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为中国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2023-12-25 作者:练志闲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多重困难挑战,中国经济多项主要宏观指标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彰显了强大的经济发展韧性和潜力。主要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1月29日发布最新一期的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2%,高于上次预期。围绕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和未来趋势,本报记者梳理了多份相关报告,并采访了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UNAM)经济学院教授恩里克·杜塞尔·彼得斯(Enrique Dussel Peters)。

  高科技产业成为新增长点 

  彼得斯表示,与2023年4、5月相比,近期中国经济有了更为明显的改善,经济发展的积极趋势可能会推动中国2023全年的GDP增长达到5%左右,甚至更高。具体到行业来看,制造业、服务业的活力显著增强,已经在中国GDP中的比重有所提高。

  彼得斯认为,中国制造业表现十分亮眼,尤其是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等高科技制造业。中国汽车出口增长速度也十分引人瞩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中国汽车累计出口达390万辆,同比快速增长。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竞争力提升还将进一步扩大出口增量,在他看来,这些都是理解中国未来经济积极向好的重要因素。他相信,接下来中国制造业将更加稳定,甚至有更大的增长。

  彼得斯提到,房地产业依然是中国经济中最值得关注的部分。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专栏文章,明确提出要持续提升房贷利率市场化程度,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他表示,在房地产销售方面,打击投机炒房、保障刚需等政策会在未来几年持续产生影响。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放宽购房资格等政策有望为中国房地产业和中国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世界银行报告曾提到,中国的经济特点为储蓄水平高、投资水平高(以资本形成总额来衡量),而消费支出水平相对较低。彼得斯表示,与其他大型经济体相比,中国可以选择通过培育壮大国内消费市场来促进经济增长。

  彼得斯表示,在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中,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芯片等高科技产业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中国政府所强调的那样,增长不仅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其中就包括提高高科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半导体等领域,中国政府鼓励自主研发,实现进口替代,并建立人工智能供应链体系。其中,中国企业中芯国际和华为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成果,华为公司最新推出的搭载麒麟9000s芯片的华为手机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与此同时,在全球价值链的其他环节中,中国企业也已经接近全球创新的先进水平,或已成为全球引领者。彼得斯说,不过还需要注意,西方企业与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仍然存在,这些都将对国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以及学术交流和信息流动产生深远影响。

  创新努力已见成效 

  中国积极应对诸多挑战,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逐渐转向内需驱动和创新拉动模式。布鲁塞尔欧洲与全球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艾丽西亚·加西亚·埃雷罗(Alicia García Herrero)和研究分析师罗宾·施温斯基(Robin Schindowski)在近期的研究中评估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创新水平。埃雷罗和施温斯基提到,创新是思想和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这些思想和技术可以改进商品、提高服务质量,以及提高生产效率。在标准增长模型中,技术因素决定了不同投入(劳动力、资本等)的特定组合能达到的产出水平。经济学家们早已认识到技术变革的内生特点,其产生于经济中理性主体的有意投资决策,包括研发资源、政策支持、人力资本等,这些投入随后转化为产出,通常以科学出版物和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来衡量。

  埃雷罗和施温斯基的研究显示,在科学出版物领域,中国为缩小与西方国家差距所做的努力已见成效。通过评估引用次数,尤其是有影响力的引用次数可以评价这些科学出版物的质量。根据日本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NISTEP)的数据,中国学者的论文被引用次数位居前1%。专利方面的成果则是衡量创新的另一个指标,埃雷罗和施温斯基也关注了中国专利申报方面的成果。他们发现,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授权量激增。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授予的中国专利数量也有所增加。他们表示,中国的专利数量已达到德国和韩国的水平。

  成果转化提供后劲 

  埃雷罗和施温斯基认为,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在高投资驱动增长受限、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等背景下,中国提出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即消费者需求和自主创新是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只有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式才能改善结构性减速状态。因此,中国正在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加大对研发和人力资本的投入。他们表示,中国政府强调创新不仅是为了发展,更是为了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在过去20年里,中国的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稳步上升。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万亿元,达到3078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投入强度水平在世界上位列第13位,介于欧盟(2.2%)和OECD国家(2.7%)平均水平之间,与OECD国家差距进一步缩小。

  埃雷罗和施温斯基提到,中国在研发和创新能力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的科研质量和专利数量都有了巨大提升。无论是科学出版物还是专利成果,这些都是创新的“中间目标”,只有当这些中间目标转化为实际成果(如行业附加值净增长)时,才完成了创新任务,经济才会繁荣发展。从最初的想法到成为“中间目标”,再获得实际成果,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受到各种因素制约,这些因素都可能加速或阻碍创新进展,其中包括政策、法律、国家所处的外部环境等。埃雷罗和施温斯基认为,中国未来经济前景如何,是否能缓解结构性减速,将取决于中国在创新方面的努力能否提供足够的“后劲”。

  要衡量创新的经济成果可以从生产率、人民生活水平等要素入手,但这个过程并非易事。埃雷罗和施温斯基尝试了一个更容易衡量创新成效的标准,即商品和服务的附加值。经合组织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18年,在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大多数经济体中,中国的出口国内附加值都有显著增长,中国对东盟国家和日本等的出口量大幅增加。综合这些数据说明中国已经向全球价值链上游移动,其科技研发的成果已经进入了商业转化阶段。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程可心)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