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论坛(2023)”在京举行

2023-10-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会议现场 主办方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10月21日至22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论坛(2023)”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聚焦“推动满学研究高质量发展、繁荣发展首都哲学社会科学”主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繁荣发展首都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等十余家机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黑龙江大学等数十所高校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受邀参加会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100余名科研人员现场聆听。

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张才雄致辞

  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张才雄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千年历史看北京”,作为展现中华文明发展与传承的首要窗口,北京肩负着极为重要的文化使命。他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凸显“中国特色”,努力构建具有思想感悟力、精神感召力的理论体系;要回答“时代之问”,推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储备性的高质量成果;要集中力量实现首都资源大贯通、大联合,在合力攻坚中破解难题。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将与各单位一道,积极推进首都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韩永福致辞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韩永福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是首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镇,在首都社科界享有盛誉。满学作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特色学科,30多年来坚守学术、重视研究,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本次论坛充分体现了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与满学所在历史文化传承发展中的积极作为与服务中心工作的自觉担当。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是保管、利用和研究明清档案文献的重要基地,馆藏档案中有200多万件满文档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渊源深厚,希望今后继续开展更多的交流合作。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原所长阎崇年致辞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原所长阎崇年在致辞中指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于1991年创立,已经走过33年路程。这是国内国外第一个专业研究满学的学术机构。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领导下,同国内外满学专家一道筚路蓝缕走了过来。今天群贤毕至,相聚一堂,交流切磋,既令人感动,更令人振奋。一部学术史充分证明,学术研究,重在合力。满学学科的发展,需要大家同心合力,交流信息,彼此合作,相互促进,以更好、更快地发展我国满学研究事业,并为国际满学研究作出自己的贡献。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谢辉致辞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谢辉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满学是我院的特色学科,需要跨学科的研究视野、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扎实的史学功底以及汉文、满文、蒙古文、藏文等多语种历史文献支撑。满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应当与首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关联起来,与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关联起来,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关联起来。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原所长赵志强向论坛赠送满文书法作品 主办方供图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原所长赵志强向论坛赠送满文书法作品,译为“弘扬满学 繁荣学术”,表达了对论坛顺利召开的祝福和对满学发展的期望。开幕式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鲁亚主持。

圆桌对话 主办方供图

  开幕式后,进行圆桌对话环节。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徐凯回顾了北大历史系编修《北京史》的经过及书稿主线,并从经济密切交往、政治制度趋同、文化多元共存三方面勾勒出首善之区民族融合的历史画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定宜庄分享了在老北京口述史研究方面的心得,介绍了她从事清朝旗人后裔口述的一些情况及体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刘小萌从清代八旗内部各族交融、旗人与民人之间交融两个层面,揭示出北京八旗社会中的民族交融情况。

  赵志强介绍了清代民族文化绚丽多彩的样貌,分析了清代民族文化的基本特点及其繁荣发展的原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吴元丰研究馆员谈到了北京地区保存的满文碑刻拓片,详述其在形制、功用、文字、内容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强调满文碑刻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产物,同时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物证。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赵令志分享了整理和翻译雍和宫满文档案的情况,认为雍和宫金瓶掣签制度对促进蒙古地区、甘青地区藏传佛教的发展,稳定社会局势,安定北部边疆以及藏传佛教内地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均有重要意义。圆桌对话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所长常越男主持。

  首场学术报告会,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李治亭,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张永江,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杜家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刘凤云,长春师范大学满族文化研究所教授吕萍,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季永海,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关嘉禄,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赵阿平等8名专家学者依次发言,内容涉及满洲(族)文化融入中华民族文化、满汉文化适应与融合、清入关前后满族人名子汉化、满洲八旗尚武精神、清初盛京地区新城市格局、从金代女真语到满语看p>f的转换、满汉合璧档案、满通古斯语言调查研究与语料库建设等,从历史、语言、文化、文献等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清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真实情况,彰显出满洲文化融入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进程,凸显了满学研究深植于中华文化和学术发展的厚土之中。

  第二场学术报告会,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常建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馆员李国荣,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潘洪钢,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李理等4名专家学者依次发言,就康雍时期造办赏赐鼻烟壶、雍正朝昆季集团、广州驻防旗人日常生活、清代旗袍演变发展等问题展开讨论,重在展现清代不同阶层的社会风貌,以及其中包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

  四个平行论坛同步展开。“清代‘大一统’观念的表达与实践”平行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鱼宏亮、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刘文鹏主持评议。该论坛集合了12篇文章,围绕南苑大阅、木兰秋狝、《塞宴四事图》、氏族门阀政治与满汉关系等问题展开,表现了清帝构建“大一统”王朝的诸多努力。“清代多语种文献的考察与辨析”平行论坛由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高娃、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哈斯巴根主持评议。该论坛集合了13篇文章,涉及满文古籍《清语摘抄》《钦定清语》《尚书》《心经》等,还包括多语文合璧的碑刻题名和语言研究等,显示了清代多语种文献的盛行及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盛况。“清代区域社会与八旗研究”平行论坛由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教授吴忠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刘仲华主持评议。该论坛集合了12篇文章,聚焦清代北京城人口构成、八旗房地交易、八旗官马制度、北京寺庙满文碑、旗人家族等问题,体现了清代不同区域的社会面貌及旗人日常生活。“清代政治制度与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平行论坛由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薛刚、黑龙江大学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教授周喜峰主持评议。该论坛集合了12篇文章,涉及清代詹事府、画诺、赞礼郎、户部满汉关系等问题,反映了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的政治生态。四个平行论坛环节中,与会学者各有专长、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学者之间切磋学问,不时碰撞出思想火花。论坛闭幕式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肖峻峰主持。吉林师范大学满学研究院副教授聂有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晓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史志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福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处处长李刚分别代表四个平行论坛作总结汇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所长常越男作大会总结。她指出,论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体现了满学研究的多元化视角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呈现了满学研究的学科特点和学科优势,更让我们看到了满学学科队伍的壮大和学术的传承发展。

鲁亚致闭幕辞 主办方供图

  鲁亚强调,本届满学论坛,来自五湖四海的专家学者围绕议题,进行了极富建设性的对话交流,是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满学前辈严谨的治学态度、宽广的研究视域,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满学中青年人才的成长、坚守,也为满学发展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动力。广大满学工作者应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为满学研究取得长足进步、为繁荣发展首都哲学社会科学、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肖峻峰宣布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论坛(2023)”胜利闭幕 主办方供图

  此次论坛为满学研究如何更好地关注首都,尤其是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也为我们展现了清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以及社会发展的脉络,呈现了满学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对满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把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关注和回应现实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拓展思想深度、培植学理厚度、提升学术温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将与全国满学工作者一道,携手并进,推动满学研究高质量发展,繁荣发展首都哲学社会科学!

大会合影 主办方供图

关键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论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