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红船】新时代社会治理呼唤人民群众参与的内生动力

2023-01-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指明了新时代社会治理的主要任务;提出的“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阐明了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这些最新表述,既是对社会治理问题的深度思考,也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在社会治理问题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无论是社会治理制度的建、治、享,还是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都以广大人民群众是否积极参与以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最高标准。

  激发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内生动力,其应有之义包括:一是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二是不断挖掘人民群众的潜能,两者的结合表现为人民群众对社会治理的积极参与、高效参与。只有激发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内生动力,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从而彰显其在社会治理问题上的重要地位。激发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内生动力,符合“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目标定位。

  其一,社会治理共同体目标中的“人人”强调的是人民群众。社会治理共同体不是一个抽象的表述,而是一个立足于中国国情所提出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社会治理共同体最鲜明的特征是人民性。其中,“人人有责”突显治理主体的人民性,“人人尽责”突显治理过程和方法的人民性,“人人享有”突显治理成果的人民性。通过健全社会治理制度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就是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真正发挥他们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真正将社会治理事业是人民的事业落到实处。

  其二,社会治理共同体目标中的“有责”“尽责”“享有”意指积极参与的人民群众。社会治理目标强调“有责”“尽责”“享有”,不仅体现了社会治理的人民性,同时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的积极性。其中,“有责”体现了参与的一种情感、意识和心态,“尽责”体现了对参与的投入程度,“享有”体现了对参与效果的强烈关注。积极参与是一种整体状态,表现为参与心态、参与行为和对参与结果的关注的高度融合。只有真正做到了全身心投入,做到了“有责”“尽责”“享有”,才可以说是积极参与,而不是仅将其理解为热情参加。

  其三,社会治理共同体目标中的“共同体”暗含的是内生动力被激发出来从而积极参与的人民群众。社会治理共同体不是一个由无数单个的个人简单相加起来的聚合体,而是一个不同成员之间实现良性互动的联合体。社会治理共同体与聚合体的区别就在于,组成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个人彼此之间是否实现良性互动,从而避免有可能发生的内耗或相互磨损。而社会治理真正要实现不同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就需要他们除了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全身心的投入之外,同时还要求他们不断地激发内生动力,努力地提升自己。双向的高素质更能促成良性互动。

  激发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问题上的主体作用,契合不断完善社会治理的终极目标。

  第一,激发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内生动力,暗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社会治理终极目标。社会治理的终极目标是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主张。中国共产党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这一“以人为本”的主张,坚决摈弃无本主义、物本主义,同时将其中国化、时代化,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将人民群众放在首要的位置,尊重人民群众,为人民谋福利,将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在社会治理中,激发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使其热情参与,不仅是对人民群众的最大尊重,也有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从而真正体现社会治理领域“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第二,激发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内生动力,吻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的“人”的内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里所说的“人”不是那种生物学意义的人,而是一种以人类特有的方式存在的动物。实践作为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是一定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结合。真正的实践活动不仅改造客观世界,同时还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治理问题上,人民群众要做到以“人”的方式参与社会治理,真正做到既改造客观世界,又改造主观世界,需要激发其积极参与的内生动力。

  第三,激发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内生动力,切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的“自由”的意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的“自由”,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由,而是一个超出真善美之上的更高境界。它不仅要求我们了解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恪守真理性原则,还要求我们清楚自己的需要,固守价值性原则,然后就是将两者艺术地结合起来。然而,无论是对真理的追求,还是对价值的判断和抉择,都需要有积极参与的意识和心态,而这是以具有内生动力为前提的。否则,断然无法超越真善美而达至自由境界。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坚持尊重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同时,应该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真正将社会治理事业变成人民群众的事业。

    (作者简介:周青鹏,黄冈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冰洁,黄冈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社会治理;人民群众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齐泽垚)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