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局2023】塑造有利国际话语环境 努力建设话语强国

2023-01-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近年来,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反复延宕,全球治理任务日益艰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国际社会面临分裂分化风险。如何来描述和解释当今世界不断增加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实际都与话语密切相关。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各国在抗疫的同时,围绕疫情防控、病毒溯源、疫苗生产与分配等也在进行话语博弈。2022年的乌克兰危机更使人们意识到数字时代不仅有热战,还有信息战、认知战和舆论战,各国也在进行叙事之争,话语的作用更加凸显。可以预见,2023年国际环境将日益复杂,话语博弈与叙事之争也将继续成为各国竞争的重要维度。
  作为影响世界的重要稳定力量和塑造力量,中国需要更好地应对在话语博弈过程中的各类挑战。国际层面,话语塑造一个国家的国际认知和国际软环境。国际舆论场针对中国的话语同样塑造中国国际形象,也影响中国整体的外部话语环境。在这些方面,中国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第一,中国主题他议和中国形象他塑问题依然存在,很多时候关于中国的议题无论是在传统媒体上还是在新媒体上经常是在外国人之间讨论,中国的国际形象往往不是由自己塑造,他塑现象时有发生。国际上针对中国的一些信息和认知与中国的实际情况不对称。中国这些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是整体而言社会长期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然而,在国际舆论场中,针对中国的话语和认知经常停留在过去,并没有及时跟上中国的发展与变化,有时甚至停留在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对抗的框架内,在这种框架下来解释、描述中国行为,预测中国未来,误解和误读不时出现。
  第二,针对中国的负面信息经常误导世界舆论,使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中不时成为舆论焦点。一些国家经常利用自己的强势话语权和对舆论的引导和误导能力,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中国的负面信息,构建针对中国的话语障碍。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的话语焦点。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中国一举一动都处于世界聚光灯之下,但是对中国的呈现并不总是全面、客观,有时中国甚至成为被挑剔的对象。一些国家时而戴着有色眼镜,时而戴着放大镜或是滤镜来看中国。
  第三,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中有时被带入话语危机。一些国家经常在国际舆论场中炒作关于中国的话题,使中国在话语层面陷入不利境地。从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到“中国威胁南海航行自由”,从“一带一路”的“债务陷阱论”再到利用新冠疫情对中国进行的各类污名,各种话题也经常被热炒起来误导国际舆论,对中国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不仅耗费了中国的话语资源,也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未来一年,中国需要花大力气确保话语安全,塑造在话语博弈中的有利地位。实现话语安全就是要确保自己的话语不受到威胁,在传播过程中被客观理解和接受,避免陷入话语不安全境地,如自己的话语内容不能引起正向反馈,话语被有意压制、曲解和误读,在话语层面被质疑、诋毁甚至攻击。 
  首先,要加强自身话语能力建设。加大话语内容设计,主动宣传关于中国的基础性内容,让世界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理念、中国思想、中国文化、中国价值观、中国实践和中国理论。也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话题设计,主动设置话语议程。在此基础上,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提升不同话语主体的话语能力,鼓励政界、学界、媒体界的不同话语主体通过不同渠道有效发声,丰富中国所提供的对外资讯的多样性,加大中国在不同群体中的话语存在。
  其次,要加强话语传播平台建设。在数字时代和全媒体时代,各种话语并不是简单依靠传统的纸媒或者电视来传播,也不是依靠政府层面的单一行为体进行传播。很多时候,社交网络、数字平台甚至个体都可以在话语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充分利用数字时代的传播规律,构建和利用好有效的国际话语传播平台,使其发挥塑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的作用是亟需研究的一个问题。 
  再次,要在国际舆论场中争取更多的话语伙伴。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避免中国在舆论场中自说自话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话语层面争取更多话语伙伴支持中国讲述的内容,正面宣传中国的内容,讲述中国的故事,帮助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中塑造客观、全面的中国观。 
  最后,要努力做话语强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和政治影响力等日益增强。但是,应该说中国距离一个话语强国还有一定差距。在话语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和努力空间。在话语战略、话语议程设置、话题设计、国际舆论引导、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中国叙事构建、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学界也需要加强研究,从不同层面研究中国如何成为真正的话语强国。
  一个大国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还体现在很多软性方面,而话语是一个重要维度,也是大国竞争的重要领域。一个大国只有在硬性和软性方面都能够自如有效应对才能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
  (作者系外交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市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基地首席专家)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闫勇)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