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论坛2023“历史政治学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3-11-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陈雅静)11月11—1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历史政治学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学者从政治学的角度阐释中国式现代化。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续添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致开幕辞。杨光斌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在既有研究中已有相当丰厚的积淀,作为当下的政治热词,我们更需要对它做好学理阐释。近年来,在强大队伍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两大学科建设硕果累累:在国际问题研究上,提出了强调世界市场、政治思潮与政治秩序之间关系的“世界政治学”;在政治学研究上,一般性政治学理论发展得到长足进步;在教学与科研上,形成量化与定性兼长的科研师资团队。放眼中国政治学界,各院校都形成各具特色的代表性研究:吉林大学形成了国家与文明的现代化研究;云南大学推动了民族政治学的发展;南京大学概念史研究取得进步;华中师范大学深扎田野政治学;清华大学兴起大数据政治学研究;南开大学专精于中国政府研究;等等。

  从历史政治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

  第一场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吕杰主持。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周光辉阐述了多维视角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及其意义,他表示,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来看,现代化并非线性发展而是多元进行的,发展中国家必须立足于本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初始条件,才能找到适合本国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模式。回顾百年中国现代化进程,革命家们在中国历史重要转变关头,从国情实际出发,以世界大局为参照,描绘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对政治的作用作出全新阐释,从历史政治学理解,政治的作用表现为政治权力控制经济、社会的能力与程度,比较中国与西方的历史差异,会发现西方历史是社会的,政治要控制经济、社会难度极大。而中国历史是政治的,政治对经济、社会的控制强大到难以想象。因此,西方与中国的不同历史基础也形成了各自文化与制度的政治弹性。这便启示政治学研究不仅要关注求变,还要关注求治。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张明军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三种权威的效能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存在积极权威、消极权威、复合权威三种类型。观察三种权威在现代化作用中的结果可以发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继续秉持中道理性的发展理念,在由公共权力转化而成的积极权威主导下,才能稳健、有序地实现现代化的整体内容和目标。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程同顺对历史政治学视角下的西方民主悖论进行了阐述。从历史政治学视角观察西方政治民主会发现,随着历史的发展,由文人政府、司法独立、竞争性选举等构成的西方政治民主越来越简约为竞争性选举,逐渐成为判断西方民主的标准。相比西方竞争性选举民主三类悖论(即少数派组成的联盟破坏了多数原则、无法通过调整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改变财政困局、选举的周期性骗术从不兑现对选民承诺),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更大优势。

  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

  第二场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广生主持。

  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周平阐述了国民身份塑造对于现代化的意义。国民身份塑造打造了自主的行动者,是现代化的必要环节,中国的国民身份塑造为现代化注入了活力。新的历史条件下,国民身份塑造即人口国民化,也就是要切实保障并增进国民的权利;增强国民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全面提升国民素质。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常士訚对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发展动力的党和人民关系建设进行了阐述。他认为,中国文化的历史积淀包含两个重要方面,一个是“关系”,另一个是“大一统”。在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党和人民的一体化是嵌入于政治和社会的核心纽带,是当代中国工业化建设开启以来新的大一统结构的核心,是中国式现代化持续发展的基础。党和人民的双向联系和互动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续添从历史政治学的研究范式出发,对1850—1949年中国国家主权人民化的历史逻辑进行了阐述。他首先对“主权人民化”作了理论阐释,即在现代国家构建中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从君主变为人民的过程。之后,他对从君主主权解构到“主权军阀化”“主权国民化”的演进、蜕变和失败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提出主权人民化的推进与实现经历了三个阶段。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卢春龙首先阐述了中国特色政治学的发展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的“历史”和 “文化”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外生和内生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在经历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后,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注入了中国底色。这就要求今天的政治文化研究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蕴含现代性精神的中国元素,形成新的文化价值观,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第三场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林红主持。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何增科从早期国家理论对文明形态的多样性进行了阐述。他表示,早期国家理论通过大量案例研究来总结早期国家的结构、职能、特征、发展阶段及其向成熟国家的演进及其动力、早期国家崩溃等问题,为政治学提供的教益包括国家性的成长和政权的发育、国家形成路径差异与影响以及国家二重性问题。同时,他提出了国家形态类型学的分析框架,认为在早期国家向成熟国家演进过程中国家形态多样性依赖于文明形态的多样性。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姚中秋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它是历史地发展形成的。俄国布尔什维克、中国共产党通过发展型社会主义,实现了以工业化为中心的国家发展,创造了社会主义发展理论,至此,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臻于完善、成熟。以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发展理论作为批判性参照物,可以总结出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若干方法论命题。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贺东航认为,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就要关注地域空间和地方社会的文化特征。他以东南沿海的闽南地区为例,认为侨乡对推动中国社会的国际化、现代化、传统化和地方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郭忠华从社会科学研究为何要转向历史、要转向何种历史以及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转向历史的实践三个方面对社会科学转向历史的理论基础和本土实践进行了阐述。他提出,历史社会科学作为一种明确研究意识的兴起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同时,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转向历史的轨迹也分为三个阶段。今后,随着历史政治学研究的推进,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转向将更加自觉,成为基本视野和方法。

  主旨发言结束后,本次论坛还设置了七场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进行了专题发言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12日中午,王续添主持会议闭幕式,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叶桂平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柴宝勇代表与会学者对主办方表示感谢。杨光斌致闭幕辞并对与会学者的支持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