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友好交往的见证者

——巴斯蒂教授

2024-05-10 作者:刘作奎 张金岭 王莹 杨光 马麟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巴斯蒂教授(Marianne Bastid-Bruguière)是法国著名汉学家、法兰西人文与政治科学院院士,曾任欧洲汉学家协会会长,荣膺法国最高荣誉“荣誉军团大十字勋章”。巴斯蒂教授出生于1940年,父母都是法兰西科学院著名院士、法学教授。1951年,11岁的巴斯蒂认识了其母亲的学生、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胡鸿烈,后者向她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自此之后,巴斯蒂教授迷恋上了中国的历史与文字,选择中国史作为自己的志业,开启了与中国数十年如一日的深厚情缘。巴斯蒂教授对中国的发展充满期待与信心。她在2015年曾讲:“我常常说,中国一定能发达起来,你们不要想着中国会一直落后。这句话我都快说了五十年了,可我还是没有预料到中国发展的面貌是如此日新月异。”

  巴斯蒂教授是新中国成立后中法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见证者。1964年中法建交,法国成为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彼时的巴斯蒂正在撰写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论文。1964年至1965年她首次访问中国,在北京大学西语系任法国语言文学教师。1965年至1966年,她在该校担任访问学者。1966年后,她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开始了中国历史研究的学术生涯。回忆起这段往事,她不无怀念地说,当时的北大只有历史课而没有语言课,她只能依靠字典自学中文。

  巴斯蒂教授是法国首屈一指的汉学家,在中法交往史等研究领域具有极深造诣。20世纪80年代,巴斯蒂教授就认为,欧洲的汉学研究应当注重历史的延续性,对不同文化的特点要有敏锐的感受,还要具备高水平的语言能力。她指出,研究当代中国,需要采取跨学科的方法,将历史学、经济学、人类学等研究方法融会在一起,以博洽的胸怀加深对中国社会的体验。

  巴斯蒂教授不断探寻中法友好的历史纽带。学界流行的观点是,欧洲在18世纪处于“中国热”的研究高潮,尽管在19世纪,欧洲对中国的认知逐渐发生变化,但两国思想界的彼此欣赏和相互借鉴从未中断。雨果、福楼拜、波德莱尔、马拉美等文学巨匠都对中国的文化艺术充满兴趣,众多诗人从唐诗等中国诗词中获取了革新法国艺术的养料。与此同时,林纾、梁启超、苏曼殊等中国学者译介了法国众多的文学作品,受到思想界的广泛欢迎。

  巴斯蒂教授是中法人文友好交往的亲身参与者和辛勤推动者。她坚信离开了中国这块土地,离开了对中国人的了解和研究,她将一事无成。20世纪60年代,巴斯蒂教授来到中国之后,同北京大学的历史学者建立了深厚的联系。1965年,她写信给当时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新中国法国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张芝联先生,寻求学术上的帮助。张芝联先生在与时任历史学系主任翦伯赞先生沟通后,请曾留学法国的邵循正先生担任巴斯蒂的导师。忆起张芝联先生和邵循正先生,巴斯蒂教授饱含崇敬和感激之情。在2018年举行的纪念张芝联先生百年诞辰的研讨会上,她说,张先生的智慧、修养、活跃的精神以及英法双语的交谈艺术令人倾倒。中国老一辈学者的学养和思想,深深影响了巴斯蒂教授的学术研究。

  巴斯蒂教授致力于推动两国学术交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她被聘为北大历史系名誉教授,多次受邀来华讲学。担任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副校长期间,她邀请多位北大学者赴法授课。时至今日,巴斯蒂教授同中国几代历史学者、特别是法国史学者建立了频繁而深厚的联系,热情接待了一批又一批赴法交流的学界晚辈。

  在2024年5月3日举办的“中法文明交流互鉴: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上,巴斯蒂教授在发言中深情回顾了她同中国交往的历史,感叹中国巨大的发展变化。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程可心)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