匈牙利还意识到互联互通对发展韧性和欧洲战略自主的重要性。当然,这种战略诉求有时会导致与其他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尽管如此,匈牙利继续致力于成为沟通东西方之间的桥梁,并非常珍视自己的这一角色。匈牙利公开支持一切促进中欧关系发展的倡议,反对任何会加剧中欧关系紧张的做法。匈牙利多次动用否决权阻止欧洲理事会谴责中国的决定,拒绝支持针对中国企业的不公平举措,反对欧盟委员会所谓“去风险化”的努力。匈牙利认为,与中国的关系是欧盟的重要关系之一,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利益互惠的基础上。

  中匈关系的友好历史 

  匈牙利与中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75年前,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两国关系又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使国家关系多样化、减少单向性依赖成为匈牙利政府的公开目标。这直接促使匈牙利在2010年提出“向东开放”战略,随后又提出“向南开放”,后来进一步演变为互联互通战略,而中国从一开始就是这些战略的主要焦点。

  在此期间,中国也宣布了一系列对匈牙利友好的国际倡议。2012年,中国提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倡议后,匈牙利是响应此倡议最积极的成员之一,是中国区域关系建设的热情支持者。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匈牙利认识到这一倡议带来的机遇,成为第一个宣布有意加入的欧盟成员国。

  中匈共建“一带一路”多领域合作 

  中匈关系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五大主要领域均取得进展。由于匈牙利是欧盟成员国,在“政策沟通”领域的合作相对复杂,需要协调各项政策和标准与欧盟规定保持一致。然而,两国在从旅游到农业、国际预防犯罪等多个领域都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

  “设施联通”是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为共建国家发展提供统一的解决方案,而是根据各国实际情况量身定制项目。匈牙利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塞匈三方合作框架下,启动了严重过时老化的匈塞铁路改造项目。这将是连接巴尔干半岛与中东欧的第一条21世纪标准铁路线,匈牙利在这条新的贸易路线上发挥核心作用。在“贸易畅通”领域,双方的合作一定程度上受到匈牙利欧盟成员国身份的影响,因为匈牙利与第三国的贸易条件是由欧盟层面的法规决定的。匈牙利明确致力于扩大中匈贸易,特别是扩大匈牙利对华出口。根据匈牙利媒体报道,2010年至2022年,双边贸易额增长了3倍多,匈牙利出口额增长了2.6倍。中国已成为匈牙利在欧洲以外最大的贸易伙伴。在“资金融通”领域,尽管匈牙利也受到欧盟成员国的身份限制,但双方努力寻求合作机遇。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中国金融机构在匈牙利开展业务。2015年,人民币清算业务中心落户匈牙利,匈牙利已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债券市场成功发行其国家债券。在“民心相通”领域,两国各领域交流得到显著发展,匈牙利和中国互派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一系列联合文化和科学项目得以实施,双边旅游业务大幅增长。

  对匈牙利来说,再工业化和缩小中西欧之间的发展差距至关重要。匈牙利的经济特点决定了其需要外国直接投资。2014年至2023年,亚洲在匈牙利的外国直接投资份额从18.8%增长到34.0%,中国的份额从1%增长到9%。这还只是一个开始,中国企业宁德时代正在匈牙利东部建设一个规模庞大的电池工厂,这是匈牙利史上最大的绿色投资。比亚迪不久前也开始在匈牙利南部建设其第一家欧洲电车工厂。

  尽管近年来中国对欧盟的整体投资有所下降,但匈牙利每年都打破纪录,使该国成为中国在欧洲主要的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之一。匈牙利的目标是成为东西方资金和技术的交汇点,促进欧洲和亚洲公司之间的合作。最近的一系列投资决策表明,中国公司高度重视匈牙利。匈牙利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基础设施、高技能的劳动力、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对中国特别友好的政策立场,使其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作为欧盟成员国,这意味着在匈牙利生产的产品不受欧盟针对第三国的各种关税、配额和程序的约束。因此,中国和匈牙利在投资领域的利益是一致的,前者获得了进入欧洲市场的机会,而后者则为其工业化、现代化和追赶计划获得了资源和技术。

  在中匈双边合作中,熟悉对方语言和文化的工人数量较少,可以通过增加培训和奖学金项目来改善这一问题。毫无疑问,匈牙利有意进一步深化两国关系,中匈关系所呈现的机遇和前景要远大于风险。

  总的来说,在一个试图呼吁“脱钩”和“去风险”的环境下,中匈之间的伙伴关系提供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个极佳范例,说明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建立伙伴关系可以带来更多好处。今年是中匈建交75周年,我们希望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为中匈更加美好、联系更加紧密、务实的未来打造更扎实的基础。

  (作者系匈牙利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匈牙利国际事务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程可心)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