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自强

2023-09-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新时代坚定青年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自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对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有着十分重要及其深远的现实意义。高校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主要阵地,应从创造良好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营造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强化美好和睦的家庭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文化教育等路径来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及文化自信自强。

 

  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价值意蕴

  娄君庭 柳忠玉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进行伟大斗争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更是全体中华儿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精神展现。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增强全体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尤其是增强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自强,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发展乃至个人发展,有着深远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新时代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增强文化自信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精神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最基本的,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如车之四轮,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坚定中华文化的自信自强,为我们坚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充足的底气,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仰、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提供充足的勇气。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局部冲突加速演进,工业化信息化加速变革。西方敌对势力、分裂势力借助网络媒体抨击社会主义思想,刻意炒作、借题发挥,点燃导火索,以混淆视听的方式来影响我国民众的思想,尤其是对部分青年学生以文化入侵、文化渗透开展分裂活动,这对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的安全造成极大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坚定对中华文化自信自强,对广大青年学生加强文化自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使其建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观和民族观。在抵御西方国家腐朽、有害、不良文化的入侵和渗透时,青年学生应保持理性清醒的头脑,掌握文化自信这个重要精神武器,对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和历史虚无主义给予坚决批判回击,并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自觉维护和确保国家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第二,增强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为底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条件。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和人文魅力。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承载着中华民族最丰厚的智慧结晶,又在与不同文化交流、融合中汲取了外来文化的优秀养分。中华民族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使中国人民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文化自信植根于广袤而深厚的土地,中华民族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它孕育了中华民族高尚的灵魂,赋予中华民族蓬勃的生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离不开身怀民族复兴伟业的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参与建设和实践贡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立足于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精心耕耘,用社会主义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民族意志,用文化遗产的智慧推进治国理政,用昂扬的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

  第三,增强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迫切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实现永续发展与繁荣兴盛的一种软实力,而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立足对自身文化价值所持有乐观肯定和富有正能量的共识精神力量。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定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自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在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往中,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并在国际话语中占据有利地位,发出中国声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定中华文化的自信自强,要借助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文化传播手段向世界宣扬和阐明中华文化的价值理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我们应该看到,部分当代大学生还存在对民族文化缺乏理性认知,对中华文化内涵的理解不深等问题,高校要大力培育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加强青年学生对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文化认同教育,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自信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爱国情感。只有培育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使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去,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从而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舞台中提升话语权。

  第四,增强文化自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稳固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它能够构筑人民群众高度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能够形成持续而又强大的感召力,从而赢得人们的理解和尊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凝练和集中表达,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精神力量。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是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培育各族人民共同坚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稳固基石。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自强,即坚定大学生对源自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源自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的革命文化和改革创新实践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培育广大青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即将成为社会各方面中流砥柱的大学生队伍中重塑文化自信,不忘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

  第五,增强文化自信是促进新时代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当代青年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大学生去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向同行,使之成为向往未来美好生活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然而,针对现实社会中的青年学生群体在文化自信教育方面存在文化认知模糊、情感冷淡、意志薄弱以及践行不主动等问题,我们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群体的文化自信教育。首先,学校需要对大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教育与理论灌输,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青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创新实践活动,使青年学生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在耳濡目染之中形成高尚的伦理道德和正确的行为操守,从而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向同行发展。其次,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对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文化教育时,要在校园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及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以此来抵御西方资产阶级的歪曲价值观念和错误文化思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引领风尚、滋养心灵、涵育品行。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来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使大学生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旗帜的历史责任,并使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坚力量。

  (本文系2022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以荆州高校为例”(22Z020)、2020年湖北省教育厅教研项目“课程思政视角下《农业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20417)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

  张程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坚定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自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发挥着重要的精神力量。高校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主要阵地,应从建立优化网络生态环境、建设高校文化主阵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熏陶家庭文化教育等路径来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自强。

  优化网络生态环境,激发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自觉。网络信息对大学生文化自信自强的培育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技术的全球化发展,为青年大学生认识世界、增长见识和促进文化交流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势必要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网络生态环境,来加强文化自信培育的防御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良好的网络生态空间,要把握好时度效,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因此,要建设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加强网络文化监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构建互联网舆论主阵地。建设干净的网络生态空间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条文,相应部门加强执法,加大整治力度。强化网络信息监察管理,平台要加强信息管控,严格监督、筛选网络上传的内容,推行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弘扬正能量。通过互联网传播更多优质作品,传达更多积极向上的言论,在互联网共享特质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担当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强化大学生文化自信。

  建设高校文化主阵地,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应坚持以教材为指南、以思政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将文化自信培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首先,要以教材为指南培育大学生自信认知。课程教材是最具有公信力、推广力和影响力的教育素材,是高校开展文化自信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来源。高校教师在课堂上以思政课程和文化教材开展文化自信政治课程教学,把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体会和理解传递给青年学生,来挖掘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认知力。其次,以思政为主线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认同。学校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育人的主导作用,以思政课程为主线,通过现代多媒体网格教学媒介,设计出新颖生动的教育情景,让学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认同。最后,以实践为载体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实践。高校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阅读名著书籍、实地参观红色景区等文化自信的社会调研活动,激励大学生提高人文品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同时,在校风建设方面,高校鼓励大学生踊跃参与高校运动会、志愿服务、知识竞赛及各种节庆演出活动等,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自强。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高校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文化自信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提升认知与认同,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底气。第一,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要将传统教育手段与网络媒体平台结合使用,开展线下课堂与线上课堂的互动,讲好文化内容,讲活文化故事,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传递中华文化知识,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第二,坚定革命理想信仰。首先,深化红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红色文化传承。思政课教师要将红色文化知识和革命热点新闻教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内容丰富且具有正确价值观的革命文化“大餐”,让学生通过文化课程的学习具有强大的“思”能力、“正”能量以及红色情怀,坚定革命文化的理想信仰。其次,推进“互联网+红色思想政治”育人模式,推动革命文化传承。高校开展革命文化学习教育的线上思政课堂,加强红色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学习革命先烈的先进典型事例的主题教育活动,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怀。第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师要在教书育人中传承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高校思政课程的形式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给学生,让青年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践中延续发展。

  熏陶家庭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自强。重视家庭文化环境,坚持家风化人,营造文化自信家庭氛围,发挥家庭的熏陶作用,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第一,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家庭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关键一步,重视家教,就要注重言传身教,把握家庭教育规律,通过劝学、勉学,教授做人知识,培育美好品德,帮助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第二,传承优良家训。家庭要通过家教传承良好的家训,培育优良的家风,守牢家训文化初心,给子女们的人生系上良好品格的“第一粒扣子”。高校要把优良家训融入德育教育和校风建设中,找准着力点,在文化自信培育工作中树立和传承优良家训,发挥其育人价值,从而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全有担当的人格。第三,树立良好家风。家风是无言的教化,是家庭的主旋律,“家庭的价值观”,展现家庭的精神风貌,它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树立良好的家风要求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相互关怀,家庭民主平等的关系,文明礼仪的风气等,是孩子文化自信培育的积极动力和催化剂。树立良好的家风要求创造优美的家庭环境,注重环境的整洁化、条理化和知识化,注重环境的修身养性,帮助孩子产生向上的精神追求。塑造具有特色的家风文化,为当代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创造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不竭的情感源泉。

  (本文系2022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以荆州高校为例”(22Z020)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耕读教育促进大学生乡村文化自信自强

  谢云 彭康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文化精髓犹如迷雾燃灯照亮强国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悠悠华夏,耕读传家,耕读生于泥土,长于田园,盛于乡间,乡村文化的历史火种深深烙刻在耕读之中。当今局势波谲云诡,多元文化交织错杂,部分大学生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尚不成熟,文化自信尚未确立,文化自强难以谈及,乡村文化传承尤显困难。在此困厄之际,大学生亟待以耕读教育整合思想,重构乡村文化自信,实现乡村文化自强。

  大学生乡村文化自信自强有待加强。从党的十八大的文化自信到党的二十大的文化自强,从《国宝》节目的热播到故宫文创的爆火,文化强国事业欣欣向荣。在此期间,大学生肩挑重任,砥砺前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路上,都能见到大学生的身影。但就乡村文化而言,觉而不察、知而不行和传而不承的现象仍然存在。

  觉而不察:大学生学习乡村文化缺乏总体规划,长效机制尚未形成。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明显、乡土文化多样。乡村文化呈现出强烈的去中心化趋势,其分布格局大体可形容为“大散居、小聚居和交错杂居”。“大散居”指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乡村文化各具特色、各有风采,形成了多个没有共同关联中心的文化节点。“小聚居”指乡村文化会围绕关键节点不断演化,持续强化文化的地域属性。“交错杂居”指相邻地域、相似民族的乡村文化溢出效应较强,往往在长期交流中逐渐融合,形成新的特点。高校大学生构成复杂且地域流动性强,这使其一方面难以有效融入地方,对乡村文化的认知和体验往往是非连续、片段式的,理解深度有限;另一方面,文化差异将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乡村文化的感知体验,消磨其探索热情。马斯洛认为,人总是渴望被认可和接受的。如果高校大学生探索乡村文化的热忱得不到积极回应,也就不会再对其投入过多的时间与精力,于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低探索、低感知、低兴趣的非良性循环中。

  知而不行:大学生学习乡村文化重理论而轻实践,主动性有待提升。究其成因,一方面,我国现今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的激励作用功不可没,但其造成的社会功利化和世俗化倾向也不容忽视,“享乐主义”不断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粒粒皆辛苦”的优秀乡村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被逐步削弱。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受就业率、升学率等硬性指标的裹挟,其教育理念不可避免地呈现出较强的功利主义倾向,在教育实践中通常更加关注专业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对待乡村文化这类提倡修身、养德的教学内容往往敷衍塞责、流于表面,最终悄然滑向形式主义的泥潭。亚当·斯密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每个人都希望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效益。在唯分数论盛行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学习乡村文化机会成本过高,与其发展规划显然是相左的。

  传而不承:大学生学习乡村文化途径增多但承接意愿有待提升。随着“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大数据技术蓬勃发展,这给乡村文化扩大传播带来了机遇,也给乡村文化的传承埋下了隐忧。一方面,乡村文化数字化使其不再局限于单一枯燥的文字典籍,各类图像、音频、动画等非结构化数据纷纷进入大众视野,乡村文化载体极大丰富;同时,乡村文化数字化为地方民风民俗、传说异志的整合创造了条件,乡村文化长效学习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信息发布门槛不断降低,多元信息被不同平台不加筛选地收集传播,加之部分群体有意利用网络漏洞,模糊事件真相,不断拉大虚构与现实的界限。这一系列非标准化的“数据孤岛”使大学生在学习乡村文化时“不知其全貌,难睹其真容”,极大程度上增加了解读成本。此外,“泛娱乐化”也是乡村文化数字化后难以摆脱的藩篱,娱乐至上的传播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乡村文化的严肃性,如此“轻佻”“浮躁”“浅薄”的文化使大学生难以共情,自然无法生出承袭之心。

  耕读教育促进大学生乡村文化自信自强。“耕读传家久,读书继世长。”耕读即“亦耕亦读”,其意在以耕强体,以读润心,它根植于中华几千年文化的丰壤,是华夏文明的瑰宝,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在当今亟须提振乡村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自强的关键时刻,必将给大学教育注入全新活力。我国乡村文化历史悠久,传承优秀乡村文化,方能守好乡村振兴之魂。

  依托耕读教育,建立乡村文化感知的长效机制。作为构成我国素质教育体系的关键拼图,耕读模式能够有效打破“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以及“第三课堂”的壁垒,畅通教育体系全链条,使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乡村文化资源充分融合,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全方位贯通,帮助大学生摆脱片段化感知、非连续体验的消极影响,打破认知断层,增强对乡村文化的系统把握。具体而言,耕读之于“第一课堂”是劳育的启迪,耕读思想通过课堂教育贯穿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激发乡村文化探索兴趣,引导其主动走向田间地头。耕读之于“第二课堂”是智育的落地,耕读系统勾连起理论与现实的桥梁,大学生于耕中学、于学中耕,所学即所耕、所耕即所学,时时刻刻置身于耕读交融的氛围中。耕读之于“第三课堂”是德育的阵地,耕读平台作为乡村文化的线上载体,大学生感其所召,创新形式,丰富内涵,给乡村文化不断注入生机活力,引人向往。

  依托耕读教育,搭建乡村文化资源的整合平台。耕读模式高度重视各方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分析乡村文化发展脉络,深挖其中的历史底蕴与当代价值,打造劳动教育特色平台,形成了“理论+实践”的立体化大学教育模式。耕读教育是一个多维度的系统工程,高校一方可以主导耕读平台协同联动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主体,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互动互促增进三方共情,创新个性化、定制化的大学耕读计划。让大学生在新耕读里“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让社会在新耕读中“养得好人才,留得住人心”,营造起三方协同发力,共建共享,共同收获乡村文化硕果的良好氛围。此外,可以通过耕读文化馆、耕读体验基地等形式将零星分散的乡村文化资源汇集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使大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欣赏奇观异景、感受风土人情、开阔文化视野,加速乡村文化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大学生乡村文化体验。

  依托耕读教育,体味乡村文化底蕴的深沉厚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比起纸上读来、耳边听来、网上看来,耕读是更有温度的学习。大学生通过耕读教育,亲身走向田间地头,触摸泥土,与人交谈,参与收获,于耕读中领悟乡村文化的真貌,不断加深对乡村文化的理解,逐步矫正对乡村文化的认知偏差,重构乡村文化认同,提振乡村文化自信,实现乡村文化自强。具体而言,耕读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体系,大学生主动参与田野调查,走进山水林湖田,走入乡村千万家,事事亲耕领略乡村风物的博大,口口相传知晓乡村历史的沉淀,让大学生看清楚乡村文化的历史沉淀、演化机理,让大学生自己讲清楚乡村文化的独特创造、时代价值,让“知农爱农、心系家国”的优秀乡村文化通过耕读在大学生中继续传唱。

  强国先强农,农强国自强。不论中国如何发展,以农立国的基本理念不会动摇,乡村文化始终是华夏子孙赖以维系的根与魂,乡村记忆在大学生脑海中褪色消亡于国家而言的损失必是不可估量的。“耕读立世,兴农兴国”,自古以来,耕读文化就与乡村文明交织相融,密不可分,如今重启耕读教育,重拾乡村记忆,乡村文化必将再成时代强音,焕发乡村文化新气象。

  (本文系2020年湖北省教育厅教研项目“课程思政视角下《农业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20417)、2022年湖北省教育厅教研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22266)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