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与道:日常生活与中国人的生命哲学

2023-04-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味”是中华文化中一个独具特色的概念范畴,是仍在延续的传统,勾连着生存与审美的双重向度,承载着中国人的生命哲学和审美理想。同时,“味与道”是具有现代性的概念,也蕴含着需要现代学术进一步观照和创新的问题性。4月7—8日,在《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东南学术杂志社与泉州师范学院举办的“味与道:日常生活与中国人的生命哲学”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文学、历史学、哲学、人类学、艺术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从各学科视角出发以味解道、以味释道,探讨味与道的多重内涵及其历史脉络,为中国文化话语体系构建提供新的观察视角和理论建构的进路。

  文化认同与哲学视野

  “味道”是中国文化中既根本又富有超越性的存在,不仅是安身立命之本,指向基本的物质生活,更参与塑造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和哲学观念。“味道”已成为一种特殊的理论通路。在这条通路中,“味道”被作为方法,呈现出对古今中外的哲学的新的解释。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张法提出,“声—象—味—道”是中国之美与中国之道的起源,他认为,中国人的道有三义,即形上之道、运行之道和个物之道,最重要的是运行之道。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贡华南描绘了味觉思想的概念图谱与世界图景,他认为,抑制视觉、含摄听觉、归于味觉是中国思想的演变逻辑;以味觉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思想善于消化(抑制视觉思想、含摄听觉思想),也理当承担起消化当代视觉化世界的重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荣跃明分析了味道的两方面意义:人类的感官能力和具有物质性。他认为,味道的讨论有很多不同的知识体系的支撑,有其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研究范畴。

  文学旨趣与文艺美学

  味道书写是文学表现的一个重要手段,也为文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王本朝认为,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诗文传统有着非常密切却易被忽视的内在传承关系。他强调,日常生活的味道书写体现了传统诗文的在现代文学中的转化和新文学的趣味变迁,但其中也存在两面性和复杂性,比如容易陷入某种娱乐化的、碎片化的随意性。

  作为中国美学特有的范畴,“味”包蕴着艺术创作中情感和意象的表达。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顾琴指出,真、善、美是书印艺术之味,亦旧亦新、有破有立是书印艺术经典之味。她还认为,感性觉醒是书印从实用走向艺术创作的标志,自我意识和性灵觉醒在书写和印刻创作中表现为个体情思对书印的渗入。福建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毅霖沿着“金石学”到“金石味”的脉络沿革讨论碑学运动与书法美学的碑化转型。他认为,清代碑学特别是康有为碑学理论的快速发展,使延承了上千年的“道法自然”和“书如其人”两大范畴系统遭受巨大的美学冲击,但碑学的理论建构亦很快止步于康有为。此后碑学和帖学历经了数次对峙,最终形成双峰并峙的局面,但碑学美学体系始终未能建立起来,无法突破或超越传统书法美学,而打开这种困境的可能,是重启书法美学现代性的探讨。

  文化差异与饮食人类学

  中西对味道的不同认识源于两种文化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哲学,也反映了东西方文明的根本性差异。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才勇讨论了味与视觉美感,他从中西文明比较的宏阔视野中指出,西方的审美叙事中味觉是被抑制的,而中国审美叙事则一直张扬味觉;由此出发,通感(联觉)这一维度显现出了中西文化差异。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林立强教授介绍了晚清来华西方传教士笔下的福建茶及其味道,并认为这样的他者视角映射出晚清中西两种异质文化的激烈排斥和难以调和。

  而通过味道,饮食人类学的研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民族志表述,包括人种、生态、族群、区域、政治、伦理、礼仪、习俗等方面的关系和差异,以此对文明形态和文化形貌进行分析。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教授彭兆荣将味道视为被约束的自由,讨论人学学眼中食物的共需性、共食性、共享性、多样性。他通过饮食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提出:中国的饮食体系不仅是人类身体器官的感受和体味,更是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将自己独特的对自然万物的理解融会贯通在食物和烹饪之中。

  此次会议是《探索与争鸣》和《东南学术》关于综合性学术期刊组织跨学科专题探讨的一次有益尝试。今后,两家期刊将继续组织专家学者围绕有关学术议题,进行不同学科视角之间的深度交流与碰撞,促进学科融通发展,激发多元思考。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张赛)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