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可信、可爱、可敬中国的靓丽文化名片

2023-05-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风光旖旎的大运河 谢德 摄 

  大运河纵通南北、横贯古今,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更是一条线性的活态文化遗产。2014年,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019年2月,《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印发,明确提出“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挖掘、整理大运河文化渊源和历史遗存日渐成为各沿线城市建设的重大命题。各地出台一系列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法规,建立遗产档案,打造国家文化公园,加强运河两岸生态保护,实现运河航运转型升级,打出一套统筹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的组合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明确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历史性目标。建设好大运河文化带,不仅要重现大运河历史上的繁荣景象,更要以民心相通的文学与文化为载体,充分挖掘大运河沿线的文化遗产资源,开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地域底蕴的国际传播模式,通过国际表达讲好大运河文化故事,提升大运河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大运河漕运码头  谢德 摄

通州客码头  谢德 摄

  首先,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京杭大运河贯通后沟通了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和吴越文化,在沿线城市塑造出不同的风土人情、思维方式和生活习俗。譬如,吴越地区民风淳朴、经济发达、生产力发展水平高。明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在吴越地区尤为发达,“敢为天下先”成为吴越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醒世恒言》第十八卷《施润泽滩阙遇友》描写了苏州吴江盛泽镇作为蚕丝重镇的富庶繁华,经常被经济史家称引,用来说明晚明资本主义萌芽及江南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水路交通发达又使得沿线城市与其他城市交往日益频繁,促进了思想交流和民心相通,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市民精神。由此可见,大运河文化反映出中国古代征服自然、创造生活、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同舟共济、开放包容、和而不同、与人为善的人文精神。通过挖掘大运河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提炼其中蕴含的中华精神标识,充分展现大运河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凝聚性,能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建设文化强国提供智力支持。

  其次,大运河文化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2014年6月,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大运河文化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文化遗产既是一个国际竞争的领域,更具有国际合作的属性。作为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具有突出共同价值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既积淀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而属于沿河两岸的各省市区域,又因其贯通中国南北凝聚着中华精神而属于中国,更由于见证和经历了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而属于全人类,可以说是兼具独创性和共通性。这就需要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既体现地域特色,又兼顾文化遗产的共同规则,要借鉴各国世界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的成功经验、创新传播理念和传播途径多样化,定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多元国际传播模式。2009年,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成立,2023年入选第二批江苏省对外文化交流基地。这是中国唯一以运河为主题的国际组织,旨在以运河为纽带,促进运河城市间经济文化交流,共享发展经验,推动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从而携手打造世界运河知识库,推动构建世界运河文化共同体。

  再次,大运河是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活态见证。大运河最东端从明州港(宁波)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连接海外各国,最西端则从洛阳西出衔接横贯亚洲内陆的丝绸之路,大运河成为陆海丝绸之路的连接枢纽,也成为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必经纽带。可以说,大运河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黄金水道,更是文化交流的友谊桥梁。唐代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几乎都从扬州由大运河出发,将律宗传入日本,还为日本带去了佛寺建筑、雕塑以及绘画等艺术。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记录下了大运河以及运河城市景象中带给他们的异国风情,在他的游记中都能读到有关苏州、杭州、扬州、临清的生动描写。除了《马可·波罗游记》之外,意大利天主教旅行家鄂多立克在《东游记》,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利玛窦中国札记》,欧洲早期著名汉学家卫匡国在《中国新地图集》中都记载了大运河的地理文化,将其传播到世界各地。英国著名的传教士汉学家理雅各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则更为深远。他于1873年来华,经由大运河往返于上海至北京沿线各地,不仅将四书五经的中国儒家经典译介到西方,还著书系统论述孔孟之道以及中国的文学与宗教。同样,西方文化也经由大运河走进来。早在17—18世纪,西方来华传教士除利玛窦之外,还有汤若望、金尼阁、南怀仁等人,他们带来了欧洲的声光电学,将西洋历法、算术带入中国,还传播了欧洲16世纪的火炮制造、矿冶、天文学、医学等知识,这些知识经由大运河传播,改变了运河城市居民的生活形态和思想观念。

运河清风  谢德 摄

  大运河在中国文化史、交通史、文学史上都发挥过巨大作用。大运河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同时又具有路线长、跨度大、分布散、多样化和不可再生的特点,需要我们有效保护传承利用和传播。基于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大运河文化与非遗资源的互证互彰互显互构的依存关系,通过提炼大运河景观的中国精神标识,采用数字化技术赋能文化传播,擘画文旅深度融合新篇章,构建国际传播进程中的大运河叙事体系和话语体系,在守正创新中讲好新时代的运河故事,阐释运河精神、展示中国形象,推进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是构建大运河与沿线城市非遗保护互为依存的生态链。我国是文化资源大国,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赓续中华民族文脉、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载体。大运河江苏段沿岸的历史文化名城众多,文化多样性显著,拥有吴语文化、金陵文化、江淮文化和两汉文化等。水韵江苏匠心传承,大运河流淌着绵延千年的非遗记忆。昆曲、苏州评弹、木偶戏、锡剧、扬剧、徐州梆子等生生丝竹,韵味回转,成为大运河两岸百姓娱乐休闲方式,更是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笔墨纸砚、苏绣、云锦、核雕、苏扇、蓝印花布等,蕴含着运河百姓的勤劳智慧和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创造出巧夺天工的技艺。还有宜兴紫砂壶、镇江恒顺香醋、富春茶点,民俗有苏州端午习俗、民间文学有白蛇传等等。如此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成为文化产业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但与此同时,却也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如苏州评弹素有“江南奇葩”之称,一时享誉大江南北,如今面临书目紧缺、后继乏人的困境,市场也相对萎缩。大运河是国家文化符号,符号的书写是否有力有效,需要落实到具体篇章中进行检验,保护传承和弘扬好大运河文化亟待在非遗保护上做好文章。

  二是创建大运河文学馆,讲好大运河故事,传播大运河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明清时期是世情小说的繁盛期,小说的叙事场域多为江浙经济发达地区,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俗元素,展示出活泼的社会风土人情,积淀出丰富的大运河文化。明清小说集大成者“三言”是明代江苏籍文学家冯梦龙的代表作,与大运河江苏段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其中近一半的明代故事都发生在大运河沿线两岸。从“三言”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交通要道的重要性及沿岸人民生活的种种风俗民情,还能看到京杭大运河在建构明代文学中所发挥的重要叙事空间作用。大运河文化以《红楼梦》《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三言二拍”等经典小说为依托,通过霍克思、芮效卫、韩南、白之、伊维德、闵福德等著名海外汉学家的典籍英译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然而,译者受特定社会语境中形成的文学观、文化观或翻译观等因素的影响,对运河沿岸文化的理解与阐释程度各有不同,促成大运河文化的海外形象流变。这也需要更多中国本土学者以及更多知华爱华友华的海外翻译家参与到这一文化工程中来。南京是世界文学之都,江苏有丰富的文学资源,我们有责任进一步挖掘明清小说中的大运河文化元素,以文学馆这一中外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大运河文化的文学景观,挖掘其历史底蕴与文化价值,在文学与文化间形成良性互动,实现有效国际国内双向传播。

  三是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赋能大运河文化传播。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建设文化强国和科技强国的大背景下,文学遗产数字化正日益成为提升大运河物质景观和人文景观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支撑。一方面,继续构建各类运河文化知识库。南京大学双语词典研究中心主任魏向清团队编译的《世界运河词典》于2022年出版,是首部对世界运河进行系统梳理的运河辞典,也是第一个世界运河文化的知识库。后续可对中国大运河的漕运文化、民俗文化、小说文化、诗词文化、义救文化、宗教文化、军事文化等进行系统梳理,各类信息整合后再进行全息化处理,共享运河知识。另一方面,对大运河各阶段的文化遗产进行多语种翻译,逐步建成大运河文化多语种语料库,如运河非遗项目翻译、运河水利科技翻译、运河船运科技翻译等,为世界运河组织发展以及我们国家的整体发展提供咨政建议。总之,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数字化建设,关键在于推进大运河文化基础数据产生、整合数据库建设,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多模态、云计算、遥感监测等技术,推动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共享和开发利用。

  四是要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江苏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到2035年,要高水平建成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以优秀的文化产品和优质的旅游产品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围绕“水韵江苏”等非遗主题开发精品旅游线路,设计文旅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在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文学馆以及市民休闲步道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沉浸式旅游体验活动;通过微博、微信、抖音、客户端、短视频等数字化手段,绘制大运河漕运、民俗、文学、军事、宗教等景观地图,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展现大运河文化标识,诸如运河百业、衣食住行、民间戏曲、大众文化、民间语言等,重点打造虚实交融的大运河景观,将大运河景观的数字化融入旅游品牌建设,有利于彰显文旅发展对促进旅游消费的贡献度、文旅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文旅融合对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贡献度。

运河史话  谢德 摄

  生命因水运而生,文明因江河而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充分激活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系统阐述大运河精神内涵,深度挖掘大运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创新大运河文化的叙事体系,让大运河故事从大写意变成工笔画,为世界运河文化呈现一张崭新而靓丽的中国名片,高质量谱写“千年运河”的现代化新篇章。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英美汉学明清世情小说译介的副文本研究”(21FWWB007)和“2023江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曾景婷,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