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第二辑)

2023-06-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向思想文化界发出 “建设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的总号召,提出“担负起文化建设新使命”的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一篇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宣言书,是一份开辟中华文明现代形态的动员令,是一幅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规划图,是一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史和中华民族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光辉文献。 (阅读原文)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思想解放,把人们的思想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迈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知,对以中华文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自信与自觉。 (阅读原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这一重要论断不仅强调了中华民族走自己道路的必然性,而且指明了这条道路与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联系。 (阅读原文)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号召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不仅是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实践的重要指示,也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之文化底蕴和意义的重要指南。 (阅读原文)

 

 

  6月2日,我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并作为代表作了发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涵十分丰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阐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即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阅读原文)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在参观了中国历史研究院的中国考古博物馆的“文明起源”和“宅兹中国”专题展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 (阅读原文)

 

 

  连续性是中华文明突出特征中最为基础的特征,也是世界原生文明中保存至今并一直发挥作用的核心特征。认识文明的连续性必须从认识历史开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是历史的结论,同时又是“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这一结论的前提。中国人的道路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决定、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践行,这是历史的逻辑。 (阅读原文)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突出强调了“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对新时代文化使命的战略把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应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让中华文明的熠熠光辉继续闪耀在世界东方。 (阅读原文)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原理和根本规律,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发展方向,为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指引了方向。 (阅读原文)

关键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文化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